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人最愛吃的30種農家飯有哪些?

餐飲運營策劃達人


美食,是人最深的回憶,一個人長大後,總有些滋味,只能停留在回憶裡。

無論去過多少地方,吃過多少珍饈佳餚,你最懷念的,還是兒時的農家飯。因為,時光將味道烙在了我們的味蕾上,隨生而生,永不磨滅。

曩昔的陝西農村,沒有燃氣灶,電飯鍋這些炊具,做飯都是一口土鍋,用磚砌成方方正正的灶臺,放上一口大鐵鍋,燒著秸稈柴火,就可以做出香馥馥的農家飯菜。

現在來自西安唯典陝西小吃培訓中心的小編整理了一些兒時的農家飯,現在您還懷念哪個呢?

麻食

麻食是陝西關中農村常見的一種小吃,當年文成公主進藏時也把麻食帶到了西藏,現在藏族也有食用,他們叫做“गांजा भोजन”。麻食可以燴著吃也可以炒著吃,平常家中過夜的剩飯總是沒人想吃,可麻食就不同了,再次加熱哪才叫美味。

燴麻食是陝西關中的一種家庭小吃,尤其在西安及其周邊地區十分的流行。手工麻食口味筋道,湯料味道濃郁,湯中配上自己喜歡的時令蔬菜,更是可以做出百變的花樣。雖說萬變不離其宗,它總歸是麻食,但可以盡著自己的性情變湯變菜,又能吃到特色的麻食,豈不快哉!

菜疙瘩

菜疙瘩是陝西省關中地區比較常見的一種傳統風味小吃,菜疙瘩通常有薺菜疙瘩,苜蓿菜疙瘩,洋芋菜疙瘩,洋槐花菜疙瘩。

在舊社會,關中地區的貧苦百姓吃不飽飯,很難吃上白麵,所以就將挖來的野菜和麵蒸成菜疙瘩用來充飢,菜多面少。陝西、山西過去都流行吃“菜疙瘩”的麵食,傳說這是在過去“糠菜半年糧”的日子裡,逼出來的一種吃法,因為能最大限度的利用各種原材料——無論是白麵、高粱面、豆麵都可以拌,山藥蛋、茴子白、大白菜、胡蘿蔔、茄子、豆角、菠菜、韭菜、甜菜葉等都可以作為菜加進去,取材特別容易,口味相當不錯。

“菜疙瘩”這個吃法講究就在蘸料上,可以靈活的選擇蘸料來調製不同的口味。另外煮菜面塊的時候要跟涮火鍋一樣,講究涮一下——兩筷子頭輕輕張開,塊狀物立即變為片狀物,別煮的太久了。也可以先將麵粉和成糊狀,再將洗淨的蔬菜切成條狀,一條條放入麵糊中,再逐條用筷子拖入鍋中。

油潑面

油潑面在陝西主流有兩種:一種是油潑棍棍面,一種是油潑扯麵。油潑面廣義來講就是在調味方式上採用熱油澆潑的方式形成面的調味。

油潑面主要製作材料有面粉、辣椒麵等,屬於秦菜系。油潑面是用一種很普通的麵食製作方法,將手工製作的麵條在開水中煮熟後撈在碗裡,將蔥花碎、花椒粉、鹽等配料和厚厚一層的辣椒麵一起平鋪在面上,用燒的滾燙的菜油澆在調料上,頓時熱油沸騰,將花椒麵、辣椒麵燙熟而滿碗紅光。

老鴰撒

老(lǎo)鴰(guā)撒(sǎ)是陝西省著名的麵食小吃。相傳起源於西漢,與李廣有關。是一種類似於麵疙瘩的食物,但裡面的疙瘩比麵疙瘩體型要大很多,麵糰面塊是兩頭尖中間園的形狀,像烏鴉的頭,所以得名老鴰撒(撒的二聲在陝西話中是“頭”的意思),陝西人的想象力的確也是令人佩服的。製作該小吃的材料有西紅柿一個,青菜五棵,蔥一段,雞蛋一個,濃縮湯料一個,紫菜一小塊,麵粉一湯匙。

