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劃分為2市7區5縣的3線城市,享有“冀東三支花”之稱

河北省劃分為2市7區5縣的3線城市,享有“冀東三支花”之稱

河北省劃分為2市7區5縣的3線城市,享有“冀東三支花”之稱

河北省劃分為2市7區5縣的3線城市,享有“冀東三支花”之稱

河北省劃分為2市7區5縣的3線城市,享有“冀東三支花”之稱

河北省劃分為2市7區5縣的3線城市,享有“冀東三支花”之稱

河北省劃分為2市7區5縣的3線城市,享有“冀東三支花”之稱

唐山,簡稱“唐”,河北省地級市,位於河北省東部、華北平原東北部,南臨渤海,北依燕山,毗鄰京津,地處華北與東北通道的咽喉要地,是京津唐工業基地中心城市、京津冀城市群東北部副中心城市。總面積為13472平方千米。 [1]

唐山因唐太宗李世民東征高句麗駐蹕而得名,素有“北方瓷都”之稱。這裡誕生了中國第一座機械化採煤礦井、第一條標準軌距鐵路、第一臺蒸汽機車、第一桶機制水泥。唐山是中國評劇的發源地,素有“冀東三支花”之稱的皮影、評劇、樂亭大鼓,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截至2017年,唐山市下轄7區、5縣、2縣級市,戶籍總人口759.6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106.1億元 [2] ,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00.7億元 [2] ,第二產業增加值4801.4億元 [2] ,第三產業增加值2424億元 [2] 。全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90290元。[2]

唐山先後獲得聯合國人居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等榮譽。曾於1991年成功舉辦第二屆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運動會,並於2016年舉辦世界園藝博覽會、金雞百花電影節 [3] 、中國-中東歐國家地方領導人會議、中國—拉美企業家高峰會。

河北省劃分為2市7區5縣的3線城市,享有“冀東三支花”之稱

河北省劃分為2市7區5縣的3線城市,享有“冀東三支花”之稱

河北省劃分為2市7區5縣的3線城市,享有“冀東三支花”之稱

河北省劃分為2市7區5縣的3線城市,享有“冀東三支花”之稱

河北省劃分為2市7區5縣的3線城市,享有“冀東三支花”之稱

河北省劃分為2市7區5縣的3線城市,享有“冀東三支花”之稱

河北省劃分為2市7區5縣的3線城市,享有“冀東三支花”之稱

河北省劃分為2市7區5縣的3線城市,享有“冀東三支花”之稱

歷史沿革

地名由來

唐貞觀十九年(645年),唐太宗李世民率軍東征朝鮮半島,回途中經由唐山境,其愛妃曹妃不幸病逝,李世民念其愛妃,山賜唐姓,唐山由此而得名。 [11]

建置沿革

舊石器時代就有先民就在唐山境內繁衍生息,發現有爪村遺址、孟家泉遺址等。 [11]

河北省劃分為2市7區5縣的3線城市,享有“冀東三支花”之稱

唐山

商代屬孤竹國。

戰國為燕地。

漢代屬幽州。

清代分屬直隸省永平府和遵化直隸州。清光緒二年(1876年),李鴻章派輪船招商局總辦唐廷樞,諧同美國礦師馬立斯到開平鎮勘測。光緒三年(1877年),李鴻章指定唐廷樞主持開平煤礦的開採工作。隨著煤礦的發展,人口增多,商賈繁盛,光緒四年(1878年),橋頭屯升格為鎮(喬頭鎮),與開平鎮平行。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因喬頭鎮以鎮北有“唐山”,而改名為唐山鎮,此為唐山行政名稱之始。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政區建制均襲清制,民國十七年(1929年),直隸省改稱河北省,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1月28日,偽冀東防共自治政府鑑於唐山具有經濟、政治上的特殊地位明令唐山設市,初稱“唐山市政府”,後改稱“唐山市公署”,日本宣佈投降後,駐北平的國民黨派員接收日偽政權,設置督察專員公署,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4月,中共河北省委員會第132二次會議通過唐山設市,同年5月5日,唐山市政府成立。

