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科普|三問腕錶的奧祕

問錶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電燈發明之前。黑暗環境中,點燃油燈耗費時力。為此,製表師建立問表機制,以便讓懷錶可以根據需要發聲報時。Edward Barlow和Daniel Quare都宣稱自己的問表的發明者,1687年Daniel Quare獲得了這項專利。最初,問表機制採用鍾鈴鳴報時間,後以簧代替,節省了空間。最開始也沒有三問報時表,而是報刻表,鳴報最接近的時刻。

知識科普|三問腕錶的奧秘

從懷錶轉換為腕錶後,問表機制的應用變得罕見。一方面,腕錶空間有限,問表機制難以裝配;另一方面,電燈的發明也使對這種複雜功能及昂貴時計的需求幾乎完全消失。石英危機後,行業和公眾才對問表機制重新萌生興趣。如今,許多頂級品牌都有三問報時表,有時甚至與其他複雜功能相結合,非為實用,只不過作為精湛微機械藝術的證明。

知識科普|三問腕錶的奧秘

三問報時表的質量由音質決定。音質不僅包括音符的音色(清濁)和音量(大小),還包括音頻(速度)。這種複雜機制需要很大的能量,鳴報時還會對腕錶的振幅產生負面影響,進而影響其精準性。

知識科普|三問腕錶的奧秘

三問報時表要求機芯具備出色的動力管理能力,但錶殼本身也起著重要作用。錶殼的材質對簧的聲音有很大的影響,但不止於此,其他影響因素還包括錶殼形狀、以及構成錶殼的其他部件的相互作用。許多製表商會在錶殼內部搭建一個類似“音腔”的結構,這樣簧就可以在最佳條件下完成任務,音量也會稍微放大。

知識科普|三問腕錶的奧秘

當然,為了實現最佳效果,音簧還需要時間發聲,調節器就派上用場。寶璣磁性調節器由銀質砝碼構成,這種專利系統能令速率保持恆定,從而確保敲擊維持穩定的節奏,不受敲擊次數的影響,是三問腕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知識科普|三問腕錶的奧秘

更多腕錶資訊還請您點擊文章上方的“關注”,每天五分鐘帶你瞭解腕錶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