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人瞭解漢中這個歷史名城是為什麼?

擁有你一切的愛


其實在中國,只要是個地級市,幾乎都可以稱為“歷史名城”,要知道截至2018年5月2日,國務院已將134座城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漢中儘管影響了漢帝國的誕生和發展,但今天的漢中和國家層面的政治、經濟活動沒有太大關係。


中國人是務實的。


《史記·貨殖列傳》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意思是,“天下人為了利益而蜂擁而至,為了利益各奔東西。指普天之下芸芸眾生,是為了各自的利益而奔波。”

聽到這樣的話,也別不好意思。

利益是人生存的基石,沒有經濟條件,您恐怕連拿起手機在這看我跟您嘮嗑的機會都沒有。但是,過分追求利益又會吃相難看(比如2016年8月21日裡約奧運會中國女排頒獎儀式上,領獎臺後方出現了一位觀眾打出的“兩漢三國 真美漢中”宣傳橫幅,引發網友爭議),甚至做出卑劣甚至違法的事情來,所以聖人制禮法來調節之,為的還是社會和諧。——扯遠了,還是說漢中的問題。


再從“兩漢三國、真美漢中”說起。這句話其實也反映出一個問題,兩漢、三國以後,漢中在國家層面的政治、經濟甚至文化活動中,幾乎是失語的。


隨著關中作為古代國家政治中心地位的喪失,昔日充當溝通關中、巴蜀經濟圈橋樑的地位,已不復存在——這是核心之核心問題(漢中之所以能成為西漢的“延安”,是因為漢代的政治家已經看到了關中作為都城的首選條件,以及四川盆地在經濟上的特殊優勢,這是當時漢帝國發祥發展的重要條件。當時不是沒考慮過洛陽,但洛陽當時的條件不適合),自然在以上兩個方面也就沒有什麼話語權。


再舉幾個例子,連接江南富庶之地與北方政權中心的大運河上誕生揚州、連接國家政治中心北京與太平洋的天津、連接長江流域與太平洋的上海、連接晉江流域與太平洋的泉州,連接珠江流域與太平洋的香港,之所以繁榮,其實都其實是政治與經濟、或者經濟與經濟區的交匯點。漢中在兩漢三國,其實也是這個身份。


文化層面,也未曾誕生朱熹、王陽明這等級別的人物,故而在思想上也很難引起別人注意。漢中境內,今天的國家級的文保遺蹟不到20處,我剛剛介紹過,有興趣可以翻看。

當然,這些年漢中的發展還是取得了一些進步的,比如高鐵貫通實在是一個大手筆。儘管短期的效果不明顯,不過還是心懷希望吧。


八磚學士


漢中知名度低,主要受地理位置影響和老漢中人的一把辛酸淚有關!

漢中人的辛酸汨主要因為漢中發展太晚!漢中在發展中受過不公平的待遇,不便介紹原因。

提起陝西很多人都會說到黃土高原,一部分人談的是那有黃帝陵。很簡單,西安的兵馬俑名氣太大了,陝北延安革命老區的精神也太強大,漢中名氣直接被忽略了多年。就連安康火車站的規模和經過的車次數量,超過了寶雞,是僅次於西安火車站的“陝西第二大火車站”。車流量大,人流量也大,自然知名度就大了。好吧,漢中又被壓一頭。

當年的漢中因為交通太差,確實無能為力。不過現在的漢中再也不用受交通的影響了,西漢高速,西漢高鐵讓現在的漢中也享受上了正常的國民待遇,再也不怕搞什麼,誰先,誰後發展了!這是一個誰有條件誰上,公平競爭的時代。

現在的漢中主打的是旅遊路線,主管部門只要加強管理和宣傳前景還是相當樂觀的。一定要給遊人留一個好的影響,雖然我這二年只路過漢中並沒有在漢中玩,但我前些年對漢中各景區還是很熟的。14年有個親戚想去成都看大熊貓,然後我推薦他們一家去了漢中,總體而言親戚還是比較滿意漢中的旅遊環境的,認為個別景區門票高了,景區缺乏創意,這種情況全國各地都有,是吧?可以接受。很認真的說大熊貓身上太髒了,和昆明動物園的犀牛一樣,身上泥太多,讓人接受不了。創造一個好的口碑留下回頭客很重要。

漢中的宣傳活動做的太少,漢中有實力,因為漢中是個出人才的地方。歷史名人太多了,漢王劉邦、張騫、蔡倫,世界級的歷史名人、就不多介紹了。

電影,電視劇行業在漢中也拍了不少,《漢王劉邦》見證了漢中的歷史。《落淚成金》這部電視劇中有提到過漢中西鄉的特產“午子仙毫”很不錯,算是給漢中特產小小的做了下廣告。《一代梟雄》介紹了青木川,算是給旅遊景點做了做廣告。尤其《武林外傳》全場在吃吃吃,可是對漢中的特色小吃好像都沒怎麼提到,真是一種損失。

