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拼雙十一,一群人在瘋狂消費的同時,另一批人卻在極度的節儉

雙十一,從光棍節變成購物節的同時,這一個平凡的日子就被賦予了不同的意義。

今天打開朋友圈,很多人在曬自己的購物車,在淘寶頻頻傳出又創歷史新高的熱潮中,在一次次的清空購物車裡的東西,按下結算按鈕的時候,還有一群人,在冷風中撿著沒人要的快遞包裝......這群人中,可能就有你我的父母。

血拼雙十一,一群人在瘋狂消費的同時,另一批人卻在極度的節儉

每次回家我都會生氣,年邁的父母把本就不大的房間塞的滿滿當當,從舊紙箱到礦泉水瓶,從易拉罐到舊書舊報紙,只要能賣點錢的,都沒捨得扔,有的還是在外面撿回來的。老兩口的退休金在這座四線小城市,完全可以衣食無憂,安享晚年,我怎麼也想不明白,他們為什麼要把生活過成這種模樣。

母親最大的特點就是什麼都不捨得扔,乃至我小學時候的校服現在還在衣櫃裡塞著,她說賣吧,沒人要,扔了吧,可惜了,就那麼每年都把舊衣服抖落出來罵一通,每年再一件都不少的放到廚子裡。

如果讓母親看到日本作家寫的《斷舍離》,那種極簡生活恐怕她定是接受不了。

我只能每次都苦口婆心的去勸他們:這點垃圾賣不了幾個錢,你們倆身體健康才是最重要的。撿回來的那些東西萬一再有個細菌什麼的,就得不償失。

但是,說什麼都沒用,母親曾經還教育我說,喝完的礦泉水瓶記得拿家

來,別亂扔!

血拼雙十一,一群人在瘋狂消費的同時,另一批人卻在極度的節儉

在我們看來,父母放著好日子不去享受,卻繼續的勤儉節約,受苦受難,這對我們是一種壓力,會造成心理的愧疚,每次想起老家的父母,總不能心安理得的在雙十一買買買!

面對這樣的父母,我們會生氣,氣他們不能與時俱進;我們會憤怒,憤怒的是這種落差讓我們每次丟棄過時的衣服的時候,出去旅遊的時候,給孩子買各種玩具的時候,花天酒地的時候,都會莫名的有一種負罪感。

網上曾經有一則新聞,一對老年夫婦住在高檔小區裡,由於沒有儲藏室,老兩口撿的垃圾終日的堆在家門口,引起鄰居的投訴。如果你上網搜索類似的信息,會有很多。

沉迷“拾荒”的父母,並非個例,而是一種現象。

血拼雙十一,一群人在瘋狂消費的同時,另一批人卻在極度的節儉

從某種程度上講,老人“拾荒”表現出的是“心荒”,年輕的時候經歷了物質最匱乏的時代,年老了用囤積物品的方式來獲得安全感。我們沒有經歷他們所經歷的貧窮,所以就無法體會。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侷限,對於父母,我們也沒必要把自己的生活觀念去強加在他們頭上,我們每天買買買的生活,衣服穿了一年就丟掉的習慣,每天吃不完的飯就倒掉等種種,他們也會看不慣。

老舍先生說過:兒女的生命是不依順著父母所設下的軌道一直前進的,所以老人總免不了傷心。

我們能做的,就是尊重和理解,而不是無情的去指責父母的人生經驗或者增加自己雙十一的心理負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