行摄:江西古代四大书院,此处宋风犹存


国庆长假与朋友游江西弋阳龟峰、铅山河口古镇及鹅湖书院以及庐山秀峰和白鹿洞书院等。鹅湖书院给我的印象很深。

鹅湖书院位于上饶铅山县鹅湖山麓,为古代江西四大书院之一,占地8000平方米。自东晋以来,历经唐、宋、明等朝,都聚居过许多学者,曾经是一个著名的文化中心。放现在,至少是一个双一流大学。

石牌坊,矗立于泮池与头门之间,始建于明正德六年。正面额匾:“斯文宗主”,背额匾:“继往开来”。“文革”后期,“枇林批孔”“批朱熹”时,一些人已经将绳索挂上了牌楼,却一时拽拉不动。方打算另行设法,欲毁之而后快。当时此处的校长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并居然劝阻住了,石牌坊幸免倾圮。


尤其是南宋理学家朱熹与陆九渊等人的鹅湖之会,成为中国儒学史上一件影响深远的盛事。人们为了纪念“鹅湖之会”,在书院后建了“四贤祠”。宋淳熙十年赐名“文宗书院”,后更名为“鹅湖书院”。

明代宸濠之乱,兵燹之余,鹅湖书院的学舍全部毁坏。康熙五十四年(1715),令尹施德大加修建,当时李光地所作《重修鹅湖书院记》说:“书院之建,实为国家学校,相为表里,李渤高士尔。朱子犹倦倦焉。今使先贤遗址,焕然重修,江有故理学地,必有游于斯,而奋乎兴起,以绍前贤者。”

鹅湖书院历经800年的沧桑,风貌依旧,格局完整,原状留存,是天下名书院实物遗存中,得以完整原貌保存至今的一处。抗战时,顾祝同第三战区司令部从上饶移到铅山,并在鹅湖山兴办第三战区军官干训团。今世闻名专家马寅初也曾被幽禁于此。


1957年,江西省文化厅拨款重修;1959年,被列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化大革命”期间,遭“红卫兵”的破坏;1983年,省文化局拨款重修,并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05月25日,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斯山斯语有斯文,绕梁余留四贤声。叹今趋同少存异,格物穷理示世人。当我们走进鹅湖书院时,这里广大的院子、洁净的石板、精巧的牌坊、含糊的碑文、遒劲的敕文,无时不感受到书院的庄严与崇高。

旅行路线:可以上饶客运站坐去铅山的汽车,告诉司机要去鹅湖书院,他会告诉你在哪里下车,大概是20-30分钟左右可以到的,也可以先到铅山,再打个车,直接鹅湖书院,在外地,推荐用滴滴打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