農家菜盒

農家菜盒,皮薄餡兒飽,韭菜雞蛋,酸菜粉條各有特色,都很美味。

韭菜盒子是以韭菜、雞蛋、面作為主要食材製作而成的美食,是中國北方地區山東、河南、河北、山西、陝西、東北三省等地非常流行的傳統小吃,在有些地區也是節日食品。

一般選新鮮韭菜和雞蛋為主要原料加工製作而成的食品。韭菜盒子表皮金黃酥脆,餡心韭香脆嫩,滋味優美,是適時佳點。

滋卷

滋卷原為地方民間食品,可謂名不見經傳。在有關烹飪飲食書籍中,尚未見到有滋卷的記載。(滋卷)也有叫“子卷”、“菜卷”、“紫卷” 的,是一種陝西省的漢族麵食。為什麼叫這個名字,西安唯典陝西小吃培訓中民主的小編認為做卷子的時候面要擀得非常薄,就像一張紙一樣,所以覺得紙卷可能更貼切一些。但是滋和子一樣不能丟。在西安的東邊有一條霸河,西周時期這條河叫滋水,“秦穆公欲彰霸業,遂改滋水為灞水”。也許這也是滋卷的來歷之一吧。

因為很多陝西方言沒有和普通話所對應的文字,所以說,到底是滋卷、子卷還是紙卷或者菜卷,任憑您的喜好,隨便定好了!

現在農家小店賣的滋卷多是用韭菜粉條等捲成的!所以,對於城市裡的人,他們會誤以為滋卷的標配就應該是韭菜和粉條!但其實,在陝西關中農村,最先被做成滋卷的蔬菜是各種野菜,農村人稱之為“菜卷卷”!在以前的農村,韭菜之於野菜是價貴的,所以在農村偶爾的韭菜餃子就是改善伙食了。

蒸饃花

清水泡開手中糧,文火慢蒸饃花香。

誰說懶人圖省事,別樣美味入肚腸。

說起“蒸饃花”,現在已經很少見了,其實蒸饃花在關中晉南一帶曾經很是流行,關汾平原一脈相承人文氣候大致相同。但要說“饃花”,估計十有八九的外地人都“撓頭”,不知所指何物,咋樣也把“饃”和“花”聯繫不起來啊?下面,且聽來自西安唯典小吃培訓中心的小編給大家細細道來……

在小編老家,有兩種饃花,一種是炒饃花,切點蔥花或者菜葉,把饅頭切成丁,和菜葉一起炒,便是炒饃花。還有種是蒸饃花。 小時候,家裡過完事或者蒸饅頭蒸多了,夏天放不住,有時發黴了,就把饅頭在院子裡擺滿,在太陽底下暴曬,曬得一點水分都沒有了,再收到編織袋中放在陰涼的屋裡備用(一般放一年都不會壞) 。這些幹饃最大的作用其實是這樣的,有時候家裡的饅頭吃光光了,然後大人吃飯時才發現,再蒸新的馬上來不及了,因為要發麵,和麵,揉麵,蒸,起碼得折騰個大半天,眼下這頓肯定是吃不上了。老人就從屋裡編織袋中拿一些幹饃片出來,放在盆裡用水泡一下,等軟和了撈出來捏幹水分,切點蔥絲進去,再放點花椒粉,鹽,攪拌一下,直接上鍋蒸,蒸個十來分鐘,就可以了。 然後出鍋後,灑點香油,拌點蒜汁兒或者自己喜歡的小菜,可口的一餐就解決了。 這也是小編最喜歡的童年美食之一,有時候做的太多,剩了大半盆,等下頓時,大家都迫不及待的去吃剛出鍋的熱饅頭的去了,我卻喜歡把剩下的饃花再放油炒一遍,饃花變得酥軟鬆散,口感極好,每次吃完最後一口都還意猶未盡的盯著盆裡剩下的渣渣發呆。

