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張高鐵各站設計理念及效果圖

車站由地下兩層,地上兩層,局部三層組成。其中,地下二層為城鐵昌平南延及19支線站臺層及設備層;地下一層為城市通廊、高鐵與地鐵換乘空間、地下車庫等,首層為高鐵進站廳、站臺層和城鐵13號線站臺;二層為高架候車層,局部三層為商業服務。站臺設5臺10線。其中,高鐵為四臺八線,站場西側為城鐵13號線專用站臺一座兩線。

“海納百川”


京張高鐵各站設計理念及效果圖


車站採用曲面屋頂,抬梁式懸挑屋簷等結構手法體現北京古都風貌。

昌平站

車站地上面積4854.35平米,地下面積141.56平米。建築主體1層候車廳,兩側部分2層。共設7條到發線(含正線)改建。

“古韻雄關 盛世太平”


京張高鐵各站設計理念及效果圖


車站設計緊扣“古韻、雄關”,外形立面輔以磚牆表皮,展現“古韻”;建築以現代手法演繹傳統屋頂和柱子,突出“雄關”。整個車站形體與漢字 “平”字相吻合。

八達嶺長城站

車站位於八達嶺景區滾天溝內,八達嶺長城索道起點與京藏高速公里之間,總建築面積49500平方米。車站分別設為站臺層、進出站層和設備層三層結構,是目前全球車站層次最多、開挖洞室數量大、洞型構成最複雜的暗挖洞群車站和埋深及提升高度最大地下高鐵站。

神龍見首


京張高鐵各站設計理念及效果圖


站房設計追求融入自然、隱於山間。站房主體和功能儘量佈置於地下,呈“神龍見首不見尾”之勢。車站依山而建,將地面部分分解為三個體塊,宛如長城垛口。

東花園北站

車站位於懷來縣東花園村北側,既有京包線東花園站南側。總建築面積為5000平米,站房主體為線側平式,地上3層,局部地下1層;車場規模2臺4線。

京張新產業,花園創新城


京張高鐵各站設計理念及效果圖


站房整體設計延展、舒適。線條運用簡潔明快。站房前的花型柱廊表達了“花園新城”東花園鎮的含苞待放之勢。

懷來站

車站位於懷來縣沙城主城區東側偏南3.5公里處,京張高鐵路線北側,總建築面積約為9942.35平米。建築主體:地上2層,地下1層,局部設置夾層。車場規模2臺4線。

“葡萄美酒夜光杯”


京張高鐵各站設計理念及效果圖


車站主立面為韻律十足的曲線柱廊,內部牆體與屋頂的木色透過柱廊曲線反射出柔和的光暈,似杯中美酒般醉人。

下花園北站

車站位於下花園主城區北側偏東,京張高鐵線路南側,建築面積為5000平米。站房佈局採用中央進站式。車場規模為3臺5線。

雞鳴曉月 古驛風馳


京張高鐵各站設計理念及效果圖


車站以宣府八景之一“雞鳴曉月”和古道驛馬飛馳為設計靈感。外觀如彎月,又以現代風車葉片為造型,巧妙運用利用地勢扭轉角度,將室內景觀視線旋轉45度,面向南側雞鳴山。

宣化北站

車站位於張家口市宣化區北盆兒窯村附近。總建築面積9883.91平米。站房主體地下一層,地上二層,其中中間為候車大廳、左右兩側分別設備和辦公及輔助生活用房。站場規模設2座站臺4線。

“古城新宣”


京張高鐵各站設計理念及效果圖


屋頂採用中國各屋頂樣式中等級最高的廡殿形式,不加重疊,宏觀構架提取宣化古城牆的城樓、城臺、城牆三大元素。

張家口南站

車站位於張家口市主城區以南,京包鐵路張家口南站舊址。車站總建築面積約9.8萬平方米。其中,南北站房、高架候車廳規模約為35000平米, 站場規模6臺16線,北側3臺8線為高速場(京張場),南側3臺8線為普速場(京包場),中間為高速普速合用站臺。

“雪國境門”


京張高鐵各站設計理念及效果圖


車站將“大境門”的拱門與自然地貌的弧形元素加以抽象,同時融入百年京張“人”字形鐵路形象,造型意象豐富並具有動感,寓意在即將到來的冬奧會迎接世界八方來賓。

崇禮鐵路太子城站

車站位於張家口市崇禮區太子城村,距離張家口50公里,崇禮區15公里,距離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崇禮賽區奧運村2公里。總建築面積11988平方米。其中,地上一層為主站房5990平方米,局部設置夾層。首層平面形狀呈月牙形。候車廳局部設置7.5米夾層,地下一層為換乘中心5998平方米,奧運期間兼臨時候車室,層高6.5m,主要功能有奧運臨時候車室、鐵路文化展廳、奧運臨時售票廳等設備設施。

山水相連 冰雪小鎮


京張高鐵各站設計理念及效果圖


太子城站作為崇禮鐵路的終到站,冬奧賽區的迎賓門,站前即為太子城國際冰雪小鎮。站房設計以山水相連、相約冬奧、冰雪小鎮、激情冰雪為理念。車站背山面水,外形以優美的自然山形“曲線”為元素,同時車站以白為主色調,對應2022冬奧會激情冰雪的主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