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繪畫歷史源遠,那麼古代有畫展嗎?有什麼依據參考嗎?

敖嘉年


中國繪畫源遠流長,具體產生於什麼時代,學術界一直爭論不休。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國在距今6000多年的新石器晚期,就出現了繪畫雛形。陝西半坡遺址出土的彩陶上的飛禽走獸圖案,被許多專家認為是中國畫的雛形,也有力地證明了在那個時期,人們就具有了審美意識和繪畫技藝。

廣西花山岩畫

這些繪畫是用彩色礦石直接畫在器物表面,或刻在器物上,線條生硬,造型簡潔,畫法稚嫩,不在意構圖和章法,具有原始的野性美和抽象意味,主要作用是為了使裝飾器物,完全是人們按照自己的想象刻畫出來的。

戰國帛畫·人物龍鳳圖

大約在春秋戰國時期,一個木匠在無意中發明了毛筆,很快,毛筆被用在書寫文字和繪畫上,在這個時期也產生了真正的繪畫。在長沙陳家大山楚墓出土的《人物龍鳳圖》,是畫在帛上的一幅有龍鳳和人物的圖案,被譽為中國第一幅真正意義上的繪畫。

自春秋戰國之後,隨著毛筆的廣泛使用,以及造紙術的發明,中國繪畫迎來全面發展,誕生了許多畫家和作品,為我國藝術譜寫了輝煌篇章。

敦煌壁畫《空行母像》

畫家在我國古代不是一個專職職業,由文人兼職,是文人雅士在工作之餘抒發情懷和消遣的一種方式,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依靠畫畫並不能解決生計問題,也沒有職業畫家。只有那些名氣非常大的文人雅士,他們的繪畫作品才被達官貴人收藏。

我國古代沒有畫展,但展覽字畫的方式倒有不少,主要有以下幾種。

敦煌壁畫·飛天仙女

其一,在廟會或其他商品展銷會上展現字畫。

我國作為文明古國,歷朝歷代都產生過別具特色的商品展覽會,許多一直傳承到了現在。像農村的廟會,在古代就發展得相當繁榮,一些廟會除過展銷各地特產、小吃、傢俱、工藝品外,還開設有賣字畫的攤位。這些攤位常常會把要售賣的字畫懸掛起來,供逛廟會的人來參觀、購買。在本質上,這也是一種展覽形式。

唐伯虎·扇面

其二,字畫通過扇面形式來流傳和展覽。

古代的扇子,不論是團扇還是摺扇,在老百姓中間流通都很廣泛。在夏天,用扇子扇風送涼,成為人們生活的標配。為了讓扇子賣得好,一些商家就邀請畫家在扇子上畫出精緻的小畫,以此來增加銷量。扇子擺放到街道售賣,人們在挑選扇子的同時,也參觀了字畫。在本質上,售賣扇面也是一種字畫展覽。若是一些名家給扇子題上字,畫上畫,扇子不但身價暴漲,並且銷量很可觀。

八大山人·大寫意花鳥

其三,字畫水平通過口口相傳。

古代通訊落後,人們獲取信息大多依靠口口相傳,一個人到底有幾斤幾兩,他即使沒出過遠門,名聲首先會被傳過去。所以,古人非常重視名譽和氣節,生怕自己在某一行做得不好,壞名聲被傳出去。

所以,那些有繪畫本領的人,懂得用別人的嘴替自己說好話,許多人擁有好口碑就是這樣形成的。一些畫畫水平高的人,同樣會被人們傳得老少皆知。這雖然不是畫展,但跟畫展的目的都一樣,都是為了增加作者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