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1月新能源乘用車銷3萬增4倍-實現開門紅

根據乘聯會廠家數據, 18年新能源乘用車1月銷量達到3.2萬,環比12月下滑一些,但同比增速480%。新能源車產銷呈現強勢開門紅的特徵,體現了市場化的需求趨勢逐步體現。。在17年補貼政策重新規範調整和節能減排的雙積分政策的促進下,更多廠家加大投入新能源車產品,租賃、分時共享等市場創新模式也在快速推進,共同推動17年全年銷售新能源乘用車56萬臺,較16年增7成,並推動18年初的產銷回歸相對正常的走勢。

我認為2018年是新能源車動能轉換年。2018年是新能源車增長動力從限購和補貼政策推動轉向市場拉動的轉型年。18年的限購城市牌照支持達到峰值,北京上海都可能沒有牌照增量,這對中大型電動車增量帶來滅頂之災,而入門級A00級電動車的也面臨補貼大幅降低的危險,當年的電動輕客的降補後低迷,這樣的風險也有可能在A00級低續航里程車型重演。如果地補政策也大面積退出,支持政策非線性退出超預期,政策結構性大退也需要其他政策跟進的有效接續平衡。

由於預期的2018年實施雙積分政策延期到2019年實施,這對新能源車企的發展是較大的衝擊,不利於企業規劃落實。因此18年是政策推動向市場拉動的新舊增長動能轉換期,車市增長壓力較大,對18年新能源車增長不應太樂觀。1月的高增長有2月末的北京市場的6萬臺號牌支持,也有非限購區域的私人購買的啟動。1月的A00級純電動車的佔比達到86%,這也是預期微型短續航里程車型的補貼調整和過渡期相對較高補貼的體現。

一、新能源乘用車銷量暴增。

1.

1月新能源車銷量開門紅

18年1月新能源乘用车销3万增4倍-实现开门红

在總體中國乘用車市場走勢年初高、隨後持續下行到夏季谷底的正常走勢下,新能源乘用車呈現頑強的月度環比向上趨勢。2018年新能源乘用車市場走勢呈現開門紅的特徵,1月份的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到31638臺,同比增長483%。總體來看,新能源車市場在1月份走勢應該是一個超強的態勢,相對於歷年的1月份的低迷,一般年幼的金剛車銷量呈現一個超高速增長的態勢,相對於一年的,銷量在不足萬臺的情況,今年突破3萬臺的規模,應該說是表現良好的。

17年補貼目錄是每月一批,因此形成2月開始的目錄產品的產銷增長,而購置稅目錄在4月和7月、9月、12月初、12月末發佈,加之各地的地方補貼政策在陸續發佈,共同推動了5月和8-12月的兩輪較好增長。尤其是9月的雙積分政策的發佈和11月的16-17年油耗積分管理政策進一步鼓舞了新能源乘用車的發展熱情,形成9-12月的超強拉昇局面。18年延續新能源車的高增長態勢是很好的。

2. 新能源車的純電動佔61%

18年1月新能源乘用车销3万增4倍-实现开门红

1月新能源乘用車呈現均衡走強特徵。18年1月新能源乘用車車銷量達到3.2萬,總體同比增速482%。1月的純電動轎車460%的增速,體現了區域市場的差異化拉動效果。由於低基數的促進,1月插電混動同比增速525%,與純電動均衡增長。

3. 新能源車的級別趨於經濟型化

18年1月新能源乘用车销3万增4倍-实现开门红

1月純電動中的A00級電動車有1.75萬臺,同比增592%,佔純電動乘用車86%份額,仍是最大的市場。A級電動車主要是北京市場的拉動,因此去年的年初銷量仍較低,今年的1月的A級電動車同比增141%,環比121月增-90%,體現年初的平穩增長。

