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結束燒錢魔咒,淘票票迎來新希望?


成功結束燒錢魔咒,淘票票迎來新希望?


港股解碼,香港財華社原創王牌專欄,金融名家齊聚。看完記得訂閱、評論、點贊哦

作為阿里巴巴旗下擁有內容生產製作、宣傳發行和院線服務等的娛樂平臺型公司,依託母公司阿里在生態協同和大數據等方面的優勢,成立僅4年的阿里影業(01060-HK)一躍成為中國影視產業中的黑馬,並在我國電影產業發展與升級過程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昨日(11月8日)是宣告阿里影業的核心業務——淘票票平臺結束連年燒錢魔咒的日子。因淘票票出人意料的提前扭虧為盈,阿里影業發佈的中期業績報讓不少唱衰的投資者深感意外。

中期虧損收窄64%,淘票票成功扭虧

阿里影業11月8日發佈的中期業績報顯示,在影視行業整體下行的環境下,集團營收以近30%的增速跑贏了行業平均值,達15.32億元(人民幣,下同);經營淨虧損也大幅收窄64.1%至1.54億元。

集團三大業務板塊也取得了強勁的增長:互聯網宣發、內容製作、綜合開發在報告期內分別實現收入11.72億元、3.10億元、0.4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9.2%、83.9%、55.7%。


成功結束燒錢魔咒,淘票票迎來新希望?


值得注意的是,以淘票票為核心的互聯網宣傳發行板塊在報告期內取得0.64億元的經營利潤,相比去年同期的經營虧損2.2億元,首次實現扭虧為盈,也意味著淘票票終止了成立以來瘋狂的燒錢尷尬局面。

淘票票的燒錢能力是眾所皆知的,成立以來依靠支付寶這個巨大的流量入口紅利,卻連年陷入虧損的漩渦。也讓上市公司阿里影業常年產生了虧損,2014年淨虧損4.17億元,2015年淨利潤4.66億元,2016年虧損9.59億元,2017年虧損9.5億元。

但值得肯定的是,淘票票雖然投入鉅額票補導致虧損連連,但積攢了大量的高粘性用戶,為用戶實現了從線下到線上的轉型,一躍成為中國在線票務的巨頭。易觀報告顯示,截止2018年6月30日,淘票票以840.9萬的月活躍人數雄踞電影在線票務的APP榜首,其競爭對手貓眼電影以552.0萬的月活躍人數位居第二。


成功結束燒錢魔咒,淘票票迎來新希望?


影視板塊成阿里全產業鏈成熟的重要推動力量

馬雲曾在演講中表示,阿里巴巴不是一家普通的公司,而是一個經濟體,一個新型的經濟體。新型經濟體,其實就是新經濟生態圈,即涵蓋支付服務、金融服務、物流服務、雲計算服務、廣告營銷服務。在阿里生態體裡,個體的角色同樣多樣紛繁。

而影視板塊阿里影業作為阿里大文娛生態體系的關鍵一員,起到聯動阿里生態體系內的淘寶、支付寶、螞蟻金服、菜鳥等多個平臺,以及不同的應用消費場景。藉助阿里巴巴的生態以及資源優勢,在產品端方面,阿里影業在互聯網宣發業務分部上形成了“淘票票+燈塔+雲智”的三駕馬車:淘票票面向用戶,致力於成為中國最大的用戶觀影決策平臺;燈塔面向片方,定位為面對電影片方的一站式宣發平臺;雲智則面向影院,在服務影院數量上成為中國最大的影院售票系統供應商。

淘票票是阿里影業的核心產品,依託阿里各資源板塊的聯合共振,淘票票得到手機淘寶、支付寶巨大的生態流量入口,大力帶動了其電影票務用戶以及業務的增長。財報數據顯示,淘票票在2017年為阿里影業貢獻了高達83.3%的營收,達到19.7億元。易觀報告顯示,2018上半年中國內地電影票房總收入為320億元,國內兩大互聯網票務平臺淘票票、貓眼參與宣發的影片票房分別超過115億元、80億元,由此可見淘票票在中國內地電影票房起到的重要作用。


成功結束燒錢魔咒,淘票票迎來新希望?



