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嘆農村真好的人,假不假?!

以前回農村老家,經常會遇到一些回鄉走親戚或祭祖的城裡人,然後就會聽到一些人說:還是農村好,吃什麼自己種,綠色又健康,空氣又好。

每當聽到這樣略帶羨慕的感嘆,我就笑笑,內心OS:要不要這麼虛假,羨慕之前,先去試試農村的茅坑。

上週,和同事去皖南徽州和黃山周邊的古村落團建,其中去了西溪南古村落、宏村、塔川等地。

感嘆農村真好的人,假不假?!

尤記得在大家一起遊西溪南古村落時的場景,每看到一處破敗不堪的房子和院落,很多同事就發出感嘆,並按下快門;農家門前擺放的南瓜、玉米等物,會讓他們驚奇呼喊:這是南瓜!看到農家院落或門前的菜園子,有的同事也會發出感慨:這是菜園子,真好!

在他們的眼裡,我看到了對農村的好奇,對農村遠離城市紛擾的幽靜和安寧的羨慕,有遺憾自己沒能處於這一份場景的遺憾。

感嘆農村真好的人,假不假?!

有船有水,有景有人,真是船在水中游,人在畫中走。他們應該把自己當做入畫的人了。

請原諒我一個農村娃不能感受到大家的稱讚和心理,因為大家眼裡羨慕好奇的場景,令大家欣喜的菜園子等物事,真是太常見了。難道真是太常見而沒發現農村的美嗎?不過,我也能理解大家的感受。

不過,想說的是,農村真沒大家看到的那麼美好。

感嘆農村真好的人,假不假?!

沒看到村民們的具體生活,脫離了早出晚歸的生產和勞作,光看著綠油油的菜園子、悠悠的青山、聞著野草野花散發的清香,覺得農村的日子真的很歉意。

但是,當你真正融入村民生活,體會過下地勞動,扛著鋤頭侍弄田地菜園,下雨走在泥濘不堪的土路上,聞著異味也要蹲農村特有的茅坑,遠離城鎮連續幾天都看不到海鮮活魚,吃個肉還要大動干戈去往城鎮集市,沒有WiFi、除了嘮嗑打牌玩手機,沒有其他娛樂活動……

這樣的農村,你還覺得悠閒嗎?還覺得安寧嗎?不難明白,農村人嚮往進城,嚮往城裡生活的道理

沒有深入其中,光看外表,大家永遠覺得農村挺好,吃什麼自己種,還能控制不打農藥,綠色又環保。可是大家不知道的是,農民耕種需要考慮的種種、例如雨水足不足、雨水多了會不會不利於農作物生長,陽光太足不好,太少也不好;會不會有害蟲,什麼時候施肥等等,雨裡風裡陽光裡。

擱以前,一年忙到頭,也不定能吃飽飯,現在就算不愁吃不飽,但是賺錢還是很難,想過的很好,很難。

感嘆農村真好的人,假不假?!

不過,有好奇也是好事,總比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不認識農村事物來的要好。其實,應該加強城裡人對農村事物的瞭解,加強大家對農作物的認知,理解農村生活的不易,而不是僅停留於表明的、甚至有些諷刺和可笑的羨慕,同時也能讓城裡人感受生活,扭轉某些人對農村的鄙夷和不屑,甚至赤裸裸的厭惡。

前段時間,和一個同事聊天,說道婚姻狀態,說道夫妻、妯娌、家庭、父母兄弟相處之道。那位同事說,現在好像娶的農村媳婦更容易造成家庭不和睦等問題,因為農村來的文化程度不高,很多人沒怎麼上過學。也許問題確實存在,但我想婚姻問題,家庭關係、夫妻相處等,應該是所有人共同面對的問題,而不是農村和城裡人的區別,也不是來自農村的女孩致此類問題產生的。

那麼哪來的偏見,還是認知不夠,認識不夠。

現在,很多農村長大的孩子都走進了城裡,有人通過上學,有人通過打工,不管過的好與不好,都很少有人願意迴歸農村。所以,現在年輕一輩極少有人會知道農民耕種田地的天時地利以及流程、需要注意的地方,例如我就不會。

加之,現在農村很多田地都開始走集體承包式,以後知農事、知我們每日所食之物怎麼來的人,應該會更少。雖然現在,有很多農家樂,有家長會帶著孩子前往感受,但更多的還是玩樂,停留於表面。我認為還是需要加深對農作物、對農事的認知,尤其是孩子,這不僅是教育知識上的正確認知,讓大家對農業有正確的認識和態度,也能通過對比加深大家的幸福感。

有時候我想,特殊年代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其實有一定道理。你說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