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競賽,對孩子是好事嗎?

自2017年以來,上海已查處關停500餘所存在較為嚴重安全問題或無資質的教育培訓機構,15個違規競賽項目被叫停。

自2013學年起,上海滾動推進小學基礎課程標準的教學與評價,強調不加快教學進度,不拔高教學要求,不排名或變相排名,等第和評語結合,綜合考查學生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和學業成果。

一方面是教委連連叫停各項競賽,強調各學校入學不得參考各項競賽成績。

另一方面,擇校的難度越來越大。

取消競賽,對孩子是好事嗎?

不說小升初時各大民辦初中苛刻的入學條件,也不說中考四校八大站在高山頂上,被無數中學生仰視。就說最簡單的幼升小吧,目前的形勢是如果沒有一個學區房,面對各大頂級民辦小學接近變態的入學測試,別說在幼兒園快樂學習的孩子,就是幼兒園在各大機構拼命補習的孩子,又有多少家長能肯定自己的孩子能通過入學的測試?

再看一個數據:

2018年上海市幼升小信息登記18.04萬人,其中報名民辦小學1.99萬人,而2017年幼升小信息登記16.77萬人,其中報名民辦小學3.74萬人。

小升初方面:2018年上海市小升初信息確認14.81萬人,其中報名民辦初中2.97萬人,而2017年小升初信息確認13.02萬人,其中報名民辦初中2.98萬人。

以上數據清晰地顯示了,2018年無論幼升小還是小升初,看起來民辦的熱度得到明顯減退。

造成這個變化的原因有兩個:

首先這是在公民辦同招的政策下帶來的結果,部分家長為避免孩子進入很差的公辦,在沒有把握考取民辦的基礎上,不得已的選擇。

其次是頂級民辦的數據被平均了,掩蓋了頂級民辦招生極度熱門的現象。

取消競賽,對孩子是好事嗎?

看一下歷年增加的學生數量就能夠明白,以後的競爭只能是越來越激烈。

這也就是為什麼只要有可能,家長都要爭著進民辦,爭著進好學校。

優質資源就這麼多,爭的人多了,難度自然就大了。

競賽本來是一條出路,相對公平的出路,只要努力,至少有希望!

取消競賽,一流名校照樣舉辦神秘考,一樣要挑選最好的生源。但苦了家長,沒有證書來證明孩子的成績,沒有辦法在投遞的簡歷中證明孩子的能力。唯一的辦法就是在各大機構裡去佔坑,為的就是一個神秘考的資格。

取消競賽,更折騰家長,為了一個神秘考的名額,不得已要報好幾個機構學習,只為了多一次考試的機會,結果只能是肥了各種機構,而苦了孩子和家長。更為暗箱操作提供了便利。

考試,雖然殘酷,但畢竟相對公平。取消競賽成績,要求各大學校不得參考競賽成績。看看各大名校陽奉陰違的舉動,各種神秘考的舉辦,就知道這只不過是一個美好的願望而已。

取消競賽,對孩子是好事嗎?

學校要成績,必須要有好的生源,所以生源是名校的命根子,不可能放棄。

孩子要上名校,必須證明自己的能力,學校學的簡單,不足以證明,只能靠提前學,加難度學來證明自己比其他孩子優秀,才有機會被名校錄取。

沒有競賽成績,孩子就輕鬆了嗎?恰恰相反,孩子和家長更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