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國家戰略 長三角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高峰論壇在滬舉行


服務國家戰略 長三角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高峰論壇在滬舉行

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的背景下,11月11日,“長三角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高峰論壇”在滬舉行。本次論壇由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上海市國資委、上海市金融服務辦公室指導,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和中國金融信息中心聯合主辦,旨在加強要素市場平臺聯動、深化長三角地區金融機構之間的協同,提升服務實體經濟水平,構建協同化服務體系,助推長三角區域內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上海市政協副主席周漢民,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常務副主任、上海市發改委副主任阮青,浙江省發改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浙江省政府駐京辦副主任杜旭亮,安徽省發改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安徽省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辦公室主任曹發義,江蘇省發改委副巡視員張瑞麗,上海市國資委總經濟師葉勁松,上海市金融辦副主任李軍,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副巡視員、金融服務二部主任姜威,浦發銀行行長劉信義,中國金融信息中心黨委書記、董事長、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董事長葉國標,長江經濟聯合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池洪,上海票據交易所董事長宋漢光,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張軍,上海航運交易所總裁張頁,浦發銀行副行長謝偉,上海黃金交易所副總裁顧文碩,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副總裁許再越,上海清算所副總經理沈偉,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副總裁付少華,蘇寧易購集團副董事長孫為民,浙大網新集團總裁張四綱,科大訊飛副總裁段大為,中國太平洋保險副總裁俞斌,

微商銀行董事長吳學民,華泰資管董事長崔春,中建投信託副總經理譚碩等來自央行上海總部、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市國資委、市金融辦以及滬上各大要素市場、金融機構、大型企業的近400位嘉賓出席。

一、金融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可聚焦三點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金融業如何落實,那就是應當讓金融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上海市政協副主席周漢民表示,長三角地區去年創下經濟產值19.52萬億元人民幣,接近中國去年經濟總量的四分之一。

服務國家戰略 長三角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高峰論壇在滬舉行

周漢民認為,金融服務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可聚焦三點:一是加強長三角三省一市、長三角地區26座城市在經濟社會發展戰略上的高度協同,錯位發展,協力推進,真正成為推進國家經濟改革和擴大開放的重要領域;二是加強交通樞紐、交通網絡的一體化,特別是同城效應,在此過程中,金融業大有可為;三是加強公共服務的一體化,從異地養老到異地居住、異地用工到異地醫保結算,異地人口相關數據演進、統計推進檔案異地查閱等,全都可以構成長三角區域一體化重要的支撐領域。

眾所周知,長三角地區是我國經濟最具活力、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是“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重要交匯點,加快推進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離不開金融的支撐,促進金融更好的服務實體經濟,推進區域金融協同發展,對助力實體經濟轉型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常務副主任、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阮青表示,長三角區域一體化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區域合作是大勢所趨,金融協同是關鍵要素。“上海作為有影響力的國際金融中心城市,優質要素資源和人才密集,發揮當地金融優勢,打造金融服務品牌,更好的滿足三省一市政府、企業、居民融資需求。” 阮青說。

對於金融如何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阮青建議,首先,要著力提升金融服務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新能級,三省一市要積極爭取國家在上海這一國際金融中心進行金融改革開放新政的壓力測試和創新突破,用好自貿區平臺,加快推進科創板建設和註冊制試點工作,吸引中外金融機構共同服務長三角實體經濟發展,為國家金融改革開放闖關探路;其次,長三角地區是我國民營企業最活躍的地區之一,著力開拓混合所有制經濟,特別是民營經濟發展的新局面;第三,著力構建金融健康發展的新生態,注重構建區域金融風險防範聯防聯控機制,促進預警聯防,形成宣教聯動,推進案件聯辦和維穩聯合,共同打造區域金融發展安全區。

二、長三角區域金融合作將迎優勢互補、功能疊加新格局

近日,中國國家領導人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表示,將支持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並上升為國家戰略,同“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相互配合,完善中國改革開放空間佈局。由此,以上海為中心的整個長三角區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性發展機遇。

上海市金融服務辦公室副主任李軍表示,長三角地區是“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的重要交匯點,已經成為我國經濟最具活力、開放程度最高的地區,在國家現代化建設大局和全面開放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高度重視區域協同發展戰略,在進博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宣佈將支持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這是對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寄予了厚望。上海要發揮好龍頭帶頭作用,努力將長三角地區打造成世界的城市群,同“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相互配合,完成中國改革開放的空間佈局。

