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国家战略 长三角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峰论坛在沪举行


服务国家战略 长三角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峰论坛在沪举行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11月11日,“长三角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峰论坛”在沪举行。本次论坛由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上海市国资委、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指导,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和中国金融信息中心联合主办,旨在加强要素市场平台联动、深化长三角地区金融机构之间的协同,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水平,构建协同化服务体系,助推长三角区域内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阮青,浙江省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浙江省政府驻京办副主任杜旭亮,安徽省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安徽省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办公室主任曹发义,江苏省发改委副巡视员张瑞丽,上海市国资委总经济师叶劲松,上海市金融办副主任李军,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巡视员、金融服务二部主任姜威,浦发银行行长刘信义,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党委书记、董事长、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董事长叶国标,长江经济联合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池洪,上海票据交易所董事长宋汉光,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上海航运交易所总裁张页,浦发银行副行长谢伟,上海黄金交易所副总裁顾文硕,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副总裁许再越,上海清算所副总经理沈伟,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副总裁付少华,苏宁易购集团副董事长孙为民,浙大网新集团总裁张四纲,科大讯飞副总裁段大为,中国太平洋保险副总裁俞斌,

微商银行董事长吴学民,华泰资管董事长崔春,中建投信托副总经理谭硕等来自央行上海总部、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市国资委、市金融办以及沪上各大要素市场、金融机构、大型企业的近400位嘉宾出席。

一、金融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可聚焦三点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金融业如何落实,那就是应当让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表示,长三角地区去年创下经济产值19.52万亿元人民币,接近中国去年经济总量的四分之一。

服务国家战略 长三角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峰论坛在沪举行

周汉民认为,金融服务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可聚焦三点:一是加强长三角三省一市、长三角地区26座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上的高度协同,错位发展,协力推进,真正成为推进国家经济改革和扩大开放的重要领域;二是加强交通枢纽、交通网络的一体化,特别是同城效应,在此过程中,金融业大有可为;三是加强公共服务的一体化,从异地养老到异地居住、异地用工到异地医保结算,异地人口相关数据演进、统计推进档案异地查阅等,全都可以构成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重要的支撑领域。

众所周知,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点,加快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撑,促进金融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推进区域金融协同发展,对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阮青表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区域合作是大势所趋,金融协同是关键要素。“上海作为有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城市,优质要素资源和人才密集,发挥当地金融优势,打造金融服务品牌,更好的满足三省一市政府、企业、居民融资需求。” 阮青说。

对于金融如何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阮青建议,首先,要着力提升金融服务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新能级,三省一市要积极争取国家在上海这一国际金融中心进行金融改革开放新政的压力测试和创新突破,用好自贸区平台,加快推进科创板建设和注册制试点工作,吸引中外金融机构共同服务长三角实体经济发展,为国家金融改革开放闯关探路;其次,长三角地区是我国民营企业最活跃的地区之一,着力开拓混合所有制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发展的新局面;第三,着力构建金融健康发展的新生态,注重构建区域金融风险防范联防联控机制,促进预警联防,形成宣教联动,推进案件联办和维稳联合,共同打造区域金融发展安全区。

二、长三角区域金融合作将迎优势互补、功能叠加新格局

近日,中国国家领导人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表示,将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同“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互配合,完善中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由此,以上海为中心的整个长三角区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发展机遇。

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副主任李军表示,长三角地区是“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点,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的地区,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面开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在进博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宣布将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寄予了厚望。上海要发挥好龙头带头作用,努力将长三角地区打造成世界的城市群,同“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互配合,完成中国改革开放的空间布局。

李军表示,长三角区域金融合作成效显著,初步形成功能互补,优势叠加的区域金融发展新格局。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金融管理部门、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的大力支持下,在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的积极参与下,积极推进长三角金融合作取得了初步进展。今年上海成功举办了“第五次长三角三省一市金融办主任圆桌会议”,三省一市金融办都签署了共同防范区域金融风险的合作协议,签署了金融全面战略协议。浙江自贸区与上海期货交易所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探索油品全产业链的合作,批准舟山三家仓库作为上海期货交易所的交割仓库。上海证券交易所重点支持长三角地区的企业上市,截止到今年9月底新增上市企业34家,其中江苏12家,浙江10家,上海9家,安徽3家,占其同期新增上市公司总数的三分之二。目前上海证券交易所在长三角设立了五家服务基地,稳步化解了一些重大跨区域的金融个案风险。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巡视员、金融服务二部主任姜威从征信体系建设方面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是开展贸易和合作的基础。长三角作为中国经济最早和最快发展的地区之一,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推动征信体系建设一体化发展,一是有利于改善营商环境,优化金融生态;二是有利于服务实体经济,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困局;三是有利于防范化解区域性的金融风险。

