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星磁場首次加入計算機模型

恆星磁場首次加入計算機模型

科技日報記者張夢然

美國天體物理學家團隊日前首次將恆星磁場加入計算機模型進行模擬,以此揭開距離銀河系中心“怪物”黑洞極近的恆星狀態。相關研究報告發表在最新出版的《天體物理學雜誌通訊》上。

超大質量黑洞的質量可達到太陽質量的數十萬倍甚至10億倍。一般認為,在所有星系的中心,都存在超大質量黑洞。而橫亙在我們星系中央的超大質量黑洞幾乎比太陽大400萬倍,輻射出的強大引力會造成周圍時空的劇烈扭曲。但同時,此處恆星密度又非常高。

人馬座A*(Sgr A*)就是位於銀河系中心一個亮度極高且緻密的無線電波源,屬於人馬座A星系的一部分,星系的“心臟”就是超大質量黑洞的所在,因此也被看作研究黑洞物理的最佳目標。但一直以來,人們對它知之甚少。

此次,美國哈佛—史密松天體物理中心的研究團隊首次在計算機模擬中加上恆星磁場。團隊表示,磁場很難像其他因素如氣體壓力和重力一樣被聯繫到模型中,因此,磁場數值模擬頗為不易。而全新的模擬結果顯示,如果一顆恆星只受到黑洞輕微影響,那星體可以“存活”,其磁場放大約30倍;但如果恆星距離黑洞“更近一步”,就會被黑洞的潮汐力拉扯破壞,而磁場強度仍不變。

該研究還表明,被超大質量黑洞破壞的恆星會出現耀斑,其一半物質將被黑洞帶走,光度會增大到太陽光度的10億或100億倍。在銀河系中心完全可能出現這種現象,幾率大概是每一萬年左右發生一次,而被破壞的恆星與黑洞之間的物質傳遞要持續幾個世紀。

研究人員表示,瞭解在銀河系中心生存的恆星仍具有挑戰性,它們多數質量較小難於被觀測到,而其中有多少被磁化,強度又如何,仍然是一個懸而未決的謎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