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三仙”

來自作者《載滿鄉愁的村莊》一書,僅供學習交流,嚴禁轉載他用。

題圖來自網絡,僅為配圖,和本文無關

家有“三仙”

鄉土上沒有深山老林,也就沒有豺狼虎豹之類猛獸的棲身之地,但狐狸、長蟲、黃鼠狼等小動物還是有一些的。

過去的人們有些迷信,稱狐狸為狐仙,長蟲為長仙,黃鼠狼為黃仙,有的地方還建有狐仙廟、黃仙廟、三仙廟以示敬重。

傳說中,有千年老狐可幻為婦的說法。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就講了不少狐狸變作美女,來惑人的鬼怪故事,鄉下人也據此叫《聊齋志異》“鬼狐傳”。《聊齋志異》裡的故事很精彩,一個個狐仙也都很美麗,就像電視劇《聊齋》主題歌中唱的:鬼也不是鬼,怪也不是怪,牛鬼蛇神倒比正人君子更可愛!

鄉土上的狐狸,沒有這樣的伎倆。聽上年歲人講得最多的,是曾見過狐狸 “煉丹”。說在月亮最圓的夜晚,村北的老墳地裡,會有一個不大的火球在半空飛來飛去,那就是狐狸在“煉丹”。還說狐狸每年都要煉一個丹,吃過一千個丹後,便能修煉成仙了。

這個說法,讓人想起歷史上那些痴迷於煉丹的皇帝們。這些皇帝為了長生不老,求仙問道,廣羅煉丹術士為自己煉丹,結果卻因為服用了過多的丹藥中毒,而導致了短命。家鄉的狐狸,大概重蹈了這些皇帝的覆轍,沒有一個修成正果的,只是留下了幾個鬧鬼的故事。如有男人好賭,趕夜路時,見曠野中一處房屋亮著燈光,走近一看,見幾個人在裡面推牌九,也參與其中。賭到後來,贏了很多錢,正在高興之際,雞叫三遍天要亮了,和他一起賭錢的人轉眼間不見了。睜大眼睛仔細去看,自己坐在一片墳地裡,手裡的牌九牌變成了幾塊死人骨頭,贏得錢也變成了一堆上墳時燒的紙錢。還有一個是鄰村有人去看皮影,散場後跟在一群吵吵嚷嚷的人群后,抄近路回家,不遠的路卻走了一宿。天亮後,發現在圍著一片墳地轉,密密的腳印,把墳地四周踩出了一條小路。說這些都是藏身在墳地裡的狐狸、黃鼠狼搗的鬼。還有更有趣的,說狐狸會把死人的衣服脫下來,穿在身上去迷惑人。有黃鼠狼把死人的骨頭叼出來,一塊塊對接好後,指揮著一個骷髏在墳地裡坐起來。

家鄉的狐狸,大多藏在長滿荒草的老墳地裡,並時常躲在青草叢中逮蛤蟆、螞蚱吃,人們也叫它草狐狸;又因為除了尾巴比狗大些,跟狗沒有什麼的區別,卻身上帶有一股騷味,被叫作騷狗子。兒時,偏僻的老墳地裡,白天偶爾也會看到它的身影。見到人,遠遠就夾著尾巴溜走了,絲毫看不出有什麼智慧和狡猾的舉動。

生活在墳地裡的還有獾。獾比狐狸小很多,喜歡吃瓜。生產隊瓜地裡的瓜熟了,它嗅嗅鼻子就能聞見,到了夜裡跑去偷吃。魯迅先生在小說《故鄉》中,寫兒時夥伴閏土,夜晚帶他在瓜田裡看到的猹,大概就是北方的獾。獾油治燒傷燙傷效果非常好,過去有一種專治燒燙傷的藥膏就叫獾油。人們去捉它,也是想得到獾油。

長蟲被稱為長仙,讓人想到《白蛇傳》中的白蛇和青蛇。但白娘子與許仙的愛情故事,只有在西湖那樣風景美麗的地方,才能醞釀出來。家鄉的長蟲多藏身在老房屋、老墳地和磚頭堆裡,沒有西湖山清水秀的環境,自然沒有什麼靈性。只是沾了能成仙的光,人們多對它有些敬畏,或者是恐懼。

村裡有位信長仙的老寡婦,一身黑衣黑褲,從來不和別人來往。她把院子裡的一堆磚頭,用草泥抹起來,修成一個很大的墳包狀,還經常在上面燒香。那泥堆上有一個洞,夏天的時候,真的會有一條長蟲從裡面鑽出來,露出半截身子躺在上面曬太陽。後來這位老寡婦死了,自己在門插棍上吊死的,這應該與長仙無關,人都說她的神經有些問題。

