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焕发新活力,小巷治理新场景

背街小巷虽然是城市的角落,但却是社区居民生活的“大舞台”。

锦江区紧紧围绕成都市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大会精神,坚持品质导向,丰富生活服务内涵,促进生活服务的便民化、精细化、专业化,实现市民生活更加舒心便利。

同时立足锦江街坊里巷历史格局,将历史文化遗存、建筑物风貌改造、小街区规制、背街小巷整治等结合起来,植入新的商业元素、商业模式、特色文化,增强街坊里巷的主题新颖性、业态差异性、体验独特性,不断提升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

老街焕发新活力,小巷治理新场景

坚持服务导向,夯实生活城区底色

去年七旬老人龚素清历时数月,在锦官驿社区对面近百米的白色围墙上画出长达12米的老成都画卷,让这条老街巷着实火了一把,成为了闹市中心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老街焕发新活力,小巷治理新场景

如今漫步在锦官驿街道,让人仿佛走上了“时光隧道”,不由自主的去感受锦江的“前世今生”,感知这里的文创热情。

干净整洁的街道、生机盎然的绿植花卉、有序停放的单车又彰显着城区的现代都市气息。

老街焕发新活力,小巷治理新场景

市民张女士:

“这附近有许多高档的写字楼与酒店,每天早上附近的上班族都会骑共享单车来上班,但是有时候为了赶时间部分人会随手一扔,让街道看起来乱糟糟的。经过整治之后,单车比以往整齐了,巷子也迎来了新面貌。我以前认为这种背街小巷可能不会受到城市的关注,但是现在小巷不仅干净敞亮,还十分具有文化特色。”

老街焕发新活力,小巷治理新场景

锦江区相关负责人:

“我们立足锦官驿‘古码头驿站文化’,对年丰巷街区墙面进行了风貌整治,进而打造锦官驿社区院墙文化体系,促进了‘锦官’文化特色街区的建立。除了锦官驿社区,未来还将打造以牛王庙巷到点将台东街的三国文化墙。”

下一步,锦江区将加大街长制的推进力度,建立“志愿者联盟商会暨责任区自律联盟,形成“政府主导、市民参与”的中小街道长效管理机制,逐步解决背街小巷“脏、乱、差、破、暗”等突出问题,按照“老成都、蜀都味、国际范”的城市风貌和特色定位,加快“小游园、微绿地”建设,将历史文化特色、现代城市风貌、生态环境提升和谐统一。

老街焕发新活力,小巷治理新场景

坚持特色导向,彰显锦江生活魅力

即使天气渐渐变得炎热,来新开街购买“花鸟鱼虫”的市民仍旧络绎不绝。

自清朝以来,新开街一直是成都知名的“花鸟鱼虫”一条街,青石桥花鸟市场更是久负盛名,是大家心中默认的“亲近花鸟、贴近自然”的好地方,承载了一代又一代老成都人的记忆。

老街焕发新活力,小巷治理新场景

由于花鸟鱼虫商品的特殊性,过去部分店家将污水直排路面、占道经营等,造成了街道的“脏乱差”以及交通堵塞等问题,给居民生活带来了不便,给城市形象蒙上了“灰尘”。

面对辖区内老旧院落多、背街小巷多,发展空间有限的限制,锦江区督院街坚持特色为导向,以优势视角发掘青石桥花鸟市场资源,深掘花鸟文化元素,统筹推进建设新开街片区形态、文态、生态、业态“四态合一”,将新开街打造成一条以花鸟文化为主题的商业特色街区,提升市民消费体验和生活品质。

老街焕发新活力,小巷治理新场景

锦江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我们首先对新开街临街的建筑做了立面整治,包括临街商招、店招,统统都进行了整理规范。对每个商家的排水系统进行了改造,使污水有序排放到排水系统,不再出现污水横流的现象。通过及时更换人行道路砖,使其在暴雨时不会出现积水,方便群众往来通行。增设了慢行自行车道,人车分离,大大增加了通行路人的安全。对部分临街小区住户反映的噪音扰民问题,街道也组织安装了双层隔音玻璃。”

整治后的新开街面貌焕然一新,新增的绿化景观与生机勃勃的商铺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墙面绘制的憨态可掬的熊猫图案更是成为一道融合天府文化特色的风景。

老街焕发新活力,小巷治理新场景

据了解,未来,督院街将依托新开街花鸟市场的传统优势,为区域充分注入文化创意,既争取发掘和恢复老成都、老锦江的历史传统,又积极引入现代艺术元素和文创产业,将生态环境共建和特色街区打造、花鸟市场产业升级相结合,以人为本,紧紧抓住市民在艺术学习、城市创意、环境营造、院落绿化等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探索出一条创意与继承相结合的街区建设新模式。

老街焕发新活力,小巷治理新场景

实现生活服务便利化

全力构建便民服务生态圈

面对生活性服务业实现较快发展,总体规模持续扩大,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培育成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供给能力显著增强的总体目标,锦江区围绕贯彻落实“中优”策略,上半年在112个点位扎实推动“两拆一增”,实现新增生活垃圾分类2.8万户,完成89条背街小巷整治。

老街焕发新活力,小巷治理新场景

未来还将积极完善生活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国际购物天堂核心区、天府文化之心、旅游目的地城市核心区、健康幸福首善区,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基本建成布局合理、业态丰富、功能完善、便捷高效优质的生活性服务业体系,着力推动区域实践与区域特质相结合、区域功能与服务能级相结合、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相结合,全力打响“锦江休闲、锦江创造、锦江服务、锦江消费”四个品牌,加快构建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区。

老街焕发新活力,小巷治理新场景

锦江区相关负责人:

“我们将进一步优化与国家中心城市相适应的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体制和公共服务保障机制,加快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备、优质高效的生活服务体系。”

下一步,锦江区将全力打造社区便民服务生态圈,以“智慧社区”建设为载体,加强服务功能集成,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与社区服务深度融合,依托数字化突破服务能力和属地局限。

完善线上线下合一、前台后台联动的社区综合服务模式,依托商场、超市、便利店建设“社区政务服务超市”,提供查询、缴费、金融等服务功能,打造“便民生态圈”,年内实现多个社区全覆盖。

积极推广“天府通”开发的社区服务移动终端智能软件,为社区群众提供银行支付、社保、水电费缴纳和公交卡等多种功能,多维度、多方式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满足市民发展型、现代型、服务型需求。

老街焕发新活力,小巷治理新场景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