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讓寶寶主動說話?

raoyaoting


提要:怎樣讓寶寶主動說話?

掌握這三個方法,寶寶語言能力強

寶寶進入第一年的時候,會有甚多變化,從最初的微笑、咯咯笑到學會說“媽媽”或“爸爸”,嬰兒喜歡用他們自己的嬰兒語言交流。他們也希望你能馬上“跟寶寶說話”。

在這一年中,你可以做很多事情來鼓勵寶寶的溝通能力。它很簡單。你所需要做的就是微笑,說話,唱歌,給你的寶寶讀書。今天我們詳細的來說說,家長要怎麼做,才能促進寶寶的語言能力發展,讓寶寶儘早開口說法,語言能力更發達。

嬰兒學習說話的過程

父母常常想知道孩子的語言能力在學習曲線上的位置。每個孩子的發育時間各不相同:有些孩子在12個月大的時候會說幾個單詞,但有些孩子在18個月大的時候才會說話,然後就會吐出一些短句。

1 - 3個月大:嬰兒已經喜歡聽你的聲音,當你和他們說話或唱歌時,他們可能會微笑、大笑、安靜下來或興奮地揮動手臂。嬰兒說話通常以咕咕咕咕的聲音開始,還有一些元音,比如“ooh”,出現在大約兩個月大的時候。

現在就開始給你的孩子朗讀還為時過早。閱讀有助於刺激大腦發育。許多嬰兒被音樂撫慰,開始通過微笑、咯咯聲和揮舞手臂和腿來識別簡單的歌曲。

4到7個月大: 嬰兒現在意識到他們的寶寶說話對他們的父母有影響。他們喋喋不休,觀察父母的反應。嬰兒嘗試更多的聲音和語調。當他們說話的時候,他們開始提高或降低音調,就像成年人問問題或增加強調語氣一樣。

當你向你的寶寶介紹“杯子”和“球”這樣簡單、簡短的單詞時,舉起這個物體,表明它與你的演講有關。給寶寶讀彩色圖畫書。指向圖片,並命名簡單的對象,以加強他早期的語音發展和模型語言和閱讀的重要性。練習使用短單詞,然後暫停。這將允許你的寶寶用他或她自己的寶寶談話來回應,並鼓勵成人對話所需要的互諒互讓。

8 - 12個月: 父母第一次聽到孩子說“媽媽”或“爸爸”是一種獨特的快樂。但最初的幾次可能是偶然的。在這個年齡,嬰兒說話主要還是一種“mama”或“baba的聲音。

1歲以後,寶寶就基本可以理解大部分指令了,家長可以逐步由一步指令,發展到兩步指令,再到多步指令。

上面只是寶寶語言發展的一般里程碑,兒童達到某些里程碑的年齡並不都是相同的。每個人都不一樣,但是有很多方法可以提高孩子的理解力。最好的方法是經常和他或她交談。孩子接觸到的單詞和短語越多,他或她就越能理解。大一點的孩子聽到更高級的語言也是如此。從小就使用更深入更廣泛的詞彙可以提高孩子的閱讀和語言理解能力。

家長掌握這三個方法,促進寶寶語言能力發展

1、微笑,集中注意力

嬰兒在能清楚地說話之前,就能理解你所說的話的一般含義。他們還吸收情緒基調。鼓勵寶寶早期嘗試用愛心與你交流:

  • l 經常對你的寶寶微笑,特別是當他在咕咕叫,咯咯叫,或用其他方式用嬰兒說話時。

  • l 看著你的寶寶,看著他或她咯咯地笑著,而不是把目光移開,打斷他或和別人說話。

  • l 當你試著去理解嬰兒的談話和非語言交流時,要有耐心,比如面部表情,咯咯的聲音,或者可能是沮喪或高興的咿呀學語的聲音。


  • l 花點時間給你的寶寶很多關愛的關注,這樣他就可以用嬰兒語言和你“說話”,即使你正忙於其他任務。

2、模仿你的寶寶

  • l 從一開始,跟寶寶的談話就應該是雙向的。通過模仿你的寶寶,你會發出一個重要的信息:你懂他的感受和你理解他試圖與你交流的事情。

  • l 在跟寶寶談話中進行反覆的對話,教會寶寶成人對話的你來我往的方式。

  • l 模仿嬰兒的聲音,然後等他發出另一個聲音,再重複一遍。

  • l 盡你最大的努力去回應,即使你不明白寶寶想說什麼。

  • l 通過微笑和模仿面部表情來加強交流。

  • l 手勢是寶寶交流的一種方式,所以也要模仿寶寶的手勢。

3、經常和寶寶說話

嬰兒喜歡聽你說話,尤其是和他們說話,尤其是當你用一種溫暖快樂的聲音跟他們說話。嬰兒通過模仿周圍聽到的聲音來學習說話。所以你和寶寶說的越多,他就會更快地學會說話和語言技能。

