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鑑定:傳統的書畫鑑別方法

歷代書畫之有偽作,已經有相當久遠的歷史了。從北宋米芾的《書史》、《畫史》所記,在他前代的書法和繪畫名家的作品,幾乎都有偽作,而且數量相當大。如李成,偽造的作品竟多至三百本,他慨嘆地要作無李論。這些記錄,僅是米芾一人所見,事實上還不僅限於這個數字。這些偽作,對書畫的真本說來,起了紛亂的局面。因而書畫要通過鑑別來達到去偽存真。書畫鑑別的歷史是與書畫作偽的歷史相應地發展的。

傳統的鑑別方法

書畫作偽的繁興,反映著歷來從帝王以至有產階層的愛好書畫,收藏書畫之風的盛行。這些收藏者為了對書畫留下經過自己收藏的痕跡和欣賞者的寄情翰墨,往往在書畫上印上自己的印章或加上題跋,或者再將書畫的內容如尺寸、款識、印章、題跋等等詳盡地作了記錄,編成著錄。這些書畫從甲轉到乙,從前代轉到後代的遞相流傳,層出不窮地又在上面頻添了多少的印章或題跋以及著錄書,使這些書畫經歷了多少年的滄桑,昭示了它的流傳有緒。

當代藝術佳作欣賞:


書畫鑑定:傳統的書畫鑑別方法


易從網名人堂畫家藍健康作品《雙牛圖》

流傳有緒是書畫本身的光輝歷史,而在作偽的情況之下,對收藏者、鑑賞者說來,也是對真偽具有證明作用的無上條件。的確,已經很久遠了,在鑑別的範疇裡,書畫的真偽,基本上取決於著錄、題跋、印章等等作為條件來保證書畫本身的真實可信。而在這些條件之中,又認為最主要的是印章,不論書畫的任何時代與形式,通過幾方印章就能證實他的真偽,這是一條鑑別的捷徑,它可以以簡御繁,以小制大。

印章有兩類,除了收藏印章之外,還有一種是書畫作者自己的印章。通過這多種印章來作決定。鑑別的主要依據是作家的印章,作家的印章真,說明了書畫的可靠性,它親切地在為自己的書畫服務。收藏印章真,通過了流傳的保證來證實書畫的可靠性,一重保證,兩重保證,書畫本身的真實性,就穩如泰山了。

鑑別印章的辦法是核對,怎樣來核對?先把已經被承認是真的印章作為範本,與即將受鑑別的印章,從它的尺寸、篆法、筆劃的曲折、肥瘦、白文或朱文來進行核對,要與範本的那方絲毫不差這就是真的,如有出入,這就是偽的。但是,這種核對所持的態度也有不同,因而原則也不同:一種是當被鑑別的印章在一方以上,其中只有一方與範本相符,那麼,其他的幾方,雖然不符也被承認,理由是既然有一方相符了,其他幾方雖然不相符,也不至於是偽造;另一種是恰恰相反,一方符合,其他不符合,則那相符的一方,也判定是偽,理由是那一方符合的,只不過是足以亂真的偽造而已。一是以多數服從少數,一是以少數服從多數。

當代藝術佳作欣賞:


書畫鑑定:傳統的書畫鑑別方法


易從網名人堂畫家藍健康作品《吉祥圖》

題跋,雖然它也是依據之一,不過,凡是書畫上並不都有,它不能如印章一樣可以左右逢源地隨時運用。題跋本身是書,而取以作證的在於它的文字內容,這些文字的內容,或者以詩歌來詠歎書畫,或者以散文來評論書畫,或者記述書畫作者,或者評論前人的題跋的當否並對書畫加以新的評價,它對鑑別也具有很大的說服了。

著錄對於鑑別,雖是間接而不是直接的,然而,仍然起信任作用,而且對加強書畫的地位,具有很大的威力,它足以引人入勝或者到迷信的地步。“某一件書畫見於這一著錄的”,是滿意地稱說不休的事。

還有 一些證據也經常在鑑別時被運用的。如:

別字:歷來把寫別字的問題看得很嚴重,書畫作者等都不至於有此等錯誤,如書畫上或題跋上,尤其是書畫上的題款等等出現了這種情況,都被認為是作偽者所露出的馬腳。

當代藝術佳作欣賞:


書畫鑑定:傳統的書畫鑑別方法


易從網名人堂畫家鞠佔圃作品《只此浮生是夢中》

年月:書畫上或題跋上所題的年月或與作者的年齡、生卒不符,或與事實有出入,也將被認為是作偽的佐證。

避諱:在封建帝王時代,臨文要避諱,就是當寫到與本朝皇帝的名字相同的字,都要少寫一筆,這就叫避諱,通稱為缺筆。在書畫上面,看到缺筆的字,是避的哪代皇帝的諱,就可斷定書畫的創作時期,不能早於避諱的那代皇帝的時期,否則就是作偽的漏洞。這一問題,一向作為無可置辯的鐵證。

題款:以書畫的題款作為鑑別的主要依據,只要認為題款是真,可以推翻 其他證據來論定真偽,這一方法,更多地運用在畫的方面。

從印章、題跋、著錄、別字、年月、避諱、款識,如上所述的作為鑑別所依據的種種,它所產生的矛盾,不僅存在於書畫的真偽之間,也同樣存在於真本之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