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個1500年曆史的種族,因其獨特的婚姻模式被外界傳為亂倫?

中國有個1500年曆史的種族,因其獨特的婚姻模式被外界傳為亂倫?


走進古老的摩梭人

在雲南北部美麗的瀘沽湖畔,住著一個古老、神奇而寧靜的民族,那就是被人們稱之為“沒有父親,沒有丈夫,女人當家的摩梭人”-------女兒國。截止2007年的統計數據,摩梭人共有4萬左右。在這片靜謐湖泊中,早年走出過一個叫楊二車娜姆的摩梭女子,是她,讓我們第一次聽說了“走婚”、“母系社會”、“女兒國”等詞彙。走婚習俗作為神秘摩梭文化的一部分,也成為吸引遊客的一個熱點,外界對它的誤解到底有多深?今天就跟小編一起走進神秘的摩梭種族,探索其“走婚”制度,在那裡,摸索摩梭人的愛情與理想世界……

中國有個1500年曆史的種族,因其獨特的婚姻模式被外界傳為亂倫?

楊二車娜姆

中國有個1500年曆史的種族,因其獨特的婚姻模式被外界傳為亂倫?

走婚制度

中國有個1500年曆史的種族,因其獨特的婚姻模式被外界傳為亂倫?

摩梭人被認為是中國唯一仍存在的母系氏族社會,實行“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制度,其實走婚並非原始的母系氏族制度,而是明清兩代封建土司制度下的產物,與當地處於茶馬古道中心區域,古代男子多經營馬幫為生有關係。摩梭人所住的房屋稱為“木摞房”,家庭活動的中心為“祖母屋”或稱“堂屋”(“祖母”在摩梭語裡有“大”的意思,所以又譯為“家屋”),祖母屋由兩根柱支撐,分別為“男柱”和“女柱”,代表男女平等,男柱和女柱必須出自同一棵樹,女柱為根,男柱為幹,象徵“女本男末”。祖母屋中有“火塘”,火塘的火代表家族的命脈,因此不能熄滅。火塘不滅的傳統繼承自北方先民的火神崇拜傳統。家中所有重要儀式和聚會都在火塘前進行。

實行走婚的家庭由最年長或最有能力的老祖母掌握權力,居住於獨立的祖母房,若家中最老一輩有多名成員,則以有能者為當家,又有“舅掌禮儀母掌財”的制度。成年女性居住於二樓,稱為花樓,其兄弟與舅舅則居住於一樓。只有花樓的房間開有外窗,以供走婚的男子出入。不實行走婚的家庭與普通人家無異。

男性和女性均不結婚,除非是家族需要女性繼後或男性勞動力才會娶妻或招婿。青年男女日間多為集體活動,透過歌唱、舞蹈向心上人表達心意,具有感情基礎後,二人均同意,可以進行“走婚”。走婚時,男方只能在入夜後偷偷潛入(摩梭人稱為“摩入”)女方“花樓”(即女方房間),與女方同床後,天亮之前離開(“梭出”)。這種走婚只依賴感情,與經濟等一切外界條件均無關。男性稱女情人為“阿夏”,女性稱男情人為“阿注”,互稱為“阿夏”,女性稱男情人為“阿注”,互稱為“阿肖”。二人走婚生下的子女由女家撫養,男方不需負擔,但父親和子女都知道彼此的親子關係。走婚的男女分手後,仍可以自由與其他人重新進行走婚。

中國有個1500年曆史的種族,因其獨特的婚姻模式被外界傳為亂倫?

當地人走婚原則

姨表、叔伯、弟兄、姊妹間嚴禁結交阿肖。

一個女子不能同時結交多個正式阿肖。

一個男子也不能同時與多個女子結交正式阿肖。

摩梭人的走婚,等於濫交嗎?

瀘沽湖的走婚習俗被媒體過度宣傳,成為旅遊業吸引遊客眼球的一部分,導致了人們對瀘沽湖的誤讀。一部分男性遊客奔著走婚的目的,去瀘沽湖旅遊,發現真實情況相差甚遠,認為自己受到了欺騙,對瀘沽湖喪失了信任。另一方面,瀘沽湖走婚習俗被冠以香豔的名頭,外界對瀘沽湖低俗有低俗的印象。

外界對摩梭文化的誤讀反過來也影響了摩梭人對自己文化的理解。淳樸的民族文化被庸俗地濫用於市場,原來卓有特色和尊嚴的地方文化正逐漸失去魅力。

中國有個1500年曆史的種族,因其獨特的婚姻模式被外界傳為亂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