許多成年人在談論嬰兒時使用一種特殊的語調,一種帶有誇張表情的高音。這種自然的嬰兒說話模仿了女性的聲音,世界各地的嬰兒都把這種聲音與餵養和舒適聯繫在一起。記住,說“嬰兒話”不會阻止或延遲你的嬰兒以後學習成人語言。

利用寶寶的傾聽技巧,整天和他交談,一起講述你的活動。當你給寶寶餵奶、穿衣、抱孩子、洗澡的時候,說話的時候,他或她就會把這些語言的聲音和日常的事物和活動聯繫起來。

經常清晰地重複簡單的單詞,比如“媽媽”和“奶瓶”,這樣你的寶寶就會開始聽到熟悉的詞,並把它們和它們的意思聯繫起來。

在你的寶寶達到能夠理解更復雜的指令之前,一定要用簡單的短語和很少的詞彙,這將幫助他或她發展和減少你的挫折。

聰明的父母都會關注J媽學堂,每日分享孕產育兒小知識。

有愛的父母都會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

我是J媽,創建了寶媽自媒體創業營,帶領全營寶媽實現經濟獨立!曾經以為自己足跡踏遍幾十個國家和地區是值得驕傲的一件事情,現在認為做了媽媽才是人生的王道!曾經的職場達人,現在的育兒達人,專心在頭條碼字,每天更文,專注於育兒經驗和寶媽自我提升以及時間管理,分享我的所學所思,所有文章,一字一標點,全部是我一個一個敲打出來。J媽學堂的美國家庭萬用親子英文教學課程已經上線啦!關注即可免費獲得!


J媽學堂


學說話除了與寶寶發育狀況有關,更主要與他所處的語言環境有關,從出生開始,寶寶就要有語言的刺激,爸爸媽媽勤與寶寶說話,引導他將動作和語言結合,他今後的語言能力會更強。“明知故問”,就是值得推薦給家長的一種好辦法。

寶寶學語言的速度有快有慢,但多數會遵循一定的時間規律。

一般,

1-2月齡寶寶會咿呀學語;

2-6月齡寶寶會出聲笑和尖叫;

8-9月齡寶寶可囫圇發出類似爸爸、媽媽的音調;

10-12月齡寶寶會叫爸爸、媽媽;

18-20月齡寶寶能理解20-30個簡單字,能理解陌生人50%以上的語言;

22-24月齡寶寶會說兩個字的短語,明白50個以上的單字,可理解陌生人75%以上的語言;

直到30-36月齡,可理解陌生人全部語言。

媽媽可以在寶寶洗澡、換尿布、玩耍等諸多時機加強與寶寶的溝通,同時,要誘導寶寶說話。很多家長容易犯一個錯誤——迅速理解寶寶的手勢或表情,並積極滿足要求,這麼做其實變相剝奪了寶寶說話的慾望。當寶寶試圖用手勢和表情提要求時,媽媽即使明白了他的意思,也要假裝看不懂並用語言詢問他,誘導他說出要求,媽媽再滿足他,經歷幾次後寶寶就知道說話才是滿足願望的辦法。

家長多示範是促進寶寶語言能力發育的最佳途徑,但許多爸爸媽媽認為寶寶還小、什麼都不懂就選擇沉默以對,殊不知這樣做錯過了很多讓寶寶模仿學習的機會。更有些家長認為看電視是寶寶學說話的好辦法,卻不知這麼做南轅北轍,反而影響了寶寶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如果寶寶較同齡人語言發育明顯遲緩,建議家長帶寶寶就醫檢查,必要時諮詢心理醫生,排除寶寶患心理疾病的可能性。


崔玉濤育學園



由於提問中沒有足夠的關於孩子年齡、性格特點、目前語言能力以及說話場景、對象等細節的信息。我姑且將問題縮窄為,如何讓一個有一定語言表達能力的寶寶,在公共場所下,對父母以外的人主動說話。