漿水魚魚

漿水魚魚,是陝西的農家小吃,玉米麵兒做成,爽滑又軟糯。可以用西紅柿酸湯做澆頭,也能調點蒜泥汁兒。不過陝西人還是喜歡漿水菜,酸爽利口。

漿水魚魚曰魚,其實並不似魚,酷如蝌蚪。外地人多不知做法,秦人有戲謔者誇口為手工一一捏製,遂使外人歎為觀止。 秦人老少皆能作,依涼水加白礬將豆粉搓成硬團,後以涼水和成粉糊,使其有韌性。鍋水開沸,粉糊徐徐倒入,攪,粉糊熟透,壓火,以木勺著底再攪,鍋離火,取漏勺,盛之下漏涼水盆內;“魚”,則生動也。

攪團

攪團,得攪上百攪才能好吃,絕對的力氣活。西紅柿酸湯,炒韭菜,辣椒蒜泥,拌勻吃香極了。

攪團是中國西北地區著名的特色小吃,定義為“用面攪成的漿糊”,陝甘寧尤好吃。根據主要用料不同,分為蕎麵攪團、玉米攪團和洋芋攪團,陝北用蕎麵做攪團,更筋道味美。在西北,有一種說法:誰家娶的媳婦兒賢不賢惠,是要看看她打的攪團光不光或筯道不筯道。攪團的吃法多種,有水圍城、漂魚兒,陝北也有燴攪團、炒攪團和涼拌攪團等多種吃法。

至於攪團這個飯食是怎麼來的,無從考證。傳說中是諸葛亮當年在西祁屯兵的時候(西祁就是今陝西的岐山縣),因為久攻中原不下,又不想撤退;士兵清閒無事,就在那裡大力發展農業,以供軍糧充足。老吃慣了地方的麵食,軍中都很厭倦了,也是為了調節軍隊士兵的想家情緒;於是諸葛亮就發明了這道飯食。不過那時的名字不叫攪團,而是叫水圍城。

麥飯

麥飯是陝西鄉土人家的一種吃食,以“蒸制”的手法制作而成的。麥飯以野菜或蔬菜為主料,是一道既營養又健康的綠色食品。最傳統的做法應該是以槐花為原料,在槐花盛開的季節,用槐花包裹著麵粉,吃起來有一種天然的花香,在我心裡最上品的麥飯就是槐花麥飯啦,而且它亦飯亦菜,吃起來真心很滿足。

現在什麼都流行復古,就連吃飯也復古,好多小時候的飯菜現在又大受歡迎,可見什麼都是一個輪迴,人生就像一個圓,從一個點出發,走了大大的一圈最後還是回到了最終的起點。雖說最後的結果都一樣,但是過程卻各有各的精彩,so,不管做什麼事,不用對結果太在意,我們需要努力的是過程,需要在意的也是過程。嘻嘻,說著說著居然說起人生的大道理來了,趕腳有點不像我啦,我一向是個嘻嘻哈哈,沒心沒肺的人,只過今天不想明天,只希望每一個今天都是快樂的就滿足了。仔細想想真是有點慚愧,太沒有上進心啦!不過每個人的生活方式都不同,選擇自己喜歡的就好啦!

拌湯

每到天氣冷或者身體不適的時候,來自西安唯典陝西小吃培訓中心小編的胃就開始想念拌湯了。一碗拌湯喝下去,暖心又暖胃,整個身體都感覺輕快了許多,感冒的症狀也立馬好了! “拌湯”俗稱又叫疙瘩湯,是流行於中國北方的一種主食。配料多樣,有葷有素,營養豐富。說起這疙瘩湯,選材極其簡單,就是一碗白麵做成的,卻深受男女老少的喜愛!各個地方都有類似的叫法,而且做法也各有千秋。有稀的,有稠的,有疙瘩狀的。

但提到對“拌湯”的重視程度,唯典小吃培訓的小編想非關汾平原莫屬了。這拌湯不僅是關汾平原人日常生活的經典美食,更是被關汾平原人作為一種風俗繼承和保留了下來。看過電視劇《喬家大院》的,一定還記得喬致庸和陸玉菡洞房花燭夜時,明珠端來了拌湯,笑道:“姑爺,小姐,請喝和氣拌湯,以後子孫滿堂,大吉大利。”這樣的場景吧?是的,這是關汾平原一帶,新郎新娘洞房花燭夜必定要喝的拌湯(又叫“和氣拌湯”),喝時,一邊攪拌湯,一邊唸誦“左手拌疙瘩,兒女一不沓,小子會念書,閨女會紡花。”取意“家庭和睦,和氣生財,人丁興旺”的意思。