4. 新能源車細分市場變化

18年1月新能源乘用车销3万增4倍-实现开门红

目前的純電動A00級車成為車市的絕對主力車型,增長表現突出。A00級的潛力是巨大的,17年2月就體現出較強增長潛力。3-7月高增長, 8月後快速大幅拉昇,12月拉昇到5萬臺,與16年的12月類似,體現年末終端市場有效回升的特徵。18年1月的表現也是不錯的。

而16年A級電動車表現也較強,雖然17年9月調整,但10-11月仍較快穩定並恢復。17年12月的A級電動車拉昇猛,1月大幅回落。

5. 新能源車交強險上牌數據

18年1月新能源乘用车销3万增4倍-实现开门红

17年的1-2月保監會交強險汽車銷量數據體現上海暫時超過北京,但隨著北京放牌,3-5月北京迴歸領軍地位。1-12月北京的新能源車達到5.9萬臺,其中基本是純電車型。

隨著北京新能源銷量逐步超越上海,由此也決定了全國新能源車市場的發展模式是純電為主的特徵,地方特色決定市場模式。廣東的插混和純電銷量近似,這也是廣汽和比亞迪的共同努力的效果。

6. 新能源車廠家批發表現

18年1月新能源乘用车销3万增4倍-实现开门红

新能源車作為新生事物,其產銷體系也是快速變化。我們前期是生產為主的體系,近期成為銷售為主的體系。因此,我們統計企業銷量時不管是誰生產的,是誰的標,在誰體系內銷售是標準,這樣北汽新能源的數據實際涵蓋了昌河北斗星E和自身的銷量。

18

1月的北汽新能源的銷量是7930臺,其中基本都是包含北汽新能源公司生產的。

二、 新能源車政策分析

1、國家層面政策分析

l 國務院:鼓勵快遞物流領域加快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

國務院發佈的《關於推進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協同發展的意見》,鼓勵快遞物流領域加快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和滿足更高排放標準的燃油汽車,逐步提高新能源汽車使用比例。

l 發改委:《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徵求意見稿)

徵求意稿中提到,到2020年,中國標準智能汽車的技術創新、產業生態、路網設施、法規標準、產品監管和信息安全體系框架基本形成。智能汽車新車佔比達到50%,智能道路交通系統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大城市、高速公路的車用無線通信網絡(LTE-V2X)覆蓋率達到90%,北斗高精度時空服務實現全覆蓋。

l 發改委:批准建設新能源汽車國家地方聯合工程9大研究中心

國家發改委發佈關於2017年度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的覆函,同意包括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智能網聯、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等行業9大研究中心建設。

其中智能網聯汽車類研究中心3個,新能源汽車整車類研究中心1個,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類研究中心2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類研究中心3個。研究中心主要依託單位有乘用車/客車整車企業長城汽車、安凱汽車,有動力電池龍頭寧德時代,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類邦普等。

l 工信部:《電動汽車安全要求》等3項強制性國標徵求意見

工信部發布徵求《電動汽車安全要求》、《電動汽車用鋰離子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電動客車安全要求》3項強制性國家標準(徵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

l

工信部:將搭建積分交易平臺,推動正負積分通過市場交易歸零

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在回答新能源汽車積分相關問題時表示,積分辦法實施以後,要積極開展積分交易,工信部會搭建積分交易平臺,讓正積分和負積分能夠通過市場交易來歸零,通過這種方式,達到合規要求,促進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高質量、健康、持續發展。

l 工信部:儘快發佈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管理辦法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主持召開國家動力電池創新中心和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專題彙報會。會上,工信部表示,將繼續加大對國家動力電池創新中心建設和運行的支持力度,並將儘快發佈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管理辦法,重點推進試點工作,形成較為成熟的回收利用體系。

l 工信部:新能源汽車國家監管平臺本月初投入使用,可同步監管160萬輛

工信部裝備司綜合處調研員蘇葆莉表示,2017年工信部委託北京理工大學開展了新能源汽車國家監測和管理平臺建設和運營工作,該平臺已經初步具備160萬輛新能源汽車同步監控和管理能力,可以開展安全監管、數據分析、車輛管理和補貼核算等工作。平臺將於今年2月初正式投入使用。

