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雙十一新零售全渠道支付額達52.51億 IoT佈局主打品類矩陣

小米双十一新零售全渠道支付额达52.51亿 IoT布局主打品类矩阵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錢玉娟經濟觀察網記者於11月12日凌晨獲悉,雙十一當天,小米在天貓的品牌旗艦店支付金額六連冠,新零售全渠道狂攬128項第一,支付金額高達52.51億元。

據瞭解,今年雙十一小米做出突破與全面升級,首次通過“全品類、全渠道、全場景”的組合拳,將傳統的雙十一電商節延展到了整個新零售體系,線上線下渠道融為一體,在全渠道發力。

具體來說就是在此期間,小米把線上7大平臺與線下5000多家門店融為一體,投入1000家服務門店,2900多名客服人員,3000多輛提貨車輛和超10萬名送貨人員,全天24小時為消費者服務。

“廣義新零售,線上線下天然是有價格差的,一般情況下由於線上價格低,流量天然的往線上走,儘管線下所見即所得的購物體驗更好。”談及小米新零售的渠道勢能,西南證券首席分析師陳杭告訴經濟觀察網記者,小米的商業模式,本身緊貼成本定價,低毛利率,強性價比帶動渠道效率,形成產業護城河。

在陳杭看來,今年雙十一小米走融合路線聯動應對大促,完全沒有鴻溝,“線上線下均是最低價格,天然無差價。”他認為這也是小米今年雙十一銷售效率大幅提升的原因所在。

天風證券副所長、商貿零售首席分析師劉章明也對小米目前線上線下全滲入的分佈予以肯定。在他看來,“線上各流量平臺都可以接觸到,線下從一線城市到縣鄉鎮,小米也都能直接觸達,為‘即買即用’的消費體驗場景提供了多元空間。”

在劉章明看來,小米的這種模式儘可能的多場景觸達,提高了銷售效率。

另外,陳杭認為,“小米的線下份額剛踏入強增長期,這也讓它在線下領域具有增長空間。”

而讓劉章明備加關注的還有小米IoT的佈局。由小米方面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11日17時15分,米家掃地機器人、小米淨水器、小米空氣淨化器全渠道銷售額均已破億,米家掃地機器人銷量更是突破10萬臺。

“這種群發力是可以使小米的品牌重複變現,形成多品類矩陣下的渠道勢能。”劉章明告訴經濟觀察網記者,這種依靠多品類生態鏈產品的銷售佈局,不僅可以為小米帶來銷售額,也將為未來的增長提供支持。“長久以來,小米已經有強大的數據積累,精準的數據支撐,使場景物聯網的基石,使小米可以完成從設備公司向數據公司的過渡。”

回首2017年時,小米取得的24.64億元的天貓雙十一銷售額,‌對於長期跟蹤觀察小米的陳杭而言,小米僅在雙十一啟幕半天后便破30億的銷售額。“這可能是小米長期以來商業模式經營的結果,高效率的新零售體系值得期待。”在陳杭看來,這也是小米持續拓展雙渠道新零售的路徑縮影。

根據小米在本次雙十一大促期間零售力的表現,以及成為最受歡迎的出口品牌,國泰君安商貿零售團隊表示更看好小米價值,稱“小米集團海外優質標的價值凸顯”。

小米創新“全品類、全渠道、全場景”的做法,是今年雙十一收穫了不錯戰績的主要原因,小米自身也進一步提升了競爭維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