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1959年學校文工團

回憶1959年學校文工團

1959年11月份,為適應總路線、人民公社政治宣傳工作的需要,樂亭一中學校文工團應“運”而生。校領導讓我這個校團委會宣傳委員兼任文工團團長;音樂老師張秀亭任輔導員,還有幾名學生任文工團其他負責人,記不清都是誰了。接下來就是招募團員、排練節目。開始排練的節目記得有男聲表演唱《四老漢唱躍進歌》,女生表演唱《俺是公社的飼養員》、《社員都是向陽花》等節目。

表演唱

後來上邊強調節目要儘量自編自演,主要是歌頌“三面紅旗”,歌頌當地及身邊的好人好事。文工團按此精神編演了許多節目。其中有表現、讚美本校師生在物資匱乏的情況下,艱苦奮鬥,生產出食用醬油事蹟的皮影調兒表演唱《自力更生造醬油》,還有表現、歌頌學生脫坯勞動場景的舞蹈——《脫坯舞》;還有張秀亭老師自己填詞,自己作曲,自己演唱表現大躍進中農民豪邁精神的歌曲,有幾句歌詞現在還記得:“趕起黃牛,揚起鞭,歌兒出口一串串,從前咱是莊稼佬兒,如今勝過活神仙,戰鼓敲響隆咚咚,糧食衛星升上天……”。張老師有嚴重的胃病,疼痛燒心加脹氣,靠吃苞米麵摻白薯面窩窩頭烤糊了的嘎渣度日。50來歲的人了,資深音樂教師,瘦得快要皮包骨了,除正常的教學外,還要為學校文工團的事情操勞。從節目的篩選,演員的安排,自編節目內容的把關以及配曲等等,都浸透著他的心血。大家對他肅然起敬。

當年樂亭一中有一首保留歌曲,那就是高一一班集體排練的合唱歌曲——《潘家峪大合唱》,從高一唱到高三畢業,久唱不衰。歌曲以“潘家峪慘案”為主線而展開。其時代背景是,抗日戰爭時期,河北省豐潤縣的潘家峪村成為我冀東抗日根據地堡壘村。日寇對其恨之入骨,調集了灤縣、遵化等5縣的敵偽軍,於1941年的1月25日(農曆臘月二十八)清晨對該村實施了慘絕人寰的燒殺:死我同胞1230名,毀我房屋1100多間,成為日寇“三光政策”製造的典型案例之一。潘家峪人民沒有被燒殺所征服,更加堅定地鬥爭下去,直到抗戰勝利。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幫助潘家峪人民重建了美好家園。

大合唱

當年,學校每有較重要的文娛活動,就少不了這個節目,唱一遍,使我們震撼一次;聽一遍,使我們受到一次愛國主義教育的洗禮。

還有一個學校文工團精心打造的看家節目——話劇《智取完達山》。表現的是全國解放初期,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剿滅殘匪的故事。劇情大意是,女土匪頭子xx網絡一夥匪徒,多年盤踞在完達山一帶為非作歹,殘害百姓。解放軍某部政委奉命率領小分隊前來剿匪。小分隊取得了當地百姓的信任和支持。獵戶張海林小時候爹被土匪害死,娘被土匪搶走,自己被鄉親們拉扯大。現在解放軍要剿匪,他一馬當先!小分隊在廣大群眾的配合下,搗毀匪巢,一舉殲滅了這股頑匪。該劇1959年冬季排練,新年聯歡晚會彙報演出。演出前學校做了不少道具,還由學校開具證明到縣武裝部借來一些槍支、軍裝。跌宕起伏的劇情、逼真的道具加上演員到位的表演,獲得了師生響亮的掌聲,校領導也給予充分的肯定,算是一炮打響。此後,縣裡還調演過這個節目。翌年開春學生去王灘農場勞動期間,學校還安排該劇組對農場職工和當地村民進行慰問演出。我們臨時召集分散在各村的同學演員,拉起一輛排子車,徒步回學校取道具,到武裝部借槍支、軍衣。往返8、90里路,顧不上吃飯喝水,天黑後趕回村裡,沒有影響當晚的演出。這次慰問演出既密切了學校與農場、村民的關係,又使我們受到了一次長途急行軍的鍛鍊。

50多年過去了,當年樂亭一中文工團活動的情景又粗略地回放了一遍。在那頭腦發脹的年月裡,在那忍飢挨餓的條件下,師生們要在完成教與學任務的情況下,還要完成上級交給的用文娛形式歌頌“三面紅旗”的“政治任務”。如今已時過境遷,拋開當時左的一面,文工團也著實培養鍛鍊了一批文娛骨幹。他們的音容笑貌刻在了我的腦際。在這裡,我願以當年文工團團長的名義祝願大家健康長壽,幸福美滿;來世咱們再組建新的文工團,排練、演出實現了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以後的新節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