l 工信部:新能源汽車企業准入標準將簡化

在本月17日至18日召開的2018國際新能源汽車用戶評價與應用創新研討會上,工信部中機車輛技術服務中心審核部部長李方生在會上透露:“針對新能源整車和產品的標準在逐步地調整,接下來還會發布新的號令,目前正處於向工信部和各個司局徵求意見的階段。”

l 工信部:新能源商用車積分管理制度正在研究

工業和信息化部召開了節能與新能源商用車積分管理制度研討會。來自行業機構、商用車企業等17家單位的40餘名專家參加了會議,與會代表就節能與新能源商用車積分管理制度的研究思路、管理模式、研究內容等進行了研究討論。

l 國家電網:計劃2020年建12萬電動汽車公共充電樁

國家電網計劃到2020年建設電動汽車公共充電樁12萬個,建成覆蓋京津冀魯、長三角地區所有城市及其他地區主要城市的公共充電網絡;在目前已建成的全球最大智慧車聯網平臺基礎上,接入充電樁300萬個,基本實現電動汽車“城市內暢行無阻,城市間出行無憂”。

l 科技部:新能源汽車重點專項“智能電動汽車電子電氣架構研發”項目啟動

科技部發布消息稱,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新能源汽車重點專項2017年度立項項目“智能電動汽車電子電氣架構研發”啟動會近日在天津召開,該項目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牽頭承擔。該項目立足下一代的智能電動汽車電子電氣架構研發,覆蓋架構、網絡、信息安全、嵌入式軟件、電磁兼容等多個領域,通過項目的實施將有效提升我國智能電動汽車電子電氣架構研發水平。

l 中機中心:《公告》內226款新能源客車未按要求整改及審查不通過

中機中心發佈關於GB13094-2017《客車結構安全要求》清理結果的通知。通知指出按照GB13094-2017《客車結構安全要求》要求,中機車輛技術服務中心於近期對《公告》內申請整改該項目的車型進行了清理審查。據統計,此次共有東風、青年、福田、亞星、安凱、長安、宇通、比亞迪、長江等226款新能源客車在列。其中包括40款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186款純電動客車。

l 中機中心:101家車企的新能源車型暫停第304批《公告》

通知指出,按照《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准入管理規定》(工業和信息化部令第39號)要求,中機車輛技術服務中心對《公告》內新能源車型進行了清理審查。現將不符合要求車型進行公示,擬在第304批《公告》中暫停其公告。

l 充電聯盟: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172.9萬,純電動乘用車車樁比1.8:1

2017年全國公共類充電基礎設施(聯盟內成員單位上報)保有量達213,903個,其中交流充電基礎設施86,469個、直流充電基礎設施61,375個、交直流一體充電基礎設施66,059個。

l

中機中心發佈“關於開通汽車動力蓄電池編碼備案系統的通知”。通知指出,為推動建立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體系,推動實施《汽車動力蓄電池編碼規則》國家標準及有關政策要求,規範編碼的編制、標識和使用,開通了汽車動力蓄電池編碼備案系統,組織開展編碼備案管理工作。

l 中機中心:調整免徵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申報工作

中機中心官網發佈關於調整《免徵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申報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企業資質申報材料遞交方式不變,企業需在2018年1月24日前完成資料遞交。其中,2018年1月1日前已列入《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和《免徵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的企業,使用《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的賬戶登錄申報系統進行車型申報。

2、地方補貼政策

l 。北京:2018年機動車將控制在610萬輛以內

從市交通委獲悉,《2018年北京緩堵行動計劃》目前正在緊密制定中,即將於近日公佈,2018年北京機動車保有量將控制在610萬輛以內、中心城區路網交通指數控制在5.7左右。

