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2018年廈門的房價?

新鮮事8有趣事


廈門市2018年房價走勢不能孤立的只看2018年,從2017年3月廈門率先推出房產交易後2年內限制出售的加碼調控政策之後,二手房市場就處於一路下滑狀態,二手房掛牌均價從當時的4.9萬元/平下滑至目前的4.48萬元/平,理論降幅為8.6%,實際遠不止此。2017年3月以前,二手房市場火熱,再破的房子掛出來都能成交,且成交價一般不低於掛牌價,目前則剛好相反,在掛牌價基礎上不降價2000-5000元/平方,基本很難成交。以島內思明區蓮花片區為例,片區內以老破小為主,學區還不錯,高峰期二手房均價4.9萬元,目前掛牌均價4.4萬元,實際成交均價4.1萬左右,8月甚至出現均價2.9萬的房源。總體來講,目前廈門二手房市場無論島內島外成交萎縮、量價齊跌,較新的優質樓盤抗跌能力相對優於破舊樓盤,但也基本有價無市,除了個別有獨特優勢的優質房源,一般房源按市場掛牌行情無法成交。

近期有三件事對廈門2018樓市有較大影響,一是9月20日廈門土拍,島內湖里區薛嶺地塊樓面價3.8萬元成交,價格不及2016年島外翔安區地王價格,其餘兩塊均由聯合體底價競得,注意,出手的都是本地國企。二是近兩日廈門翔安萬科白鷺郡號稱500萬的別墅278萬打折促銷,加上萬科年會提出的“活下去”口號,給樓市帶來一絲絲涼意。三是廈門市近日推出戶籍新政,10月1日起開始實施,放寬落戶條件,尤其是進島落戶條件。兩個利空,一個對島內樓市勉強算是利好的消息,綜合起來基本可以預期,在調控政策不變的前提下,2018年廈門樓市也要如同現在的天氣一樣漸漸感到越來越多的涼意了,房價在可預期的年內不會有好轉趨勢,新房打折促銷活動會成為各大開發商競相使用的常規手段,二手房觀望情緒會更濃,成交難度更大。

以上部分數據來自網絡,部分數據來自於本人長期看房所得,歡迎批評指正!


空白


老戴喜歡用數據說話,讓我們看看廈門2017年的經濟數據:

廈門2017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GDP)4351.18億元,同比2016年增長7.6%;

實現公共財政預算總收入1187.29億元,比上年增長9.6%;

其中地方級財政收入696.78億元,增長11.0%。

在地方級財政收入中,實現稅收收入563.43億元,增長10.9%。

2017年廈門全年共計出讓29幅商住地塊,規劃總建築面積152萬㎡,收入土地出讓金402億元。

從上面數據可以看出,在2017年,廈門市土地出讓金與財政預算比值僅為0.33,也就是說,土地收入對廈門市財政收入佔比僅33%。這與全國平均水平超70%的土地依存度相比,廈門並不依賴土地財政。


有了以上數據,我們再來談廈門的房價走勢,就可以有的放矢,而不是拍腦袋了。

一個城市的房價預期,老戴一貫堅持的觀點是:

遠期看人口變化;(3-10年)

中線看土地供給;(2-3年)

短期看金融,其實就是政府調控政策;(1-3年)

廈門市的當前的房價緊隨北京、上海、深圳,超過廣州,這個價位是相當高的,而廈門市財政對土地出讓金的依賴程度又比較低,這就意味著,廈門市的房價調控會長期持續,而且,會更有很大意願推出房地產稅,房價調控大概率的會持續到房地產稅推出之時。而在這之前,廈門的房價會維持在一個相對平穩的箱體內,不會大幅下跌,實際上,廈門的經濟狀況非常好,城市環境、交通狀況、氣候適宜程度綜合表現在中國的大城市中排名靠前,未來人口必然會呈現淨流入,如果沒有緊縮調控,廈門的房價會是穩定上升的


以上淺見,僅為一家之言,歡迎拍磚,歡迎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