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德國經濟增長面臨“內憂外患” 經濟景氣指標跌至六年低點

经济学家:德国经济增长面临“内忧外患” 经济景气指标跌至六年低点

德國知名經濟學家表示,德國經濟在國內和國際層面上都面臨風險,而德國對其中許多風險幾乎無能為力。

德國頗具影響力的ZEW研究所所長Achim Wambach週一對CNBC表示:“對我來說,有兩種風險。”

“存在政治風險——英國脫歐尚未決定,然後我們看到意大利(及其民粹主義政府)令市場緊張——我們看到美國和中國的保護主義,對德國出口導向型的經濟來說,這將是一個潛在的風險。”

他在柏林德國經濟峰會上對CNBC的安妮特•韋斯巴赫(Annette Weisbach)表示:“但我們也看到了國內生產的風險,尤其是在汽車行業。”

德國ZEW研究所(ZEW Institute)最新的經濟景氣指標顯示,10月該指標"嚴重"下滑至負24.7點。

ZEW稱,該指數因此達到今年7月以來的最低點,為2012年8月以來的最低水平。負面預期主要是中美貿易爭端的結果。

預計德國第三季度經濟增長疲弱,主要原因是對國際貿易的擔憂,以及德國主要出口行業之一汽車製造業的下滑。不過德國央行認為,今年最後三個月經濟增長應會反彈。

德國政府預計,2018年的經濟增長率將為1.8%,低於先前預測的2.3%。

經濟學家、RWI- Essen (RWI- leibniz經濟研究所)總裁克里斯托夫•施密特(Christoph Schmidt)向CNBC表示,最新的增長數據只是暫時的,但德國面臨著更長期的風險。

“我認為這是一個獨特的季度,德國經濟將反彈,我們認為它將根據潛力增長,今年約為1.6%,2019年約為1.5%,因此這一暫時現象將被克服。但目前沒有足夠的潛力比潛力更大,因此這將是一次性的損失。”他週一在接受CNBC記者安妮特•韋巴赫(Annette Weisbach)採訪時說。

“但在國際環境下,貿易衝突、即將到來的英國脫歐(2019年3月)、歐元區可能出現的問題(由意大利造成的),這些都是國際環境中令國內感到不安和緊張的因素。”

建立信任

在德國《南德意志報》主辦的一次經濟峰會上,經濟學家表達了他們對德國經濟的擔憂。這個為期三天的大會已經走過12年了,它將討論世界面臨的最新政治、商業和經濟事件。

今年會議的座右銘是“建立信任”,這是一個及時的主題,因為在德國和整個歐洲民粹主義正在抬頭。

德國自身在政治方面也陷入混亂,總理安格拉•默克爾(Angela Merkel)領導的聯合政府(coalition government)自今年3月陷入困境以來,一直受到政策分歧和內訌的困擾,看起來越來越脆弱。

默克爾曾表示,她將不會在12月競選該黨領導人,並表示,2021年後她將不會再次競選。

與此同時,有傳言說,她的保守派夥伴基督教社會聯盟(CSU)的領導人霍斯特·澤霍費爾(Horst Seehofer)可能在最近的地方選舉中表現不佳後退出該黨。

社會民主黨在聯合政府中的地位看起來也很脆弱,選民們似乎在懲罰它沒有繼續反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