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孩子“心靈的窗戶”

教育部、國家衛健委近日共同起草了《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擬將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總體近視率納入政府績效考核指標。

此舉的背後是嚴酷的現實: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率居高不下、不斷攀升,近視低齡化、重度化日益嚴重,已成為一個關係國家和民族未來的大問題。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如今,看好孩子“心靈的窗戶”已刻不容緩。

如何看好?似乎千頭萬緒,但從現實狀況看,其實最關鍵就兩件事。一是把孩子從繁重的課業中解脫出來。課業一繁重,用眼時間就多,休息鍛鍊的機會就少,眼睛不出問題就怪了。二是把孩子從電子產品中解脫出來。電子產品極具魔力,使許多孩子欲罷不能,一有空就電視電腦手機輪番上,在高強度使用下,雙眼視力一步步退化就成了不可避免的事。

本人的經歷似乎挺能說明問題。一直到參加工作,我的視力都非常好。一方面原因是天生優秀,另一方面原因就是當時的環境“好”。課業負擔輕是一方面。與現在的小學生相比,那時候,我們每天的作業都非常少,花不了幾分鐘,留下的時間就是和小夥伴到處瘋玩,眼睛近視的風險幾乎沒有。另一方面,那時候哪有那麼多電子產品,電視機都是稀罕物件。沒有這些,只好學村子裡的狗,到處閒逛。到了高中,學習負擔重了,但休息時間並沒有被電子產品霸佔。所以,視力一直挺好。參加工作後幾年,視力急劇下降,戴上了眼鏡。為什麼?幾乎沒日沒夜看電視,後來又被智能手機“綁架”,眼睛老看近處,就喪失了遠觀的能力。現在我憂心的是,像其他小學生一樣,整天有做不完的作業、一有空閒就手機不離手的兒子,會不會有朝一日也加入近視的行列。

做好上述兩件事,最終還得有人來挑一些實實在在的擔子。誰挑?老師和家長義不容辭。老師挑的擔子,重點是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讓孩子從書本作業本中解放出來。家長挑的擔子,重點是加強孩子使用電子產品方面的監督,減少孩子與電子產品的親密接觸。怎麼讓他們挑好擔子?需要政府挺身而出。政府出面,可表明事情的重要與緊迫,促使挑擔者重視;政府出面,可以完成一些龐雜的課題,比如減輕老師的教學壓力,促成教育體制機制的完善,從而有助於挑擔者挑好擔子。此次擬將兒童青少年近視納入政府考核,就是把責任交到政府手裡,這讓我們看到了保護好孩子雙眼的巨大希望!

相信這樣的希望最終會變成美麗的現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