李軍表示,長三角區域金融合作成效顯著,初步形成功能互補,優勢疊加的區域金融發展新格局。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在金融管理部門、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的大力支持下,在金融市場、金融機構的積極參與下,積極推進長三角金融合作取得了初步進展。今年上海成功舉辦了“第五次長三角三省一市金融辦主任圓桌會議”,三省一市金融辦都簽署了共同防範區域金融風險的合作協議,簽署了金融全面戰略協議。浙江自貿區與上海期貨交易所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探索油品全產業鏈的合作,批准舟山三家倉庫作為上海期貨交易所的交割倉庫。上海證券交易所重點支持長三角地區的企業上市,截止到今年9月底新增上市企業34家,其中江蘇12家,浙江10家,上海9家,安徽3家,佔其同期新增上市公司總數的三分之二。目前上海證券交易所在長三角設立了五家服務基地,穩步化解了一些重大跨區域的金融個案風險。

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副巡視員、金融服務二部主任姜威從徵信體系建設方面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信用是市場經濟的基石,是開展貿易和合作的基礎。長三角作為中國經濟最早和最快發展的地區之一,經濟聯繫日益密切。推動徵信體系建設一體化發展,一是有利於改善營商環境,優化金融生態;二是有利於服務實體經濟,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困局;三是有利於防範化解區域性的金融風險。

中小企業是社會經濟的發展生力軍,它對拉動經濟增長,促進城鄉就業,調整產業結構,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融資難仍然困擾著中小企業的發展,通過推動長三角徵信體系建設一體化發展,可以構建區域性共享平臺,從而使金融機構更清晰地瞭解中小微企業的市場實力和商業信譽等信用信息,從而提供更有效的金融服務,提升中小微企業信貸的可獲得性,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困局。

姜威表示,人民銀行長期以來一直致力於金融徵信體系建設,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的銀行信貸登記諮詢系統試點,到2006年個人和企業徵信系統全國聯網,人民銀行本著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的原則,通過夯實數據基礎,加強信息應用,創新金融服務,營造輿論氛圍等手段,不斷地推進金融徵信體系建設。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守信激勵、失信懲戒為導向,以信用信息記錄、共享、使用為主線,以聯合懲戒機制為關鍵的社會各方廣泛參與的管理和自律體系。人民銀行徵信體系建設為我國整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也為今後長三角徵信體系一體化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正帶來歷史性發展機遇

浦發銀行行長劉信義作為主辦方代表首先對出席本次論壇的各位嘉賓表示誠摯的歡迎,也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浦發的各位領導、企業家、同業夥伴以及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謝!

服務國家戰略 長三角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高峰論壇在滬舉行

劉信義表示,上週舉世矚目的進口博覽會順利舉行,世界各方再次將關注的目標聚焦到上海。習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點燃了社會各界新一輪幹事創業的高傲鬥志和澎湃熱情,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給上海為中心的整個長三角區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性機遇。在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上海市國資委、上海市金融辦指導下,召開“長三角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高峰論壇”應該說是恰逢其時,同時也被賦予了更多的使命和重任。他從三個角度作了交流分享:

首先,大力支持長三角經濟發展是金融機構的歷史機遇和使命。長三角地區一直是我國經濟最具活力、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也是民營企業最發達的區域之一,是“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重要交匯點,在國家現代化建設大局和全方位開放格局當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早在2016年,國家啟動了《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今年6月,《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審議通過。長三角地區金融機構雲集,金融機構體系不斷完善,金融業的創新能力、對外開放的程度一直處於我們國家乃至全球領先的地位。據初步統計,長三角三省一市2017年末的銀行業的總資產是48萬億,佔我們254萬億銀行業總資產的49%。長三角區域包含銀行、證券、信託、期貨等持牌金融機構上千家,佔全國的20%左右。2017年,長三角金融業的增加值1.7億,佔全國的26%,增速12.59%,顯著高於全國其他經濟區域。這說明長三角經濟金融的效率、發展的勢頭明顯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作為金融機構,浦發植根於實體經濟發展,也得益於實體經濟的發展,更要肩負這一重任,積極響應中央的號召,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發揮我們服務實體經濟的作用。

