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孩子“心灵的窗户”

教育部、国家卫健委近日共同起草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拟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

此举的背后是严酷的现实: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不断攀升,近视低龄化、重度化日益严重,已成为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如今,看好孩子“心灵的窗户”已刻不容缓。

如何看好?似乎千头万绪,但从现实状况看,其实最关键就两件事。一是把孩子从繁重的课业中解脱出来。课业一繁重,用眼时间就多,休息锻炼的机会就少,眼睛不出问题就怪了。二是把孩子从电子产品中解脱出来。电子产品极具魔力,使许多孩子欲罢不能,一有空就电视电脑手机轮番上,在高强度使用下,双眼视力一步步退化就成了不可避免的事。

本人的经历似乎挺能说明问题。一直到参加工作,我的视力都非常好。一方面原因是天生优秀,另一方面原因就是当时的环境“好”。课业负担轻是一方面。与现在的小学生相比,那时候,我们每天的作业都非常少,花不了几分钟,留下的时间就是和小伙伴到处疯玩,眼睛近视的风险几乎没有。另一方面,那时候哪有那么多电子产品,电视机都是稀罕物件。没有这些,只好学村子里的狗,到处闲逛。到了高中,学习负担重了,但休息时间并没有被电子产品霸占。所以,视力一直挺好。参加工作后几年,视力急剧下降,戴上了眼镜。为什么?几乎没日没夜看电视,后来又被智能手机“绑架”,眼睛老看近处,就丧失了远观的能力。现在我忧心的是,像其他小学生一样,整天有做不完的作业、一有空闲就手机不离手的儿子,会不会有朝一日也加入近视的行列。

做好上述两件事,最终还得有人来挑一些实实在在的担子。谁挑?老师和家长义不容辞。老师挑的担子,重点是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孩子从书本作业本中解放出来。家长挑的担子,重点是加强孩子使用电子产品方面的监督,减少孩子与电子产品的亲密接触。怎么让他们挑好担子?需要政府挺身而出。政府出面,可表明事情的重要与紧迫,促使挑担者重视;政府出面,可以完成一些庞杂的课题,比如减轻老师的教学压力,促成教育体制机制的完善,从而有助于挑担者挑好担子。此次拟将儿童青少年近视纳入政府考核,就是把责任交到政府手里,这让我们看到了保护好孩子双眼的巨大希望!

相信这样的希望最终会变成美丽的现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