分析:。

l 北京:2018年首批環保車型目錄發佈,華晨/長安等12款電動車型入選

北京市環保局發佈《2018年度第一批符合環保排放標準車型目錄的公告》,其中包括2018年第一批電動車型目錄。北汽福田、重慶長安、合肥長安、南京金龍、華晨汽車5家企業的12款車型入選。

l 廣東:發佈2017-2020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純電動和插電式不超中央補貼額50%

廣東省發改委等四部委聯合發佈《關於印發做好廣東省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地方財政補貼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確廣東省2017-2020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地方購車補貼額,不超過中央財政單車補貼額的50%;燃料電池汽車地方補貼不超國家補貼,各市根據本地實際情況確定本地區具體補貼標準。

l 廣州:無人駕駛將納入廣州交通規劃

在廣州市十五屆人大三次會議期間,廣州市國規委主任彭高峰透露,目前已完成廣州總體城市設計,正在全力推進面向2035年的城市總體規劃。為適應新技術,進一步提高城市交通空間組織效率,無人駕駛也會納入交通發展戰略規劃考慮。

l 深圳:獎勵純電動巡遊出租車一次性超額減排獎勵16.48萬元/

近日,深圳發佈《深圳市純電動巡遊出租車超額減排獎勵試點實施方案(2017-2018年度)》,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將燃油出租車或純電動出租車更新為純電動出租車的和使用當年獎勵等其他新增指標購買純電動出租車的出租車經營企業,一次性超額減排獎勵16.48萬元/車。

l 深圳:汽車調控政策今起實施,新能源車不限牌

深圳市交通運輸委員會、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部門近日發佈《深圳市小汽車增量調控管理實施細則》(深交規〔2018〕1號)的通知,規定,增量指標以12個月為一個配置週期,每個週期內普通小汽車增量指標配置額度為8萬個,額度按月分配,並不得跨週期配置;混合動力小汽車增量指標和純電動小汽車增量指標總量無額度限制。

l 武漢:規劃佈局氫能產業打造世界級新型氫能城市

武漢市召開“武漢氫能產業發展規劃建議總體方案專家諮詢會”,從會上獲悉,2018-2020年,武漢將以武漢開發區為核心,打造“世界級氫能汽車之都”,在研發、基礎設施、產業鏈培育等方面將加大投入力度。

l 許昌:出臺新能源汽車產業轉型發展行動計劃2020年城市公交公司新能源汽車達到1,100

許昌發佈《許昌市新能源汽車產業轉型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的通知》。通知顯示,許昌市到2020年,培育1—2個全國新能源汽車知名品牌,初步建成以“零部件(電池、電機、電控等)、整車製造、質量檢測與試驗、充電設施、市場營運、電池回收再利用”為核心的產業鏈,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實現銷售收入超過1,000億元。

3、限購城市指標達到峰值

18年1月新能源乘用车销3万增4倍-实现开门红

據北京市小客車搖號結果查詢官網顯示,示範應用新能源小客車指標申請個人共有117678個有效編碼、單位共有6302個有效編碼。經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審核確認,2017年4月26日中籤過期未用個人示範應用新能源小客車配置指標1543個,按規定納入本期個人示範應用新能源小客車指標配置。

18年指標尚未公佈,但需求是極其旺盛的。2月的北京放號後的需求將爆發增長。

4、限購價格的變化

18年1月新能源乘用车销3万增4倍-实现开门红

限購城市的價格持續上升的趨勢較強,1月的各地車牌價格均保持高位,尤其是天津、深圳、杭州的價格較17年1月均有上漲,形成較強的本地牌照的保值增值的預期。

三、 1月新能源車主力車型銷量表現較強

1. 1

月新能源車主力廠家銷量走勢

18年1月新能源乘用车销3万增4倍-实现开门红

16年的新能源車主要是民營企業的超強表現,眾泰、吉利、比亞迪的表現超強。而北汽新能源和江淮的走勢相對平穩。吉利從3季度開始拆分為吉利汽車、吉利康迪、吉利知豆三塊進行分析統計,這樣也是吉利的體系強大的體現。