旗花面

旗花面又俗稱:“三角面”“大鍋煮”,其實是陝西關中農村最為普遍的一種麵食,以武功、楊凌最為有名。初次聽到旗花面,大部分人都會聯想到跟旗幟有關,其實這陝西旗花面通俗一點講就是面片,說到面片,恍然大悟了吧?是不是有點像小旗子。旗花面也有人把它叫奇花面。 因它碗上飄的五顏六色似花非花,故曰“奇花面”;也有叫“七花面”的,因它所用的雞蛋皮、蔥花、海帶絲、黃花菜,等都切成像小旗子一樣的平行四邊行或三角形,故而得名“旗花面”。

糝糝面

糝糝面也叫“苞谷糝面”、“糊嘚面”,包穀糝面是陝西地方小吃,六十、七十年代農村生活艱苦,人們以粗糧為主,逢年過節或來客人時才能吃上一碗麵條。有時家裡的糧實在太少,就有熬的苞谷(玉米)糝稀飯里加上一點麵條煮在一起待客,慢慢就形成了這一種吃法。

關中平原上盛產小麥,關中人也就自然以麵食為主了。所有的麵食關中人都能有它的說道,惟獨這個“苞谷糝面”,它不粗不細,不幹不稀,很難讓人說出個所以然來。

“苞谷糝面”按西安唯典小吃培訓中心小編家裡的土話就叫糝糝面。說實話糝糝面我不喜歡,吃夠了,把麵條和苞谷糝子起一做既沒有苞谷糝的清香,也沒有面條的筋韌。在小的時候我曾經就想:人們為什麼會把這一粗一細兩種不同的糧食放在一起做呢?而且做出來的飯食並不是多麼的好吃。

鍋盔

鍋盔,又叫鍋魁、鍋盔饃,是陝西關中的一種特色農家小吃,陝西十大怪中就有“鍋盔像鍋蓋”。

“睜眼鍋盔像鍋蓋”,即鍋盔象頭盔狀,顧名思義又叫鍋盔。鍋盔製作工藝精細,素以“幹、酥、白、香”著稱。乾硬耐嚼,內酥外脆,白而泛光,香醇味美。

鍋盔是秦代發揚光大普及推廣的。秦人制作的鍋盔,個兒大、餅厚、瓷實。據說鍋盔最初不叫鍋盔,因其外形酷似樹墩的橫截面,因而被叫做墩餅。當時秦軍行軍時士兵配發的墩餅,一個都有五六斤重,一個墩餅的直徑大約在50—60釐米左右,厚度也都在15釐米左右。而且士兵的攜帶方式也很獨特,兩個墩餅為一組,在每個墩餅上鑽兩個眼兒,用牛皮繩繫好,前胸、後胸各搭一個,如同民間過去常用的褡褳一般。這一特殊的攜帶方式在突遇作戰時,墩餅竟成了極好的單兵護具,起到了盔甲(防彈背心)的作用。更難得的是,敵軍射過來的箭,紮在墩餅上,被秦軍士兵拔出來後,又可用來射殺敵軍。墩餅能“吃箭”,也成了秦軍獲勝的一大法寶。而後士兵們便把墩餅喚做“鍋盔”,即用鍋烙出來的硬麵盔甲。“鍋盔”也由此而名聲大振。秦人出門,家中必烙鍋盔,讓出門人帶上,這一習俗延續至今。

想了解和學習正宗陝西小吃麵食的朋友可以關注唯典餐飲美食文化喲,來自西安唯典陝西小吃培訓的小編會不定期的發表一些陝西傳統小吃的做法技巧或者簡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私信聯繫西安唯典學小吃喲,小編以前也有很多文章介紹過各種小吃技術、配方、設備、文化、歷史的!


唯典餐飲美食文化


大盤雞,饃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