那時候家鄉的土地上,長蟲是很多的。春天裡去麥地裡挑菜,冷不防就會有一條長蟲扭動著身子窸窸窣窣爬過,嚇得人心驚膽戰的。有時候還會有長蟲脫下的皮,掛在老墳頭的雜草上,同樣讓人有些畏懼。

村子裡也時常看到長蟲,特別是那些年代久的老宅院。房簷上、花十字院牆上,常常會有一條長蟲趴在上面懶懶地曬日頭。因為有仙的光環,人們大都不去招惹它。這讓長蟲有些肆無忌憚,有的還會去偷雞蛋吃。村裡人就親眼見到,一條長蟲爬進窗臺下的雞籠裡,把老母雞剛下的雞蛋吞下去後,因為無法下嚥,還晃動著身子在牆上把雞蛋撞碎。

家鄉的長蟲沒有毒,也不會攻擊人,顏色有綠色的、褐色的、黃色的。幾種顏色中,人們最敬畏黃色的,對有綠色和黑色花紋的,則有些討厭和反感。有時候受到驚嚇,還要把它打死。長蟲的要害在脖子上,有打蛇打七寸的說法,莊稼人不清楚這些,但知道它怕菸袋油子。有人捉到長蟲,拔下菸袋鍋,用席篾捅一點菸袋油子抹在嘴上,那長蟲就像人吃了氰化鉀,立刻翻背死去。

家鄉人最不喜歡的是黃鼠狼。

黃鼠狼身體纖細柔韌,黃色的皮毛細膩光滑,還有一條松鼠樣好看的尾巴。人們說黃鼠狼的骨頭是順的,老房子的木門關不嚴,有個很窄的縫隙就能鑽進去。院子裡的雞窩壓了石頭,它也有辦法把雞窩門打開,把雞給叼走。這該是人們討厭它的主要原因。

黃鼠狼並不是專門以偷雞為生,它的食譜很雜,耗子、蛤蟆、螞蚱都吃。夏天和秋天,黃鼠狼很少打雞的主意。只是到了冬天,這些小動物沒了,它才跑到村裡來偷雞。冬天臨睡覺前,母親常常要吩咐一句:看看雞窩門關好了沒有。有時我們回答看過了,母親不放心,還要親自去檢查一遍。

然而,到了半夜,外面突然響起雞嘎嘎的叫聲。母親的第一個反應是把窗欞敲得啪啪響,想把黃鼠狼嚇走,而後又趕忙披衣出去時查看。這時,往往有一隻雞被叼走了。

黃鼠狼叼雞時,充滿了技巧和智慧。雞的重量大要在三四斤以上,是黃鼠狼體重的好幾倍,想叼走是不容易的。它叼雞時,不把雞馬上咬死,而是叼住脖子讓它叫不出聲來。這樣黃鼠狼在前面跑,雞便撲動著翅膀跟著跑,那情景就像雞是被黃鼠狼揹走的,或者雞被慣了迷魂藥願意跟它走似的,如果雞不掙扎黃鼠狼是很難叼走的。

狐狸和長蟲成仙,是一種迷信的說法,黃鼠狼作祟“迷人”卻是真事。五爺講,村東的學校原先是一座老廟,裡有一面更鼓。老廟頹廢時,沒了撞鐘的和尚,夜裡卻時常響起一陣陣鼓聲。他帶人偷偷去看,發現一隻老黃鼠狼,用尾巴做鼓槌在敲鼓。也有人講,在有月亮的夜晚,看黃鼠狼腳上穿了雞蛋殼,在自家窗臺上嚓嚓學人走路。

有的黃鼠狼還會“迷人”,村裡一個婦女,就常被“迷”犯病。她和人們說話聊天時,突然會變得目光呆滯、兩眼無神,而後就嘿嘿笑著手足亂舞,或躺在地上胡言亂語,村裡人便說“犯黃鼠狼子”了。

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她犯病時唱:我家住在葫蘆洞,葫蘆洞裡有神靈。人們在她家棚子的老葫蘆瓢裡,真的看見一隻黃鼠狼搖頭晃腦在耍鬧。

有一回,這個婦女犯病時,背糞箕子拾糞的二和尚,發現她家後院柴火垛上,有一隻黃鼠狼在扭著身子跳,掄起糞叉甩過去,打得那黃鼠狼一瘸一拐地逃跑了。這之後,這個婦女犯病時,便唱: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二和尚的大糞叉。二和尚趕來,揮著糞叉詐唬幾句:再鬧打死你!那婦女就真的不鬧了,隔一會長出一口氣,恢復了正常。

黃鼠狼的皮毛很值錢,過來人們多用它做棉大衣領子,尾巴上的毛則是制毛筆的原料。人們常說的狼毫毛筆,不是用狼毛做的,而是黃鼠狼毛制的。二和尚為賺個外快,到了冬天便做幾把黃鼠狼閘,去打黃鼠狼。