第一個基礎辦法,就是父母示範。

父母希望孩子能夠主動說話的場合,父母都要主動去和希望孩子對話的對象說話,身教作用大於言傳,在父母示範過程中,孩子能夠觀察到父母是怎樣和對方開始對話,說了什麼內容,如何結束對話,孩子就會逐漸知道,在各種場景下,自己該如何主動講話了。


第二是少催促多練習。

孩子不主動說話往往有很多原因:不知道怎麼說,膽小不敢說、語言能力弱說不明白等等。這種情況下,父母越催促孩子“快說話呀”,孩子越焦慮,壓力越大,也越不敢說或者說不好。所以父母除了身體力行的示範之外,還需要在家裡,和孩子一起練習各種場景下的對話,練習可以幫助孩子降低焦慮感,真正的掌握方法。而且練習一定要反覆,這樣孩子在面對陌生環境或者陌生人時,才會更加從容



超級育兒師蘭海


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寶寶學說話也是隨著他的發育才慢慢的會說的。起初,小寶寶也只是會發一些簡單的音,例如啊、哦等,慢慢的他就會說爸、媽、不等等。對小寶寶一定要有耐心。他不像學生寫字,你教幾遍他就會了,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你懷孕胎教,到他出生成長,你要主動跟他說話、講故事、讀書,他會從咦咦呀呀到對你哇哇亂叫,雖然你會聽不懂,要猜心事,但你知道那是他再跟你講話,他懂得了交流。如果你認為教他說話她不學,就放棄,那你就大錯特錯,要想讓他主動說話,只有你跟他多多講話。



不過也不能不停的說話,嘮嘮叨叨,會讓你和孩子都感覺到累。換個方法,例如做遊戲,認圖,裝做跟他打電話,讓他多看看你和朋友講話,還有很多方法的,我就不一一細說了,只要你願意,你家就不缺小話嘮。


仙人掌


最近,有家長留言西西。“我們家寶寶什麼都懂的,就是說話不行!該怎麼引導呢”,家長們對此也很疑惑糾結。

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下寶寶說話,需要的兩個系統。

寶寶說話這兩個系統缺一不可

第一個系統:大腦

大腦有專門的語言區,負責說什麼、跟誰說、怎麼說等語言思維準備工作。大腦功能直接決定兒童是否會說話。

大多數情況,自閉症及發育遲緩兒童沒有語言的原因,是大腦功能發展障礙。

再比如:一些智力障礙兒童,很多都伴有有語言障礙,耳朵聽力沒有問題,但是卻不會說話,或者說話不清楚。

第二個系統:發音系統。

即,說話發音的工具。

比如:一些寶寶有舌繫帶、唇無力、舌頭靈活度低等問題。

這些寶寶詞彙量充足,但說不清、說不明。

而對於自閉症及發育遲緩的孩子,大多數情況下,他們的發音系統是正常的。

“寶寶什麼都懂,就是不肯說話”這是怎麼回事?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寶寶是否真的什麼都懂。

有些寶寶可能只是懂簡單的一些指令,智力認知方面可能有落後。

雖然從生理層面來說,孩子說話需要由肺部,聲帶還有舌頭等器官來發出聲音。但僅有這些是遠遠不夠的。

孩子還需要通過視覺來觀察和感知物和人的存在(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認知理解能力等等),之後學習如何用唇舌來發出聲音。

△孟青老師正在看診

只有將感官經驗組織好,使得口部與腦部相連接,之後才能表達自己的想法,說出有意義的詞句。

比如:智力低下的兒童通常語言理解、口語表達、甚至口部運動方面都比正常兒童遲緩,而且還會存在口齒不清等情況。

這個在前面我們有所提到。

除此之外,還應該排除是否存在有可能導致語言發育遲緩的器質性疾病(包括腦發育不良、聽力障礙等)

△三歲男孩語言發育遲緩腦核磁圖

在門診中,遇到這種情況,發育行為科孟青老師一般會讓孩子查腦核磁、做智力測試、s-s語言發育評估等等。

寶寶說話問題放著不管會怎樣?

有的家長可能覺得,孩子不就是說話慢一點兒、說話不清楚,我每天教教,等孩子長大就好了。

在我們家長群裡,家長的真實反映是孩子怎麼教都不學,甚至花了很多功夫,依舊沒有改善,反而耽誤了......