近代漢中出了很多相當有名的人物,原“二炮副司令員”符先輝,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其他有陳淺倫、何挺穎、楊育才、江隆基,江伯玉,都是很有影響力的人物。

更近這些年名人有:哈輝:女,陝西省漢中市人,回族。2000年7月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中國國學形象大使,新雅樂創始人,全國青聯委員,中國古典詩詞研究中心理事,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華吟誦學會副會長,中央民族大學教授。

江亦曼:女,漢族,陝西省西鄉縣人,曾擔任過中國紅十字會總會黨組書記、中國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其父江隆基)

楊懷保:男,漢族,生於漢中市勉縣定軍山鎮。曾當選為“陝西省十大孝子”,並先後榮獲“全國道德模範”、“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湖南省大學生品學獎”、“全國優秀共青團員”、“2007中國大學生十大年度人物”、“首屆中國大學生十大自強之星標兵”等榮譽稱號。

吳向飛:男,陝西漢中人,音樂創作人、製作人、歌手。由EMI百代音樂版權公司版權代理。曾獲得第十屆中國歌曲排行榜年度最佳填詞人大獎、中國原創總評榜年度最佳填詞人大獎、2008MusicRadio中國TOP排行榜“港臺最佳填詞人”(內地唯一獲此獎的填詞人)。

漢中是個人才輩出的地方,不缺人才,利用好人才才是關鍵。漢中名人效應很強大。

宣傳和管理嚴格管控好當地的資源,漢中的名氣自然也會大增。當然,前提是要善待遊客,一定不能出現宰客,旅店旺季漲價,出租車亂收費這些惡習,不能走青島大蝦和雪鄉宰客,麗江打傷遊客這些老路。還有就是門票不能太貴,人吸引來了才是最重要的,參考西湖景區,靠旅遊賺錢不是目的,通過旅遊帶動當地餐飲、住宿、娛樂、特色農產品和手工業的發展,從而增加了當地收入。人流量大了自然名氣也就起來了。



修改名字好難


漢中的知名度低,有點類似於一個今日頭條小白和大V的感覺。就拿大家耳熟能詳的宣傳口號“兩漢三國,真美漢中”來說,我們還陶醉在先人的過往歷史之中。每當一個外地人不知道漢中的時候,我們一般就會問:你看過《三國演義》吧?對方遲疑了一會,一拍大腿:哎呀,是諸葛亮屯兵六出祁山,北伐中原的那個地方嗎?

過了兩漢三國時期,漢中幾乎沒發生過什麼重大的歷史事件(可能你自己認為出名的事情,別人並不知道),也沒出過什麼重要的歷史人物(比如像張騫這樣的人物)

到了近代,由於地理環境的約束(漢中是個小盆地),漢中的交通一直比較閉塞,(古語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之說)和外界的聯絡就比較困難。

改革開放以來,內地人紛紛去沿海城市打工,無形之中,又拉大了和這些地區的差距,知名度自然是一落千丈。

進入互聯網時代,特別是現在的移動互聯網時代,人手一部手機,信息的傳播一般是秒到,這本來是個宣傳漢中的大好時機,但漢中官方對此似乎是重視不夠。

列舉如下:

1.漢中發佈微信公眾號7月15日最近一篇閱讀量1298人

2.騰訊企鵝號漢中發佈7月15日數據

粉絲:1130人

瀏覽:162.9萬

3.騰訊企鵝號漢中旅遊7月15日數據

粉絲:180

瀏覽:45.6萬

4.今日頭條漢中發佈7月15日數據

粉絲:1.8萬

(以上數據統計於2018年7月15日)

怎麼樣,明白了嗎











漢上生活圈


我們漢中人不需要你們這些人來了解,嫉妒什麼,開口比口漢中落後,交通落後,貪窮等字眼,沒有你外地家家通高速,戶戶通高鐵,但是交通方面,漢中縣縣通高速,八縣區通鐵路、城固柳林機廠通向全國十幾個主要城市,村村通水泥路,經濟增速全省第二,城固縣17年經濟總量關中沒有一個縣域經濟總量超過城固縣,不要用前幾十年思維看漢中。水青水繡,西北小江南,中華聚寶盆,中華植物寶庫,中華十大最美城鎮,漢中四大國寶你們那好地方有這些殊榮嗎,漢中是中國八大茶葉主產區,漢中青茶年年世界、金獎,天麻,木耳佔全國近四成,元胡佔全國七成,城固柑桔暢銷大半個中國,出口五六萬噸,漢中大米油菜國家名牌認證,招商引資全省第二,(一名西安),全年旅遊人數突破四千萬,這些數據可在百度查一下,是你們那些外地人眼裡漢中不是好地方,用事實說話,打開百度看一下城固桔園圖片,看漢中盆地農村有你們外地農村美吧,秒殺你任何地區。


用戶490212123395


不請自來。

首先全國有多少省市自治區,又有多少市,又會有多少人會去關注陝西,關注漢中呢?