其次,長三角金融機構協同是區域經濟協同的必然選擇。在金融體制改革深化,財富管理、互聯網金融加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全社會的融資方式、資金分佈格局乃至金融消費習慣都在發生變化,新的金融生態鏈正在加速形成和發展。一方面,銀行、證券保險、信託基金、期貨等金融要素市場,任何一家金融機構都可以發揮獨特的服務實體經濟的功能;另一方面,當前的市場也更加強調要通過同業之間的合作來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互利共盈,通過同業合作為實體經濟提供更加全面、更加持續的金融服務。目前,浦發在長三角三省一市加上總行本部整個金融資產是3.6萬億,共服務了31.2萬戶長三角客戶,個人客戶2150萬戶,綠色金融852億元,近五年來累計為長三角的企業發行債務融資工具5600億元,為長三角的交通基礎設施提供的資金200億。未來,浦發銀行將進一步發揮自身在長三角網點的輻射優勢,主動服務區域各省市發展規劃,完善長三角經營服務戰略。

展望未來,長三角一體化的國家發展戰略會為金融服務提供全新的發展動能。今後圍繞長三角一體化的發展需要,金融機構至少在六大服務領域中存在著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一是自貿區金融服務。根據長三角城市群規劃發展當中探索建立自由貿易港區以及這次總書記提到的將增設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新片區的發展方向,金融機構在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方面開展更多的創新和探索;二是科技金融服務。為支持上海科創中心的建設,輻射長三角的區域,金融機構通過集聚各方創新力量,打造科技金融生態圈,滿足企業全生命週期的金融服務需求,比如在批量獲客方面,聚焦政府主管部門開展資質認證、補償機制聯動的融資業務,與優秀的市場化投資機構合作,對爆發增長潛力的科技型企業既有投資又有貸款的支持,建立中長期的合作共贏的紐帶;三是融智和融資服務。單純為企業提供融資服務已經無法滿足企業發展的需要,我們各類金融機構,尤其是商業銀行要通過構建金融產品庫,以客戶需求為導向,助力企業轉型發展,同時幫助更多的企業走出國門;

四是綠色金融服務。金融機構需要負擔起經濟綠色發展的社會責任,對於商業銀行來說,進一步梳理綠色金融的理念,建立綠色金融的機制,創建綠色金融的產品,主動探索更多的綠色金融新模式,用金融服務支撐長三角綠色生態品牌的建設;五是民生金融服務。伴隨著區域經濟的發展,民生領域也存在著強烈的金融需求,無論是政府主導的民生工程,還是銀行配套的民生服務,金融機構應滿足百姓的實際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針對性的面向客戶需求構建綜合性金融服務方案。具體方案可覆蓋教育、醫療、社保、環保等多個民生領域;六是通過上海金融要素市場服務能力的延伸,服務長三角金融機構和實體經濟。金融要素市場和長三角金融機構協同作戰,共同為實體經濟融資、投資、貿易、避險等提供便利和專業化的支持。按照國際同行的標準,為區域內各類企業提供國際化的金融服務。

上海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總經濟師葉勁松認為,長三角區域一體化可以推進更高起點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層次的對外開放,同“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相互配合,對完善中國改革開放空間佈局具有重大意義。再過一個月,即將迎來改革開放四十週年,努力促進長三角區域率先發展、一體化發展是對改革開放四十週年的最好紀念。

他表示,上海市國資委積極參與長三角一體化建設,推動市屬國有企業積極佈局長三角區域,拓展在長三角地區的經營發展。通過資源的有效配置,開展產品和服務的創新,實現與各類市場主體優勢互補,共贏發展。目前,市國資委系統實體企業在上海以外的長三角地區共有654家企業,企業總資產突破5000億,營業總收入突破2000億,從業人員突破7.2萬。下一步,市國資委將繼續推動市屬企業在更多領域、更廣範圍、更深層次參與長三角的區域一體化發展進程。

上海市國資委支持浦發銀行在持續提升自身金融服務能力和高質量發展水平基礎上,聚焦長三角一體化,服務實體經濟,服務創新提速,進一步發揮浦發銀行品牌服務優勢,為長三角一體化作出更大的貢獻。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張軍從“空間經濟”理論切入,分享了自己對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看法。

張軍認為,對一個開放的市場經濟來講,投資者和企業家會傾向於選擇能夠確保投資有合理回報甚至更高回報的投資機會。由於市場看不見,建立市場其實就是建立一種選擇的機制,也就是企業家是否有選擇不同地方來投資的自由,即把他認為重要的項目落在一個合適的地方,這樣便引出了一個“空間”的概念。在九十年代以後,特別是小平南巡以後,長三角經濟總量能夠迅速超過珠三角,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長三角在上海帶動之下,已經開始在資源配置層面發揮超越一個城市行政邊界的空間效應。

