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從哪裡來?(下)

上海從哪裡來?(下)

今天接著來聽葛劍雄老師講上海的故事。昨晚是上半部分,聚焦的是自然方面。今天聚焦人文方面。上篇鏈接如下,點擊可閱讀:

上海從哪裡來?

上海從哪裡來?(下)

注:此文為葛劍雄先生在“建投讀書會·澎湃北外灘”上的主題講座,這是建投書局、虹口區委宣傳部、澎湃新聞合作策劃的高品質文化主題講座。

5

剛才大致講是自然方面,接下來講講人文方面。

上海現代城市的來源,一個是租界,一個是租界裡的人,就是移民。

租界這個因素以前只看到侵略,中國人受屈辱這一面,這一點否定不了。租界畢竟是中國人被迫開放的,對國家、對民族來講的確是恥辱,這個是否定不了的。但是另外一方面,我們也看到它客觀上起的作用也有積極的。這矛盾不矛盾?不矛盾的,因為外國人它開租界,就是為了控制中國,他也希望這個租界得到發展,這樣才對他有利。

租界裡面最早的時候表面上是跟英國政府沒有關係,是自治的,成立一個市政委員會,有一個董事會,規定只有納稅才能參與選舉,表面看很公平,但是中國人當時在租界裡既不能買土地又不能造房子,所以納稅人都是外國人,董事也都是外國人。

到了太平天國戰爭爆發,大批的有錢人就逃到租界,租界當然很高興,這麼多有錢人來了,就改變原先的規定了,租界裡面中國人也可以買土地,也可以造房子,也可以辦產業了。中國也納稅了,納的比一般外國人還多,所以華人就抗爭:既然納稅人選舉,為什麼我們沒有資格?這樣就出了華董,就是華人的董事,華人的董事當然也要起作用。

又比如說,剛開始租界裡出了什麼案子,交給清朝處理,但是外國人覺得不公正,我們需要自己處理。這個時候清政府跟租界達成協議,雙方成立會審,一個洋人、法官,清朝也派一個人,兩個人審。首先要弄清楚這個案子是出在租界還是出在華界,如果出在租界交給租界管,出在華界就需要我們管。有的甚至既在華界又在租界,比如小偷,兩個界別都偷,弄不清楚怎麼辦?這個時候可以自己選擇,你願意在哪裡接受處罰,結果幾乎全部選擇租界,畢竟租界相對來講比較文明,特別是女犯人。因為女犯人到租界多少還有尊嚴,到華界清朝衙門就打屁股,所以就往往選擇租界。

上海從哪裡來?(下)

租界的存在本就是對你的刺激,當時搞革命,那些革命黨幾乎都是外國引渡過來。清朝末年有一個《蘇報》,革命黨在上面發表文章,清朝很生氣,就罵他們,要求抓起來,因為這個報紙是在租界辦的,就要引渡,讓他們交給清朝處理。交給清朝處理,殺頭都可能,但是當時革命黨就千方百計,包括髮動洋人一起造輿論,最後總算留在租界處理,留在租界就是發表不當言論罪,兩個人一個判三年,一個判兩年。

又比如說,中共的一大為什麼選擇法租界裡面開?因為在租界裡面開會沒有事情的,華界不行!特別是有外國人在裡面,所以你看中共一大會址,當時那個房子外面有一片菜地,走的時候比較便利。中共地下黨中央長期就在租界活動,當初周恩來就在租界,後來因為出了叛徒,顧順章叛變,這樣中共才撤退到瑞金。租界有它特殊的功能,這個功能雙方都利用。

6

另外一方面,我們也需要承認,租界把當時世界上西方的一些先進的制度、文化、理念都帶進來了,所以上海是中西方文化交流會合的地方。現代中國很多“第一”根源都是上海。比如電燈,民用電力供應、自來水、煤氣、無軌電車、有軌電車、公交、鐵路、民航、電報,這些都是在上海首先引進,然後推廣到全國。甚至很多東西首先是用上海話翻譯過來,然後再變成普通話的。所以很多上海話發音跟外文字發音差不多,到普通話就不太對。早期很多名字都是廣東人翻的,後來上海開埠以後很多就是上海寧波人的說法。所以,上海可以稱為中國現代化的實驗室。但是到了上海就本土化了,包括民航、證券交易所、保險、海關這些,雖然不一定是上海最早,本土化之後才容易推廣。

比如自來水,查下來中國最早有自來水是雲南大理喜洲鎮,因為當地有緬甸華僑,英國人在緬甸搞完自來水,他們回到家鄉搞一點,但是它連縣城都沒有影響到。上海雖然比它稍微晚一點,但是到了上海,馬上推廣到長三角,然後到全國。

大家覺得西方文化聚到上海,怎麼中國文化也聚到上海?這就是上海特殊地位所在,民國時全國一些著名學者、演員、藝術家、作家,他要擴大影響,甚至要成名,其他地方都不行,到上海才行。比如京劇,京劇是北京的,但是京劇演員要全國出名的話,必須到上海來,因為全國報紙大多集中在上海,上海最早就有電臺,上海還有很多文人、評論進行推廣,上海還有很多外國人,外國人一說身價就高了,所以都是要到上海來。