孩子說不清,家長在教繞口令來自成都西南兒童醫院00:0000:25

在這一點上,請媽媽們注意,專業性精準性個性化的語言訓練尤其重要。不讓寶寶輸在起跑線,我們是在和時間賽跑。

語言發育問題對於寶寶的成長,有很大的負面影響。主要有下面幾個方面。

寶寶和爸爸媽媽不親

因為寶寶不會說話,沒辦法表達自己,所以變得喜歡自己玩自己的,不願意搭理別人,不喜歡別人抱他、逗他、陪他玩。

而父母也容易就成為寶寶的「生活工具」,而不是情感依戀的對象。而且,對於親人和生人之間的反應也沒有太大的差別。

對社交、人際關係淡漠、沒興趣

因為寶寶不會表達自己,很少主動找其他小朋友玩耍,寶寶也會盡量去避免說話,很少主動找其他小朋友聊天。

參與集體活動時也儘量躲到後面不會玩耍,很難跟其他小朋友建立真正的友誼,對孩子的身心發展是非常不健康。

出現語言、非語言的溝通障礙

寶寶可能會因為說話速度太快,咬字不清,不會說完整的句子,表達不清楚他的訴求、想法,家長聽不懂,也不理解寶寶的想法,導致語言溝通的障礙。

同時,寶寶會出現一些非語言的溝通障礙。

比如不會用手勢、表情、身體動作跟別人進行交流,不會用眼神來傳達信息、表達感情,眼神會變得比較飄忽。

寶寶的性格會變得暴躁、偏執

寶寶因為語言發育比較遲緩,需求得不到有效的表達,得不到有效的滿足,會愛哭愛吵,變得非常暴躁,比較任性、偏執、愛發脾氣、愛攻擊人等等。

寶寶性格、行為、心理方面會出現非常大的問題。

寶寶受嘲笑、自卑孤僻

同齡的寶寶個個說話都很流利,都能表達自己的需求,可自己卻不怎麼會說,或者說話慢,說不清楚。

不管在外面,還是在學校,肯定會被人嘲笑的,這樣會讓寶寶很自卑,孤僻,慢慢的就更加不願意跟人接觸,學習也漸漸跟不上。

寶寶說話是每個家長都非常關心的問題,如果還有一些問題,歡迎家長們留言或者點擊閱讀原文詢問。


用戶58572586001


首先我們要知道每一個寶寶成長都是不一樣的,有的學的快有的學的慢,最關鍵還是在於家長如何去教寶寶,通常寶寶在一歲半以後學習能力是非常強的,你不教寶寶肯定是不會說話的,只有寶寶聽到外界有聲音他才開始去學習,那我們就說說如何去教寶寶說話。

1.必須要有耐心地教會孩子喊爸爸媽媽,有的父母以為孩子太小就很少跟孩子講話。這是錯誤的,在平常給孩子說簡單的幾個字,多說多講慢慢孩子就會記住。

2.平常孩子指著某個水果或者玩具時,不要孩子指什麼就給什麼,要讓孩子發出聲音,讓後告訴孩子這是什麼,多說幾次時間長了,孩子就有學習的基礎了,再有就是可以用肢體語言來教孩子。

3.有的父母在說話時也要注意,比如說爸爸講的是方言媽媽講的是普通話,孩子在剛開始學習的時候儘量用一種語言來教孩子,避免孩子剛記住就忘了。

4.不要逼孩子說話,孩子的表達能力還遠遠不能夠在教一遍就讓孩子說話,逼孩子說話只能讓孩子沉默不說話。孩子要先理解語言才能表達,這是一個過程父母就多應當慢慢教。


李凱先生


1、多讓寶寶跟孩子玩,玩的多了,他會模仿別的孩子的發音,

2、不要孩子一個動作、一個眼神你就意會了,讓寶寶說出來,鼓勵寶寶說話,如果寶寶要喝水,家長就可以讓寶寶說發水的音,不管標準與否,只要有發音,就可以把水給寶寶喝了,慢慢的就會知道,喝水要發水的音了。

