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眾傳媒三個月市值蒸發800億 77億限售股將解禁壓力大

來源:GPLP(ID:gplpcn)

分眾傳媒三個月市值蒸發800億 77億限售股將解禁壓力大

今年4月份,一場來自新潮傳媒的“約架”,讓分眾傳媒短時間內大跌20%;下半年一開啟,阿里150億元戰略入股的消息又使其一週內漲近15%。而此後分眾傳媒便開啟了漫漫跌途,作為一隻重要的指數成分股,分眾傳媒股價已從年內最高點12.57元/股,跌至11月12日午間收盤價5.80元/股,跌幅超過50%。

高速成長史

分眾傳媒,2003年由江南春創立,主打樓宇液晶媒體業務。

2005年7月,公司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1.72億美元的募資額也創造了當時中概股在納斯達克IPO的紀錄。

2013年5月,分眾傳媒以37億美元,從納斯達克成功退市。

2015年9月底,分眾傳媒重新提交方案,借殼七喜控股。12月底,分眾傳媒成為第一家迴歸的中概股,再次創造了歷史。由於有重組計劃,此前七喜控股一路飆升,待到分眾傳媒亮相A股時,分眾的市值較納斯達克退市時已暴漲13倍。

2016年4月,被借殼的七喜控股正式更名為分眾傳媒,至此分眾走完了迴歸A股的所有流程。

對手步步緊逼

近幾年來新潮傳媒在電梯傳媒中異軍突起,短短几年的時間裡已經在98個城市拿下了63萬部電梯,搶佔了2億人群,而分眾傳媒花了16年時間才覆蓋了150個城市的150萬個電梯終端。

如今走“農村包圍城市”的新潮傳媒已經通過迅速擴張成為了國內第二大電梯媒體,並且在創新方面有著更勝一籌的表現,這不得不令分眾傳媒感到危機重重。

今年4月份,估值百億的新潮傳媒公開高調“約架”分眾傳媒,宣稱要全面爭奪後者億元級客戶,並採用廣告補貼的形式、打出“效果和分眾一樣,價格是分眾一半”的口號搶佔頭部客戶。

急速擴張,現金流吃緊

面對新潮傳媒的步步緊逼,分眾傳媒急需依靠資本優勢進行大力擴張,提前把新潮傳媒可能奪取的空白市場搶佔掉,以便遏制其進一步的做大。

自今年第二季度起開啟新一輪擴張週期,樓宇媒體資源點位快速增加,僅二季度資源點位數增加約56.8萬個,截至18年7月底資源點位數達216.7萬個。快速擴張導致媒體資源租金、設備折舊、人工及運營維護成本顯著增加,毛利率下滑明顯,同時第四季度公司或將進一步增加資源點位,年底有望達到250萬個,預計未來幾個季度毛利率將繼續承壓。另外,資源點位擴張導致預付媒體資源租金增加,而受宏觀經濟形勢影響,公司核心客戶回款週期普遍放慢,應收賬款明顯增加,進而導致經營性淨現金同比減少34.6%。

股價與業績增速下跌,高增長終結

2015至2017三年中,分眾傳媒的業績穩定增長,2015年淨利潤33.9億,2016年淨利潤44.5億,2017年達到60億,年增長率超過30%。

2018年7月18日晚間,分眾傳媒發佈公告,阿里150億元戰略入股的消息又使其隔天直接漲停並在一週內上漲近15%。而此後分眾傳媒便開啟了漫漫跌途,其股價自7月份高點以來已腰斬,總市值蒸發超過800億元。

2018年10月29日下午,分眾傳媒發佈了三季報:公司第三季度實現營收37.6億,同比增長21.94%,淨利潤14.6億元,同比僅僅增長5.73%。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08.77億,同比增長24.59%;實現淨利48.1億元,同比增長22.81%。三季度淨利潤僅僅增長5.73%,公司預計四季度盈利進一步惡化,同比大跌40%左右!

與此同時,公司預計2018年全年淨利潤區間為58億至62億,同比增長-3.41%至3.25%。根據這一預測,2018年四季度公司淨利潤區間為9.9億-13.9億,相對於2017四季度的22.88億(扣非後為14.5億)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滑,公司全年業績低於預期。

解禁日期臨近,大股東提前離場

分眾傳媒未來還存在一個較大的威脅,那就是2019年1月2日會有超過77.13億股限售股解禁,佔總股本比例高達52.55%。比現在流通盤還有多10%的流通股出來,對於股價會有較大的衝擊。而且這些解禁股的成本只有2.71元左右,持有人以現在的腰斬後的市價拋售仍然能夠浮盈116%。

6月16日晚,分眾傳媒連發兩份公告稱,持股佔比7.41%的股東Power Star(HK)和持股佔比6.77%的股東Gio2(HK),均打算計劃以大宗交易、集中競價或協議轉讓的方式減持不超過6.48億股、5.91億股。

三季報還顯示,分眾傳媒在第三季度遭到了多家機構的減持。同花順主力持倉數據顯示,富國天惠成長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A減持2395.39萬股,全國社保基金413組合減持1791.13萬股,南方優享分紅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減持1038.28萬股。此外,東方紅睿豐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和富國低碳環保型證券投資基金亦分別減持約500萬股。

股價與業績增速同步下行,反映出資本市場對分眾傳媒進入戰略轉型期後盈利能力的懷疑。這種懷疑一方面源自對中國宏觀經濟大環境的擔憂情緒,另一方面則是對線下營銷產業已經迎來大變局的謹慎態度。同時大股東的減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