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澤方言很有意思,“喝湯”是吃晚飯,“擱磨”是啥意思?

我們家鄉菏澤的方言真的很有意思,比如說某人尤其是女人特別厲害叫做"kou",讀作二聲。至於具體該是哪個字,反覆揣摩,不得要領。一日恍然大明白,大概是“可惡”二字吧?“可惡”二字讀的快些就成了“kou”了。意思也確實接近方言所要表達的意思。

再舉一例,在菏澤一些地方把陽光叫做“柔地兒”,外地人聽了肯定“懵圈”。一位朋友就問我:“為什麼陽光叫柔地兒呢?”我苦思冥想,告訴他:“也許是日頭地兒的快讀吧?”你看,我們大菏澤的方言聽著土得掉渣,仔細推敲,還真有點意思呢!在這眾多的方言中,我最為感興趣的是“擱磨”一詞。

菏澤方言很有意思,“喝湯”是吃晚飯,“擱磨”是啥意思?


“擱磨”一詞在菏澤人的口中出現的頻率是極高的。當地人明白其豐富的含義,而外地人聽起來恐怕就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了。到底是不是這倆字?筆者也著實拿不準。

“擱磨”是菏澤人辦事的一個常見現象。辦事情,有困難了,找人“擱磨”一下,有些困難就迎刃而解了。誰能辦事會辦事辦成事,便會被人稱作“會擱磨事兒。”言語間流露出的是佩服。於是,無論遇到什麼事情,許多人都喜歡“擱磨”一番。

菏澤方言很有意思,“喝湯”是吃晚飯,“擱磨”是啥意思?


會“擱磨”事兒的人可不簡單。要有把死蛤蟆說出尿來的嘴上功夫,要有公斤不倒的酒量,要有黑白通吃的大哥大實力,更重要的是,還要有非同一般的靠山。所以說,“擱磨”事兒易,做個好“擱磨”難!“擱磨”,我想也許就是“協調”“斟酌”的意思。一些事情不好辦又不好拒絕,於是就用上“擱磨”了。

“我擱磨一下再說吧。”“找人擱磨一下。”“這事兒沒法擱磨”。這個詞成了許多人的口頭禪,也成了為人處事的法寶。 “擱磨”的含義實在太豐富了,豐富得難以表述。“擱磨”已經成了一些人的依賴,凡事必求人“擱磨”。“擱磨”成了,皆大歡喜。“擱磨”不成,再找能人“擱磨”,如果最終失敗,也只能承認時運不濟技不如人聽天由命了。

菏澤方言很有意思,“喝湯”是吃晚飯,“擱磨”是啥意思?


“擱磨”已經成為菏澤的一種交際文化,一種生活狀態。誰人不找人“擱磨”事兒,誰人不被人“擱磨”?“擱磨”真顯示了菏澤人的大智慧!

不過隨著法律法規的日益完善,“擱磨”的空間越來越小,即將退出歷史舞臺了。

這也是社會的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