西方文化到上海傳播,還有兩批特殊的人,一批是猶太人,猶太人主要的來源還是抗戰以前的,儘管抗戰期間在這一帶有兩三萬猶太人,但是這並不是最早的,包括一批猶太人的藝術家、文化人都到上海來。猶太人很善於經營,也善於保留、傳播自己的文化,雖然他們人數並不是很多,但是影響力很大。另外一批人是白俄,俄國革命以後對俄國貴族採取極端政策,所以大批白俄都流亡出來了,流亡到中國,主要是兩個點,一個是哈爾濱,另一個就是上海。上海當時集中了大批白俄,俄國革命之前的知識分子,其中很多位世界上頂級的藝術家,比如有一位彈鋼琴的,後來到美國去了,中國幾個男高音、男低音都是他教出來,解放以後蘇聯又請回去做莫斯科音樂學院教授。

7

另外一個因素就是移民。上海剛開埠時,整個上海縣總共五十多萬人口,很快,到1900年人口突破一百萬,然後不斷增加,到解放初的時候號稱六百萬,因為當時有些逃難來的還沒有走,戶籍人口達到五百萬。這個速度比歷史上巴黎、倫敦發展都要快,人是哪裡來的?不是靠本地生的,主要是靠移民,外面來的。所以上海解放初估計外來移民以及移民後代,因為這個很難精確統計出來,有的估計大概70%以上,有的估計80%,主要是外面來的。要是沒有這一批移民,哪怕租界外國人來的再多都發展不起來。

為什麼這批移民起的作用這麼大?天津也是移民為主,大概60%是外來移民,40%是本地的,天津移民的來源主要是河北周圍,還有山東,這兩個地方到了近代已經衰弱了,簡單來講天津的移民主要是窮人。有沒有上層?有,太高級了。比如每一次北京發生什麼政治變動,總統、總理、總長就先跑進天津,他們都在租界裡面,跟普通人沒有接觸,像溥儀逃出來,住在張園,然後又偷偷跑到滿洲。上海移民哪裡來?上海主要的移民是江蘇南部,就是前面講的蘇松常太,包括近代無錫,還有浙江的杭嘉湖,主要這個地區來的!

上海從哪裡來?(下)

這個地區是以往一千年間中國經濟最發達、文化最繁榮的地方,而且早就地少人多,所以像蘇州、像杭州,商品經濟早就很發達了,而且人們有一種市場意識。所以這些移民到上海,如魚得水,很快就適應了。還有,這些地方文化層次比較高,傳統文化積累比較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比如誠信,跟資本主義的嚴格管理方式結合,就形成了上海一個很重要的特點,以前人家講上海文化海納百川,我覺得這都是表面現象,層次深一點是什麼?就是上海形成了可以稱為中國水平最高的職業道德、契約精神。你到上海來,無論是窮是富,相對來講會得到比較公正的競爭環境,上升的空間很大,有些人到上海,什麼都沒有,就學做生意,如果懂得唸書,或者以前識幾個字,往往白天干活,晚上去夜校,那個時候上海夜校早就有了,或者自己出錢接受培訓,學會英文,然後就去考,考銀行、考海關,如果考上了,當時海關、銀行是金飯碗。

8

所以上海職業道德很典型。就是上海解放的過程,也可以看出職業道德對這座城市的作用。首先應該承認國民黨方面也有一點職業道德的,為什麼?上海解放的時候,廣州還是臨時的首都,國民黨也不是準備真的馬上就跑了,他還希望再反攻,湯恩伯就找上海市市長陳良,說南京撤退時秩序很壞,在國際上造成很不好的影響,上海這次撤退,不要搞出大的事情,所以他們當時就想找一個人留守。找誰?找到上海當時市政府工部局局長趙祖康,他是一個工程師,管市政建設,就讓他作為代市長,剛開始他並不願意,後來中共地下黨知道了,也做他的工作,接下來,趙祖康後來就答應做,做了三天市長。這三天做什麼?第一天發佈命令,警察要好好站崗,看管好犯人,各個部門照樣工作;第二天聯繫陳毅辦理移交,第三天就將市長職位交給陳毅。

所以上海出現了世界戰爭史上的奇蹟,就是解放軍進入上海,電沒有停過一分鐘,煤氣、自來水、電話統統照常使用,公共汽車照開,開到前面打仗就停下來,等打好了照樣開。蘇州河南面是解放軍,北邊是國民黨軍隊,還在和平大樓、四川路那塊守著,陳毅打電話到對方,讓對方投降,電話照樣通的。電臺剛才還在吹“取得偉大勝利”,這一下停了,後來就開始播報“大上海解放”。上海沒有逃跑的犯人,沒有丟掉一份檔案,生活上一切照常,這靠什麼?就是個人把自己分內的工作做好,不管發生什麼,這就是職業道德。

在這樣一種情況下,一方面移民本身素質比較高,另外一方面上海的移民是多元的,不是來自一個地方的,你說海納百川,如果海里進來一川、兩川想納也納不了,相反進來百川千川,不納也不行,上海就是因為有這樣的機制,所以各地移民來到上海。我們講海納百川,是客觀上有這個機制,不是上海人特別大方,我就反對人家這樣講,當時不這樣不行,一定是競爭過程中遵守規矩才可以。所以上海很多文化其實中外交融的,同時也是全國各地融合的產物。

總而言之,我們要了解上海,要了解它的變化過程,除了自然條件,還有人文的,人文裡面對近代上海影響最大的因素,一個是租界,一個是移民,當然還有其他的。由於時間關係,今天就講到這裡。

全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