3、寶寶發出聲音,跟叫爸爸媽媽的時候,家長要有反應,比如:叫媽媽,媽媽要應答,“哎”跟寶寶有互動,他會更有興趣。

4、很多人不教疊音,其實沒有關係的,前期,叫爸爸媽媽都是疊音的。讓寶寶先掌握一些簡單的,會促進語言發育。

5、牙齒的充分的咀嚼,很多人意識不到,牙齒充分的運用也是有利於發音的,而且咀嚼的不充分,寶寶大些了還會流口水。

6、引導寶寶玩玩具,寶寶的天性就是喜歡玩,從這裡做引導會比較容易,而且寶寶感興趣的東西,會更容易激發語言能力,多引導,多跟寶寶互動,慢慢的,寶寶就會說的多了。

如果寶寶某一時刻不願意說,不要強型逼迫,以引導為主。


寶媽三二


我想問你家寶寶會叫爸爸媽媽了嗎?如果會叫爸爸媽媽了,那你彆著急,有個別的寶寶是這樣的除了叫爸爸媽媽,以外的他都不跟你學講,我身邊就有兩個這樣例子,一個是我叔家的孩子,他家三個小孩都是到三歲以後才說話,當然爸爸媽媽還是早早會叫的。還有一個是同事,她的小孩情況也一樣,我們其他同事也經常逗她小孩玩也教他說話,但還是無能為力,他就是不說,到他剛滿三週歲,他就開始嘰裡呱啦的亂叫,雖然不知道他說什麼,但這一表明他已經開始主動的學說話了,很快他就能清晰的表達出完整的一句話了……至於為什麼有些寶寶會這樣,那得諮詢下兒童心理專家了!


表姐66343101


您好,我是今日頭條的一名育兒作者,關於寶寶說話,大家都希望有最簡單、有效的辦法,針對寶寶說話這個問題,曾和北京兒研所的主任醫生溝通過這樣的問題,大夫給的建議主要從兩方面著手:1.家長語言引導2.加強身體鍛鍊。家長只要堅持這兩方面的訓練,隨著孩子身體的逐漸發育,這些問題會逐漸得到改善!

那我們具體怎麼做呢?

一、家長語言引導

簡單來說就是對孩子語言、行為、理解等進行引導,在這裡推薦家長可以瞭解下應用行為分析法(ABA),最近幾年ABA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已經成為訓練孤獨症兒童的主要方法之一,但同時也適用於正常兒童的發展。ABA是將目標任務(即教學的知識、技能、行為、習慣等),按照一定的方式和順序分解成一系列的較小的步驟,最終讓孩子能夠獨立完成任務。主要由於兒童在認知理解,社會性及專注力方面的發展困難,通過家長一系列的引導,解決兒童認知,理解與語言、心智的發展。

舉例1:

  1. 指認物品:前期儘量只教名詞 ,先從孩子感興趣的物品開始,如:汽車、娃娃、糖;並讓孩子進行指認,建議買一些圖片,配合訓練。
  2. 孩子能記住一些名詞後,在名詞前加一個動作或形容詞,如:吃糖,玩汽車,抱娃娃
  3. 再將詞擴充為句子,如:我要吃糖,我要玩汽車
  4. 如果孩子能說,但在運用上有錯誤,在孩子表達的時候,要給適當的提示、輔助,提高孩子說話的興趣

舉例2:

把桌子上的蘋果給媽媽

雖然只是一句簡單的話,但對於語言表達不好的孩子來說,就要分解成多個小步驟:

  1. 先讓孩子認識蘋果、桌子,媽媽也就是對名詞的認知
  2. 在發出這個指令時,要邊說邊指,即:先指蘋果再指自己,
  3. 孩子完成後,要誇獎鼓勵,然後再將這個過程進行擴展,

如:把蘋果放回桌子,完成一個反方向指令;蘋果在桌子下面,讓孩子對上下方位空間進行理解。

通過以上舉例,希望家長能明白,ABA訓練的方式方法,並將這個方法進行延展,更多的應用到生活中,對孩子進行訓練。

注意事項:

  1. 減少代勞

我們常常會看到這樣的家長,如:你渴了吧,我去給你拿水,並把水遞到孩子嘴邊,整個過程,家長全部代勞,孩子不需說一句話。你把該說的說完了,該做的做完了,孩子被伺候地好好的,他還費勁說什麼話呢! 所以,家長要注意,在這個訓練的過程中,要給孩子表達的機會,也就是裝糊塗,對於孩子的要求不要馬上滿足,必須要他說出來!

2.循序漸進

這就好比一個孩子只有先經歷爬才能學走路,跳過了爬的過程,缺失了接觸地面學習“掌握身體平衡”的過程,這對孩子的長期發展是有害的。所以,孩子學習訓練的過程要循序漸進,在心理學上有個名詞:目標設置理論,即:每個任務目標設置,他只要稍加努力就能達到,而不能設置過高,孩子完不成,心理受挫,影響表達興趣!