長三角一體化的進程比想象的要快、要更好,這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讓長三角在上海這樣一個全球城市的輻射之下,發揮更好的資源配置作用。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的一個重要目的,是要讓上海變成“全球城市”。“全球城市”這個概念提出來以後,能夠對標的就是紐約、倫敦,上海要打造超越東京、香港、新加坡的“全球城市”;其次,是要構造全球資源配置的一個門戶。這個目標定位相當高,不僅僅是生產要素、資源在長三角地區能夠配置,而且是通過長三角可以配置全球的資源。

現在的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粵港澳大灣區戰略,都由國務院牽頭協調,是超越地方政府的國家級區域協同發展戰略。唯有長三角這個地方,其發展進程一直都是自下而上地推動,是一個自發形成的過程。長三角有三省一市,協調成本相對較高,而且在九十年代分稅制以後,由於地方政府之間存在競爭關係,有些政策並不完全有利於一體化進程的推進,現在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應該會迎來加速發展的新階段。

浦發銀行金融機構部總經理劉長江表示,近年來,浦發銀行響應長三角一體化號召,積極參與上海“四大品牌”建設,深化“上海服務”內容。浦發銀行在長三角區域服務實體經濟上做了嘗試,截至目前,共服務長三角區域公司客戶21.7萬戶,貸款餘額6700億元,近五年為長三角區域發行債務融資工具5600億元,重點支持了區域交通互聯互通,能源互濟互保,產業深度融合等項目建設。

他介紹說,浦發銀行比較突出的幾個方面主要是:一個致力於長三角互聯互通建設。截止到今年10月底,浦發銀行為長三角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融資餘額接近200億元,為長三角交通運輸類企業提供融資餘額近300億元。浦發與區內銀行同業共同組成銀團,為杭州灣大橋建設提供70億人民幣貸款。2008年,大橋通車形成了以上海為中心的江浙滬2小時交通圈,極大地推動了長三角地區合作交流與經濟融合;二是致力於長三角綠色發展。浦發銀行積極參與了上海電器南通項目、城市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為南通市、如皋市、通州市、晉江市100多萬人口的生活垃圾處理提供了便利,支持生物醫藥企業在長三角地區建立生產線和研發中心提供融資支持,在長三角打造產業的集群;三是積極做好自貿金融創新工作。自2013年9月率先設立自貿區分行以來,浦發銀行圍繞實體經濟的需且,業務首發與自主創新並舉,為長三角區域提供可複製推廣的經驗,在杭州、南京、蘇州等地區落地了包括FT企業存款、FT結售匯等在內的自貿聯動項目。

浦發銀行是在滬同業當中唯一一家連續八年入選上海金融辦自貿區金融創新案例的商業銀行,為積極響應黨中央的號召,深度參與上海服務品牌建設工程,著力提升浦發銀行服務長三角經濟帶的能力與能級,發揮自身優勢,今後將進一步優化服務內容:

一是升級自貿服務。在剛剛結束的進博會上,提出將增設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新片區,鼓勵和支持上海在推進建設自由貿易便利化方面大膽探索。為響應中央號召,浦發銀行將推出自貿區服務方案7.0版,進一步拓展至全國,打造零距離的海外業務平臺;二是打造科技金融生態圈。浦發銀行已經建立了立足上海,輻射全國的科技金融服務網絡,在蘇州、南京、杭州等分行設立了科技金融重點分行,不斷延伸科技金融服務半徑。我們將聯合生態圈核心夥伴,整合各方優勢力量及資源,特別是各地金融同業的合作伙伴,共同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充分用好用足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的科創板的契機,在打造科技金融生態圈的過程中,發揮積極的作用;三是建設股債貸三位一體的服務體系,為企業客戶提供融資加融智的服務,助力企業轉型發展。浦發銀行將整合推出資管加理財服務方案,合作打造共同經濟圈與經營生態,創造出產業融合的新局面。同時伴隨著近年來全球金融市場動盪,客戶所面臨的利率、匯率、商品價格風險的不斷增大,我們將同步推出避險的品牌;四是搭建長三角金融機構同業的平臺,實現區內各類金融機構之間的創新能力、服務能力的互補,共同服務實體經濟。
浦發銀行將推出面向銀行同業、證券保險、基金、信託、期貨等六個細分行業的同業合作方案。

此外,論壇還以“加強要素市場平臺聯動,深化服務實體經濟”、“構建協同化服務體系,助力長三角企業發展”為主題進行了圓桌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