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誣陷時,他如不幸身亡,可能汙名坐實,也未必有大周八百年江山

有一個“三人成虎”的成語說的是:是指三個人謊報城市裡有老虎,聽的人就信以為真。比喻說的人多了,就能使人們把謠言當作事實。

曾參是中國古代聖賢,曾子(公元前505年-公元前435年),名參(shēn),字子輿,春秋末年魯國南武城人(山東臨沂平邑縣)。是中國著名的思想家,孔子的晚期弟子之一,與其父曾點同師孔子,是儒家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品德高尚,仁慈寬厚,富有涵養,講究以禮待人。深受人們的敬重。按照常理論,這樣聖賢人物,沒有人會相信他會無緣無故做壞事,尤其他的母親更不會相信。


被誣陷時,他如不幸身亡,可能汙名坐實,也未必有大周八百年江山


可是歷史上依然發生了這樣一件事。

曾參曾經住在魯國費地,費地有一個人與曾參同名同姓,他殺死了一個人。有人誤會,急忙跑來告訴曾子母親說:“曾參殺了人。”曾參母親淡定搖頭說:“我的兒子不會殺人的。”說完,只管織自己的布。過了一會,又有一個人跑來說:“曾參殺了人。”曾參母親依然平靜,照常織布。又過了一會,又有一個人跑來說:“曾參殺人了。”曾母這次害怕了,急忙扔掉織布機的梭子,翻牆逃走了。

這便是人從眾心理的威力,三人成虎,能讓信念堅定的人也對自己最信任的親人產生懷疑,做出錯誤判斷。


被誣陷時,他如不幸身亡,可能汙名坐實,也未必有大周八百年江山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下士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白居易)

當年周公輔佐成王的時候,在有流言說他懷有篡位的陰謀,周公是感到恐懼的。而當年王莽輔佐西漢平帝時,還沒有篡漢時表現得十分謙恭,並禮賢下士。如果周公和王莽都在大家沒知道真相之前就去世了,那麼他們真正的品格就沒人能夠知道了。這是用周公、王莽故事,說明日久見人心。不可以一時之譽,斷其為君了;不可以一時之謗,斷其為小人。


被誣陷時,他如不幸身亡,可能汙名坐實,也未必有大周八百年江山


周公,姬姓,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發的弟弟,曾兩次輔佐周武王東伐紂王,並製作禮樂。因其采邑在周,爵為上公,故稱周公。周公是西周初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為''元聖''和儒學先驅。

周公一生的功績被《尚書·大傳》概括為:''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五年營成周,六年制禮樂,七年致政成王。''

中國商末周初儒學奠基人 。聖德之名猶在孔子之上,輔其兄武王姬發伐商,平定天下,定了周朝基業,深得人們愛戴。

武王病重時,民心不穩,周公唯恐天下大亂,於是自己寫冊文祈求祖宗,願意用自己的生命來為武王祈福。隨後將冊子藏在一個金屬盒子裡,內容沒有讓其他人知道。


被誣陷時,他如不幸身亡,可能汙名坐實,也未必有大周八百年江山


可惜武王依然不幸駕崩。此時成王年幼,周公只能盡心輔佐。

周公無微不至地關懷年幼的成王,有一次,成王病得厲害,周公很焦急,就剪了自己的指甲沉到大河裡,對河神祈禱說:''成王還不懂事,有什麼錯都是我的。如果要死,就讓我死吧。''後來,成王果然病好了。

為了培訓成王,周公經常將周成王抱在膝上一起朝見諸侯。當時周公堂哥管叔、蔡叔見君王年幼,意欲圖謀不軌,但忌憚周公威望,於是在列國裡散佈流言,說周公欺侮幼主,圖謀篡位。

開始沒有人相信,但是因為傳的人越來越多,久而久之,人們慢慢懷疑起來,甚至對叔父敬若神明的成王也隨著眾人起了疑心。

周公無奈,但無法證明清白,為避禍流言所害,自己辭去相位,避居在東國。他整天心懷恐懼,害怕眾口鑠金,積毀銷骨,自己最終被國人誤解成亂臣賊子。


被誣陷時,他如不幸身亡,可能汙名坐實,也未必有大周八百年江山


管叔、蔡叔陰謀得逞,高興之餘暗中部署,準備作亂。就在這危機之際,天突然降下大雨,電閃雷鳴,其中一道雷電劈開周公供奉在宗廟前的金屬盒子。裡邊冊文暴露出來,成王讀了裡邊的冊文,才明白自己的叔父願意捨己為人的崇高品德。他終於辨明忠奸,明白了事實真相,悔恨自己聽信讒言,於是用隆重的禮儀把周公請了回來。

管叔、蔡叔賊心不死,他們勾結紂王的兒子武庚,並聯合東夷部族反叛周朝。周公乃奉成王之命,舉兵東征,寫了《大誥》。周公順利地討平了三監的叛亂,誅斬管叔,殺掉武庚,流放蔡叔。收伏殷之遺民,封康叔於衛,封微子於宋,讓他奉行殷之祭祀 。周公討平管蔡之後,乘勝向東方進軍,滅掉了奄(今山東曲阜)等五十多個國家,把飛廉趕到海邊殺掉。從此周的勢力延伸到海邊。平定淮夷及東部其他地區,二年時間全部完成。諸侯都宗順周王朝。


被誣陷時,他如不幸身亡,可能汙名坐實,也未必有大周八百年江山


武王克商只是打擊了商王朝的核心部分,直到周公東征才掃清了它的外圍勢力。三年的東征滅國儘管有五十個左右,而佔領地的鞏固和擴大還是在分封同姓之後。東征以後,周人再也不是西方的''小邦周'',而成為東至海,南至淮河流域,北至遼東的泱泱大國了。周公東征象疾風驟雨席捲了大河下游,攪動了原有民族部落的格局,造成了民族大遷徙大融合。

此後周公勵精圖治,將周天下穩固下來,等到成王長大成人,他絲毫不貪戀權勢,將權力全部交還給了成王,自己請辭隱居。。成王正式接管朝政那天,前往祖廟祭告祖先。在祭禮儀式上,成王總結了以往的經驗教訓,很有感慨地對文武百官說:''我一定要從以前的懲戒中吸取教訓,以防止後患。''


被誣陷時,他如不幸身亡,可能汙名坐實,也未必有大周八百年江山


周公攝政七年,提出了各方面的帶根本性典章制度,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長子繼承法和井田制。周公七年歸政成王,正式確立了周王朝的嫡長子繼承製,這些制度的最大特色是以宗法血緣為紐帶,把家族和國家融合在一起,把政治和倫理融合在一起,這一制度的形成對中國封建社會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為周族八百年的統治奠定了基礎。 賈誼評價周公:孔子之前,黃帝之後,於中國有大關係者,周公一人而已。


被誣陷時,他如不幸身亡,可能汙名坐實,也未必有大周八百年江山


假設當管叔、蔡叔正四處散佈流言誣周公有反叛之心的時候,周公便一病而亡;假設金滕之文始終未被成王所知,那就說不清楚周公姬旦到底是忠是奸了。後世的史書中周公豈不就成了奸臣。

不過雖然結局美好,但是過程蘊含的問題依然讓我們清楚認識到從眾心理的危害力,就連聖賢都無法自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