隨著阿里影業打造的電影產業日益成熟,電影產業正在對阿里全產業鏈起到反哺的作用,亦成為阿里全產業鏈成熟的重要推動力量。一方面,通過對用戶大數據的利用,淘票票發力C端,通過"產品化、一體化、生態化"的方式吸引觀影頻次較低甚至沒有觀影經歷的消費者走進影院,從而提升了院線上座率,挖掘存量市場、創造增量市場,進而實現用戶和市場的協同可持續性發展。目前,淘票票平臺累計用戶已達2.5億,DAU(日活躍用戶數量)峰值超過4000萬,積累的龐大用戶對阿里生態全產業鏈首先起到的作用便是擁有了大量的用戶資源,對阿里生態全產業鏈中如支付業務、物流業務都起到了一定的宣傳以及推動作用,即“返引流”作用。

另一方面,積累的強大數據優勢,促進淘票票擴大其行業影響力的同時,也促使影視行業上游的發展。預計未來會吸引越來越多的影視製作公司、個人甚至投資者將藉助影視票務平臺的集中整合尋求與阿里的合作,而影視製作的商業鏈中有發展互聯網傳媒娛樂產業鏈的需求,電影宣發線下場景服務。在這方面,阿里可將線上線下場景整合營銷,在阿里雲計算平臺、雲產品及業務等多方面提供服務。

阿里影業衍生品與貓眼衍生品誰更有未來?

綜合開發板塊在阿里影業業務中比重較小,中期報顯示綜合開發板塊的收入僅佔了阿里影業總收入的3.22%。但綜合開發板塊中的衍生產品業務被國內電影行業認定為普遍需要、且急需探索的領域,該領域一直存在著巨大的潛力。

今年年初,阿里影業獲得阿里巴巴集團旗下阿里魚平臺業務獨家經營權,並且完成IP衍生產品業務與阿里魚平臺業務的聯合,自此阿里影業的IP衍生品業務更名為“阿里魚”。與競爭對手貓眼的衍生品市場佈局不同,阿里魚通過精準連結IP(知識產權)版權方和使用方,促進IP價值的多元化變現。另一方面,對其衍生開發的品類選擇及價格水平的精準定位,也為IP使用方提供了產品開發解決方案。在2017年,阿里影業完成多個IP衍生產品項目,其中最成功的項目當數《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其在阿里巴巴電商平臺的總商品交易額超過3億元。今年年初,阿里魚取得《旅行青蛙》的衍生產品權,以及《小豬佩奇》的官方獨家衍生品合作授權。


成功結束燒錢魔咒,淘票票迎來新希望?



阿里影業的宿敵貓眼一直以來都給其帶來巨大的競爭壓力,包括衍生品業務。同樣在今年年初,貓眼已開始佈局IP衍生品市場。貓眼從渠道運營和IP授權切入,將通過IP授權,連接IP、用戶及各個消費場景,讓衍生品在線上線下的更多平臺上得到曝光,提升產業鏈中各個合作伙伴的效率,為IP商業化提供更多釋放空間。

通過對比阿里影業與貓眼的IP衍生品,阿里影業主要以提供連接服務為主,通過源源不斷地孵化和培育出新的IP資源,在產業中游精準地匹配IP用戶和商家,把用戶的需求和消費準確地反饋到IP用戶和商家端,讓IP運營和變現效率達到最大化。而貓眼更多的是通過資源整合,為合作伙伴提供宣傳服務,促成IP商家走向商業化。

由於阿里影業與貓眼在IP衍生品業務方面處於剛起步階段,並沒有確切的經營數據以做對比。鑑於阿里在生態協同和大數據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阿里影業各項業務全面開花,必定對衍生品業務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從中期報看,報告期內阿里影業由衍生品為核心業務的綜合開發板塊收入取得55.67%的增幅便可看出其爆發力。不過,與騰訊旗下平臺鵝漫U品強強聯手佈局IP授權市場的貓眼亦會給市場帶來驚喜,給阿里影業帶來壓力。

隨著IP授權和衍生品業務的快速發展,在這個平臺協同共進、影視市場不斷升級的現狀面前將釋放出怎樣的聲量?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