17年10-12月的新能源車廠家銷量分化。部分新勢力新能源企業表現較強,比亞迪、奇瑞、五菱、長安等表現很好。18年1月主力企業銷量收縮,北汽新能源和眾泰、江淮去年12月走穩,今年1月表現很強的特徵。

2. 1月純電動主力廠家銷量走勢

18年1月新能源乘用车销3万增4倍-实现开门红

總體新能源車中,17年新能源銷量是比亞迪絕對領先,但10-12月的北汽新能源超越比亞迪成為銷量領軍,而且單一車型也超過比亞迪總量臺。上汽乘用車的環比表現突出,而長安汽車和五菱汽車的表現也很好,成為新能源的主力廠家。

17年純電動新能源車企業的表現較強,尤其是以北汽和江淮等主力國企的新能源表現較強。民企的眾泰也是表現較優秀。

3. 插電混新能源車企業表現

18年1月新能源乘用车销3万增4倍-实现开门红

插電混動是外資品牌實力超強,只是沒展示。內資新能源插混企業較少,掌握技術的難度較大,因此需要獨立的體系化掌握技術,比亞迪就是獨立掌握技術的優秀典型。但零部件體系在外資為主,因此插混的發展面臨諸多複雜技術和產業課題。此次的553款車型的停產其中也有插混車型的升級壓力,部分插混的技術並非先進,面臨改進,而增程式目前尚未形成有效的增長動力。

混動車型主要主要是豐田和本田的普通混動的表現很突出,普通混合動力月度走勢相對平穩。18年1月呈現了一個超強的開門紅走勢,一汽豐田突破了8000臺的規模,而廣州豐田普通混動的走勢也是相對平穩的。

廣州本田的新能源車,目前穩定在2000臺以上的規模,而東風本田的跟普通混動車型,上海通用的混動車型表現也是很突出的,由於沒有政策的影響,因此普通混動車型在年初到年末的走勢,保持一個相對平穩的態勢。

4. 1月純電動主力車型批發銷量增長很強

18年1月新能源乘用车销3万增4倍-实现开门红

18年電動車銷量較高的是北汽EC系電動、江淮IEV、奇瑞EQ系列、奔奔等。

17年12月相對走強的電動車主要是A00級電動車,北汽EC180、奇瑞EQ、吉利知豆等表現較強,北京市場的需求車型比亞迪E5\北汽EU260等表現的較平穩。1月的微型電動車繼續保持強勢,中大型電動車市場也有亮點。

5. 1月插電混動主力車型批發銷量增長較穩

18年1月新能源乘用车销3万增4倍-实现开门红

插電混動車型的1月同比增長,也是難得的較好表現。比亞迪繼續保持插混的強勢地位,同時表現較好的是榮威ERX5等新品。上海插混的市場優勢仍是較明顯,廣州和深圳市場的新能源表現目前一般,非限購地區的插混也有突破趨勢。本月的吉利插混沒有銷量,比亞迪的高價線路面臨向下延伸的更多機遇。民企的新能源爭奪更有強烈的充分競爭性,未來插混車型將有較好增長。

6. 1月普通混動主力車型批發銷量增長較強

18年1月新能源乘用车销3万增4倍-实现开门红

1月份普通混合動力主力車型表現特別優秀,尤其是卡羅拉的銷量,在1月份達到8237臺的一個較好水平,同比增長翻倍。雷凌的混合動力在1月份的銷量達到3565臺,較12月稍有下降。雅閣的混動這月也達到2469臺的較高水平。凱美瑞這月達到了1587臺水平,形成的一個增長動力,也就是廣豐現在是兩個混合動力的車型序列。而本田目前主要還是集中在CRV跟雅閣兩個產品上。韓系的混合動力表現也是一個很不錯的,尤其索納塔跟加k5,總體表現相對平穩。而未來來看,像索納塔的插電混動產品,可能也要推出PHEV,跟普通活動力的組合,形成很好的產品系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