其次眼界高的人都看著國外,眼界低的人都看著符合自己的,你們認為眼界什麼樣的人會關注漢中。來,我們一起研究研究。

每次關於漢中的問題,大多數都出現的是漢中是古代兵家必爭之地,漢王朝建立的奠基者等一些讓人聽著厭煩的老話。我們都知道漢朝、三國這些歷史都離不開漢中,漢中在軍事上的重要性可以大概總結為隔斷四川,讓四川無險可守。但是這些統統都是過去式,現在的漢中,有幾人知道,最火的就是里約奧約會時候的“兩漢三國,真美漢中”吧。

漢中被埋沒了嗎?漢中沉睡了嗎?漢中被遺棄了嗎?漢中到底怎麼了,漢中可以說,跟不上時代了。漢中昨日的天險,變成了今日的阻隔,交通不便利,可以說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漢中走出的腳步,這幾年大好的交通體系算是彌補了漢中的痛。就算是這樣,漢中還是慢了別人半拍,追不上人家了。

相信有不少年輕人知道漢中這個地方,是通過街機遊戲三國志和三國戰記吧(開個小玩笑)。

漢中宣傳力度真的不夠,再者說,你想讓人瞭解漢中的歷史文化各種,拜託了,你們把景區門票降低點,坑外地人,坑本地人,誰願意再給你介紹人。

就這吧,漢中要爭氣,要加油,一定會崛起的。


Hi漢中



井裡的魚er


缺乏宣傳!尤其對本地的歷史名人缺乏重大宣傳!現在國家提出一帶一路,打造新世紀的絲綢之路經濟帶,提到絲綢之路就不得不提西漢時期傑出的外交家張騫,他是絲綢之路的開拓著!世界級別的名人!在絲綢之路的沿線國家,沒有人不知道張騫!漢中應該抓住這個歷史級別的名人擴大漢中知名度,而不是僅僅侷限在城固縣的張騫宣傳!現在外地很多城市都為爭奪名人故里進行打官司,如李白故里,臥龍孔明故里等等,都在搶奪名人故里而爭論不休!目標只有一個,藉助歷史名人擴大本地知名度!使別人想到這些名人就會想起他們的故鄉是哪裡!張騫不僅是城固的張騫,他應該更是漢中的張騫,是漢中人的驕傲!更是中國人的驕傲!


天漢曙光


漢中:顧名思意義'漢之中也,在漢朝以前,漢中被稱南鄭,劉邦在漢中南門外築壇邦韓信為大將軍,歷經數年南征北戰,滅項羽,建漢朝,漢中是當年劉邦起兵滅項發兵之地,大漢王朝的建立,漢中功不可沒,後築千斤大銅鐘,又建鐘樓,將銅鐘懸於樓上。以示國之興盛。漢中是大漢民族的發祥之地,漢水之源,漢人`漢文化傳承和發展也從漢中向外延深發展。在今古漢臺的實物是幾千年來中國漢文比發展的縮影,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漢中都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為中華民族的掘起貢獻出不朽的豐功偉業。從現今中國的地理位置看,漢中在`國之中稍偏南一點,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看,確在國之中,在幾千年前,中國的先人們就具有非凡的氣魄和高瞻遠囑的眼光,實為不易。漢中由於地理位置特殊,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但由於夾在秦嶺山脈和巴山山脈之間狹長盆地由於受地理位置影響,歷代交通不變,雖有沃土百里,青山綠水,魚米之鄉之美域,發展變化還是較慢,猶以中國現如今日新月異的變化,還是跟不上其它如南方同類城市建沒開放的速度,這也是制約漢中經濟發展的原因。但如今漢中在最這幾年,隨著京昆高速,西成高鐵的開通,也在開始作著騰飛前的準備。隨著以後另幾條高速和高鐵的動工修建,開通,漢中不管在任何領域在陝南乃直陝西將扮演一個舉足輕重的角色。前有古都西安,背靠物產豐富,沃野千里的成都平原,三地住返也就數小時時間,漢中可以藉助其它城市發、展成功的經驗和模式少走彎路,目光更遠,規劃更細,更先進,將會以一個嶄新的面貌展現在人們的視野之中,後來者居上來嘗不。我們祝願家鄉經濟騰飛,成為全國十個宜居城市的一技亮儷奇花。


寒溪漁翁


我說句實話吧,漢中還是太落後了!歷史名城談不上,歷史文化偏少,挖掘的少,漢中近幾年發展緩慢!人才流失!沒有幾個現代知名人士帶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