1948年12月12日,唐山解放。

1949年10月,唐山市劃分為12個區,唐山專區轄13個縣(臨榆、撫寧、遷安、遷西、灤縣、灤南、昌黎、盧龍、豐潤、豐南、玉田、遵化、樂亭)。

1950年5月,一、五區合併為一區,十一、十二區合併為五區,撤銷七、八、九、十區合併為七區。1951年7月11日,設立八區。1952年7月,設立九區、十區。

1954年7月,撤銷灤南縣,併入灤縣;撤銷豐南縣,併入豐潤縣、灤縣,豐潤縣政府遷至胥各莊;撤銷臨榆縣,併入撫寧縣、秦皇島市。

1955年3月25日,一、四區合併為路北區;二、六區合併為路南區;三、八區合併為碑子院區;九、十區合併為窪裡區;五區更名為缸窯區,七區更名為東礦區。

1956年10月8日,路北區、路南區合併為市區;碑子院區、窪裡區合併為郊區;東礦區更名為礦區;撤銷缸窯區,併入郊區、市區。

1958年4月28日,撤銷通縣專區,原屬的平谷、薊縣、三河、香河4縣和大廠縣劃歸唐山專區;天津專署的寧河、寶坻2縣劃歸唐山專區。唐山、秦皇島2市劃歸唐山專署領導。6月28日,唐山專區駐地由昌黎縣遷至唐山市。10月20日,平谷縣劃歸北京市。12月20日,撤銷三河縣,併入薊縣;撤銷寧河縣,併入天津市、玉田縣;撤銷豐潤縣,併入唐山市(設立豐潤區)、玉田縣、樂亭縣;撤銷灤縣,併入唐山市(設立灤州區)、樂亭縣;撤銷遷西縣,併入遷安縣、遵化縣;撤銷盧龍縣,併入昌黎縣、遷安縣;撤銷撫寧縣併入秦皇島市、昌黎縣;撤銷香河縣,併入寶坻縣。

1959年1月5日,撤銷市區、郊區、礦區,設立西山區、大洪橋區、開平區、東礦區。10月8日,柏各莊農場改為柏各莊區,屬唐山市。

1960年1月7日,撤銷灤州區、豐潤區,設立灤縣、豐潤縣,屬唐山市。4月2日,撤銷唐山專區,其遷安、昌黎、樂亭、寶坻、薊縣、遵化7縣和秦皇島市劃歸唐山市。4月21日,寶坻縣、薊縣劃歸天津市;天津市漢沽區劃歸唐山市。5月10日,撤銷郊區,併入市區、東礦區。5月26日,撤銷漢沽區,設立漢沽市,由唐山市領導。

1961年5月,恢復唐山專區,唐山市改由唐山專署領導,恢復遷西、盧龍、撫寧、豐南、寧河5個縣。

1962年1月,撤銷市區,設立西山、路南、河濱、開平4個區。

1962年8月1日,寧河縣劃歸天津專區。

1962年10月20日,恢復灤南縣,漢沽市撤市改區劃歸天津市。

1963年4月7日,撤銷西山區、河濱區,設立路北區。

1966年7月27日,撤銷開平區,設立郊區。

1968年1月6日,唐山專區改為唐山地區。

1978年3月11日,唐山地區的唐山市改為省轄市。同年9月23日,設立開灤工農新區。

1980年2月4日,撤銷開灤工農新區,併入郊區、東礦區。3月17日郊區更名為開平區。8月27日設立新區。

1982年9月12日,撤銷柏各莊農墾區,設立唐海縣,1983年12月1日正式掛牌。

1983年3月3日,撤銷唐山地區,豐潤、豐南、灤縣、灤南、玉田、遵化、遷安、遷西、唐海9個縣劃歸唐山市,秦皇島市改為省轄市,原唐山地區的撫寧、昌黎、盧龍、樂亭4個縣劃歸秦皇島市,同年5月5日,秦皇島市的樂亭縣劃歸唐山市。

1984年7月12日,唐山市市轄區小範圍調整,原以京山鐵路為界的路南區與路北區調整為以新華道為界。

1992年2月17日,撤銷遵化縣,設立遵化市(縣級),由唐山市代管。

1994年4月5日,撤銷豐南縣,設立豐南市(縣級),由唐山市代管。

1995年1月11日,東礦區更名為古冶區。

1996年10月10日,撤銷遷安縣,設立遷安市(縣級),由唐山市代管。

2002年2月1日,撤銷豐南市,設立豐南區;撤銷豐潤縣、新區,設立豐潤區。

2012年7月11日,撤銷唐海縣,設立曹妃甸區。2018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同意撤銷灤縣,設立縣級灤州市,以原灤縣的行政區域為灤州市的行政區域,灤州市人民政府駐灤河街道灤河西路3號。灤州市由河北省直轄,唐山市代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