二、加強身體鍛鍊

語言能力包括看、聽、說、寫,是人類獨有的高度複雜性神經動作。大腦有處理聽覺、發音、詞彙認知、語言組織等功能區,透過神經組織這些功能區,必須和身體感官取得緊密配合,否則會影響語言能力的發展。

舉例:汽車的線路出現問題,造成喇叭不響,呈現在問題表象的是喇叭不響,但問題的實質是線路沒有疏通,所以,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除了語言器官本身受損外,很多情況也是由感覺統合不足引起的,在我前面的內容裡發佈了很多感統訓練的文章,建議大家去看下,另外,也需對孩子進行口肌訓練,點擊文末經典推薦有相關文章。

以下推薦幾個適合在家進行的感統訓練方法,並在訓練的過程中,結合場景,告訴孩子如何操作,並明白每個動作的如何完成,在完成的過程中孩子會進行求助,必須要其表達出來,才協助!

感統訓練

1.互動式投籃

訓練目的:手臂運動能力/手眼協調能力,增進與人互動的能力。

訓練要求:家長及孩子輪流投籃,家長投完後把球撿起來給孩子投。或孩子拍籃球,大點的孩了可以訓練同時拍兩個籃球。

2.上、下樓梯

訓練目的:增進孩子的平衡能力

訓練要求:孩子能一步跨上一個階梯,連續上或下樓梯

3.雙腳跨繩

訓練目的:身體平衡能力

訓練要求:繩子的兩端分別固定在柱子或椅子上離地10釐米高,讓孩子雙腳輪流抬高跨過繩子。

幫助給予:用姿勢示意孩子如何抬腿跨過繩子,必要時給予身體協助,伸手把他的腿抬高跨繩;口頭提醒孩子注意腳下的繩子,避免絆倒

4.單腳站立

訓練目的:平衡能力

訓練要求:孩子能扶著椅子或家長手握的棒子單腳站立約5秒或更長,也可讓孩子站在球上

難度設置及幫助給予:把手地教孩子用雙手扶著椅子的靠背,提起孩子的一條腿懸空約5秒,然後放下。過程中告訴孩子怎麼做,如:“抬腿!”、“放下!”並用數數提醒,需數完多少個數,才能放下。

5.滾動身體

訓練目的:迷路反射控制,身體的控制能力及協調能力。

訓練要求:讓孩子在墊子上或在床墊上從一端翻滾到另外一端。

難度設置:在訓練者身體協助和口頭提示,讓孩子從訓練中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身體及翻動的速度和力量;只在有需要時給予協助

如何教孩子學說話,原來是這樣,只要懂這2點就好,正確的方法加上耐心與堅持,才能換來孩子的語言提升,需要孩子家長充分利用寶貴的家庭時間,對孩子的訓練加以指導,陪伴孩子一起克服困難!

歡迎關注:8爪媽媽,一起交流育兒經驗!


8爪媽媽


看附的圖片,應該是小寶,怎樣引導小寶開口學說話的意思。

小寶寶其實很多兩個多月就笑得咯咯的開始,就會有咿咿呀呀的語言系統出來了。小嬰兒的寶寶心理上就是愛“主動說話”的。到了六七個月,爸爸媽媽等發音就主動冒出來了,開始可能無意識的,漸漸建立了聯繫就知道語言的含義。

小寶從會聽到會說的過程。聽懂大人的話和指令,到自己冒詞彙算是個比較長的過程。有的寶寶需要到一週半甚至兩週才會有較長的短語出現,但並不能就說明孩子智力或語言方面有問題,可能就是說話遲。老話兒還有“貴人語遲”呢。

還有一點重要的就是“環境”——怎樣讓孩子主動說話——怎樣教孩子學說話。給寶寶一個環境,多引導孩子溝通,由問去說。小寶寶:寶寶的頭呢?小手呢?這個是蘋果。這個是小汽車。等等,等著寶寶去反應,願意去說出來對應的實物。

如果是大寶寶已經會說話因為內向等不太願意主動交流。同樣的環境和引導。見到陌生人,爸爸媽媽主動熱情,幫助孩子建立人際聯繫,不要強迫。多和孩子主動溝通。多參加活動。都能給孩子一個良好的主動環境。

希望對有需求的寶媽有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