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煥發新活力,小巷治理新場景

背街小巷雖然是城市的角落,但卻是社區居民生活的“大舞臺”。

錦江區緊緊圍繞成都市生活性服務業發展大會精神,堅持品質導向,豐富生活服務內涵,促進生活服務的便民化、精細化、專業化,實現市民生活更加舒心便利。

同時立足錦江街坊里巷歷史格局,將歷史文化遺存、建築物風貌改造、小街區規制、背街小巷整治等結合起來,植入新的商業元素、商業模式、特色文化,增強街坊里巷的主題新穎性、業態差異性、體驗獨特性,不斷提升居民幸福感和獲得感。

老街煥發新活力,小巷治理新場景

堅持服務導向,夯實生活城區底色

去年七旬老人龔素清歷時數月,在錦官驛社區對面近百米的白色圍牆上畫出長達12米的老成都畫卷,讓這條老街巷著實火了一把,成為了鬧市中心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老街煥發新活力,小巷治理新場景

如今漫步在錦官驛街道,讓人彷彿走上了“時光隧道”,不由自主的去感受錦江的“前世今生”,感知這裡的文創熱情。

乾淨整潔的街道、生機盎然的綠植花卉、有序停放的單車又彰顯著城區的現代都市氣息。

老街煥發新活力,小巷治理新場景

市民張女士:

“這附近有許多高檔的寫字樓與酒店,每天早上附近的上班族都會騎共享單車來上班,但是有時候為了趕時間部分人會隨手一扔,讓街道看起來亂糟糟的。經過整治之後,單車比以往整齊了,巷子也迎來了新面貌。我以前認為這種背街小巷可能不會受到城市的關注,但是現在小巷不僅乾淨敞亮,還十分具有文化特色。”

老街煥發新活力,小巷治理新場景

錦江區相關負責人:

“我們立足錦官驛‘古碼頭驛站文化’,對年豐巷街區牆面進行了風貌整治,進而打造錦官驛社區院牆文化體系,促進了‘錦官’文化特色街區的建立。除了錦官驛社區,未來還將打造以牛王廟巷到點將臺東街的三國文化牆。”

下一步,錦江區將加大街長制的推進力度,建立“志願者聯盟商會暨責任區自律聯盟,形成“政府主導、市民參與”的中小街道長效管理機制,逐步解決背街小巷“髒、亂、差、破、暗”等突出問題,按照“老成都、蜀都味、國際範”的城市風貌和特色定位,加快“小遊園、微綠地”建設,將歷史文化特色、現代城市風貌、生態環境提升和諧統一。

老街煥發新活力,小巷治理新場景

堅持特色導向,彰顯錦江生活魅力

即使天氣漸漸變得炎熱,來新開街購買“花鳥魚蟲”的市民仍舊絡繹不絕。

自清朝以來,新開街一直是成都知名的“花鳥魚蟲”一條街,青石橋花鳥市場更是久負盛名,是大家心中默認的“親近花鳥、貼近自然”的好地方,承載了一代又一代老成都人的記憶。

老街煥發新活力,小巷治理新場景

由於花鳥魚蟲商品的特殊性,過去部分店家將汙水直排路面、佔道經營等,造成了街道的“髒亂差”以及交通堵塞等問題,給居民生活帶來了不便,給城市形象蒙上了“灰塵”。

面對轄區內老舊院落多、背街小巷多,發展空間有限的限制,錦江區督院街堅持特色為導向,以優勢視角發掘青石橋花鳥市場資源,深掘花鳥文化元素,統籌推進建設新開街片區形態、文態、生態、業態“四態合一”,將新開街打造成一條以花鳥文化為主題的商業特色街區,提升市民消費體驗和生活品質。

老街煥發新活力,小巷治理新場景

錦江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我們首先對新開街臨街的建築做了立面整治,包括臨街商招、店招,統統都進行了整理規範。對每個商家的排水系統進行了改造,使汙水有序排放到排水系統,不再出現汙水橫流的現象。通過及時更換人行道路磚,使其在暴雨時不會出現積水,方便群眾往來通行。增設了慢行自行車道,人車分離,大大增加了通行路人的安全。對部分臨街小區住戶反映的噪音擾民問題,街道也組織安裝了雙層隔音玻璃。”

整治後的新開街面貌煥然一新,新增的綠化景觀與生機勃勃的商鋪交相輝映、相得益彰,牆面繪製的憨態可掬的熊貓圖案更是成為一道融合天府文化特色的風景。

老街煥發新活力,小巷治理新場景

據瞭解,未來,督院街將依託新開街花鳥市場的傳統優勢,為區域充分注入文化創意,既爭取發掘和恢復老成都、老錦江的歷史傳統,又積極引入現代藝術元素和文創產業,將生態環境共建和特色街區打造、花鳥市場產業升級相結合,以人為本,緊緊抓住市民在藝術學習、城市創意、環境營造、院落綠化等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探索出一條創意與繼承相結合的街區建設新模式。

老街煥發新活力,小巷治理新場景

實現生活服務便利化

全力構建便民服務生態圈

面對生活性服務業實現較快發展,總體規模持續擴大,新業態、新模式不斷培育成長,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服務供給能力顯著增強的總體目標,錦江區圍繞貫徹落實“中優”策略,上半年在112個點位紮實推動“兩拆一增”,實現新增生活垃圾分類2.8萬戶,完成89條背街小巷整治。

老街煥發新活力,小巷治理新場景

未來還將積極完善生活服務的基礎設施,建設國際購物天堂核心區、天府文化之心、旅遊目的地城市核心區、健康幸福首善區,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和知名品牌,基本建成佈局合理、業態豐富、功能完善、便捷高效優質的生活性服務業體系,著力推動區域實踐與區域特質相結合、區域功能與服務能級相結合、高質量發展與高品質生活相結合,全力打響“錦江休閒、錦江創造、錦江服務、錦江消費”四個品牌,加快構建高品質和諧宜居生活城區。

老街煥發新活力,小巷治理新場景

錦江區相關負責人:

“我們將進一步優化與國家中心城市相適應的生活性服務業發展體制和公共服務保障機制,加快構建佈局合理、功能完備、優質高效的生活服務體系。”

下一步,錦江區將全力打造社區便民服務生態圈,以“智慧社區”建設為載體,加強服務功能集成,推進互聯網、大數據與社區服務深度融合,依託數字化突破服務能力和屬地侷限。

完善線上線下合一、前臺後臺聯動的社區綜合服務模式,依託商場、超市、便利店建設“社區政務服務超市”,提供查詢、繳費、金融等服務功能,打造“便民生態圈”,年內實現多個社區全覆蓋。

積極推廣“天府通”開發的社區服務移動終端智能軟件,為社區群眾提供銀行支付、社保、水電費繳納和公交卡等多種功能,多維度、多方式構建優質均衡的公共服務體系,不斷滿足市民發展型、現代型、服務型需求。

老街煥發新活力,小巷治理新場景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