立冬過後,黃鼠狼為了禦寒,絨毛會長厚,皮的價錢也賣得高。冬天裡,地裡沒有了可撲食的小動物,去偷雞又有很大風險,黃鼠狼連老疥都吃。二和尚打黃鼠狼的誘餌,就是老疥。白天他在村頭的水坑、河溝邊,這些黃鼠狼經常覓食的地方,掏出一個洞;到了夜晚,把老疥固定在裡面,在洞口下上黃鼠狼閘。

聰明又狡猾的黃鼠狼,卻偏偏不能識別這是一個陷阱。黃鼠狼有鑽縫隙的習性,發現洞裡的老疥後,經不住誘惑,往裡面鑽時,觸動閘上的機關,一下子被閘住。

鄉土上的小動物,還有不少鼠類,當中最多的是耗子。不知什麼原因,討厭耗子,除了它偷吃糧食、傳播疾病外,還因為它有一條令人厭惡的長尾巴。

比起耗子來,我們更喜歡田鼠。田鼠個頭不大,尾巴短小,有著土黃色的皮毛,就像一隻溫順可愛的小兔子。

有個成語叫狡兔三窟,田鼠比狡兔還要狡猾。為了儲備冬天的食物,要在洞中打出一個糧倉。它的嘴有兩個囊,秋天地裡的糧食成熟後,便叼來不易發黴的豆類,把糧倉塞滿儲存起來。對這個糧倉,它還要把一段通道用土堵起來,並在洞中打出幾個分支來迷惑人。秋收地淨場光後,我們去挖田鼠洞時,常常上它的當找不到糧倉。

還有一種個頭很大的地鼠,會在地面上拱出一溜活土,並隔不遠留下翻出一堆新土。它在地下拱土的速度很快,一夜之間一片土地上,就會留下這樣很長的一道痕跡,讓人想到傳說中的“土行孫”。

莊稼人不知道它的學名,叫它“地拱子”,又因為它長期生活在黑暗中眼睛小,視力不好,叫它“瞎拱鼠”。聽大人們說,這種鼠怕風,扒開它的洞,就會來堵。我們特別想看看它長得什麼樣子,發現地裡有拱過的新土,便挖開找到洞口,而後躲到不遠處去等,卻從來沒見它來堵洞。有一年,生產隊春耕時,挖到一隻“瞎拱鼠”,也是短耳朵短尾巴,個頭小豬崽樣大小。有人拿回家吃了肉,說很香。

狐狸、長蟲、黃鼠狼是都吃耗子的。狐狸會捉地裡的田鼠和耗子,黃鼠狼有時候鑽門縫進到屋裡,也是為了去捉耗子。

有的耗子會鑽進洞裡,跑到屋頂的房箔上去,貓對它們沒辦法,長蟲卻能去捉。長蟲沒有腳,卻什麼地方都能上去。老屋頂上有耗子搗亂它會去捉,家雀窩裡的小家雀被它發現後,也會去吃掉。為此我們去掏家雀窩時,都要閉上嘴,怕長蟲鑽進去。

院子裡有一條長蟲,就像家裡養了一隻貓,耗子很少有藏身之地。

家鄉的最後一隻狐狸,死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初一個春天裡。農業學大寨運動中,距村子最遠的一片老墳地,也被推平後改造了成良田。在平這片墳地時,人們發現了一個狐狸洞,先是找來柴草在洞口點著,想把狐狸燻出來。見沒有效果,又開始挖了起來。在這過程中,這隻狐狸幾次衝出洞口,是有機會逃的,但最後又回到了洞中。挖到已無藏身之處時,這隻狐狸竟用嘴咔哧咔哧咬起了鐵鍬,最後被一陣鐵鍬亂舞打死。

拖出打死的狐狸,發現洞內有四隻小狐狸,其中三隻已被煙燻死,一隻還活著。人們明白了這隻狐狸不逃走的原因後,議論了幾句,心裡有些不是滋味。二和尚覺得這隻小狐狸可憐,動了惻隱之心,把它抱回家想養了起來。

這隻小狐狸讓我們很感興趣,紛紛跑去看新鮮。小狐狸剛剛睜開眼,胖乎乎非常可愛,就像一隻小狗崽樣讓人喜歡,便和二和尚商量,想抱回家自己來養活。

遺憾的是,這隻小狐狸還在吃奶,二和尚想了好多辦法,還要來羊奶來餵它,最後還是死去了。

家鄉的狐狸就這樣消失了,而現在長蟲和黃鼠狼也很少見到了。

突然想起,過來人們稱它們為仙家,該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因為這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保護這些動物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