中小企业是社会经济的发展生力军,它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城乡就业,调整产业结构,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融资难仍然困扰着中小企业的发展,通过推动长三角征信体系建设一体化发展,可以构建区域性共享平台,从而使金融机构更清晰地了解中小微企业的市场实力和商业信誉等信用信息,从而提供更有效的金融服务,提升中小微企业信贷的可获得性,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困局。

姜威表示,人民银行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金融征信体系建设,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试点,到2006年个人和企业征信系统全国联网,人民银行本着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原则,通过夯实数据基础,加强信息应用,创新金融服务,营造舆论氛围等手段,不断地推进金融征信体系建设。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守信激励、失信惩戒为导向,以信用信息记录、共享、使用为主线,以联合惩戒机制为关键的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管理和自律体系。人民银行征信体系建设为我国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也为今后长三角征信体系一体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正带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浦发银行行长刘信义作为主办方代表首先对出席本次论坛的各位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也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浦发的各位领导、企业家、同业伙伴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

服务国家战略 长三角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峰论坛在沪举行

刘信义表示,上周举世瞩目的进口博览会顺利举行,世界各方再次将关注的目标聚焦到上海。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点燃了社会各界新一轮干事创业的高傲斗志和澎湃热情,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给上海为中心的整个长三角区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在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上海市国资委、上海市金融办指导下,召开“长三角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峰论坛”应该说是恰逢其时,同时也被赋予了更多的使命和重任。他从三个角度作了交流分享:

首先,大力支持长三角经济发展是金融机构的历史机遇和使命。长三角地区一直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也是民营企业最发达的区域之一,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点,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早在2016年,国家启动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今年6月,《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审议通过。长三角地区金融机构云集,金融机构体系不断完善,金融业的创新能力、对外开放的程度一直处于我们国家乃至全球领先的地位。据初步统计,长三角三省一市2017年末的银行业的总资产是48万亿,占我们254万亿银行业总资产的49%。长三角区域包含银行、证券、信托、期货等持牌金融机构上千家,占全国的20%左右。2017年,长三角金融业的增加值1.7亿,占全国的26%,增速12.59%,显著高于全国其他经济区域。这说明长三角经济金融的效率、发展的势头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作为金融机构,浦发植根于实体经济发展,也得益于实体经济的发展,更要肩负这一重任,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挥我们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

其次,长三角金融机构协同是区域经济协同的必然选择。在金融体制改革深化,财富管理、互联网金融加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全社会的融资方式、资金分布格局乃至金融消费习惯都在发生变化,新的金融生态链正在加速形成和发展。一方面,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期货等金融要素市场,任何一家金融机构都可以发挥独特的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另一方面,当前的市场也更加强调要通过同业之间的合作来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盈,通过同业合作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加全面、更加持续的金融服务。目前,浦发在长三角三省一市加上总行本部整个金融资产是3.6万亿,共服务了31.2万户长三角客户,个人客户2150万户,绿色金融852亿元,近五年来累计为长三角的企业发行债务融资工具5600亿元,为长三角的交通基础设施提供的资金200亿。未来,浦发银行将进一步发挥自身在长三角网点的辐射优势,主动服务区域各省市发展规划,完善长三角经营服务战略。

展望未来,长三角一体化的国家发展战略会为金融服务提供全新的发展动能。今后围绕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需要,金融机构至少在六大服务领域中存在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是自贸区金融服务。根据长三角城市群规划发展当中探索建立自由贸易港区以及这次总书记提到的将增设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的发展方向,金融机构在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方面开展更多的创新和探索;二是科技金融服务。为支持上海科创中心的建设,辐射长三角的区域,金融机构通过集聚各方创新力量,打造科技金融生态圈,满足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需求,比如在批量获客方面,聚焦政府主管部门开展资质认证、补偿机制联动的融资业务,与优秀的市场化投资机构合作,对爆发增长潜力的科技型企业既有投资又有贷款的支持,建立中长期的合作共赢的纽带;三是融智和融资服务。单纯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我们各类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要通过构建金融产品库,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助力企业转型发展,同时帮助更多的企业走出国门;

四是绿色金融服务。金融机构需要负担起经济绿色发展的社会责任,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进一步梳理绿色金融的理念,建立绿色金融的机制,创建绿色金融的产品,主动探索更多的绿色金融新模式,用金融服务支撑长三角绿色生态品牌的建设;五是民生金融服务。伴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民生领域也存在着强烈的金融需求,无论是政府主导的民生工程,还是银行配套的民生服务,金融机构应满足百姓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性的面向客户需求构建综合性金融服务方案。具体方案可覆盖教育、医疗、社保、环保等多个民生领域;六是通过上海金融要素市场服务能力的延伸,服务长三角金融机构和实体经济。金融要素市场和长三角金融机构协同作战,共同为实体经济融资、投资、贸易、避险等提供便利和专业化的支持。按照国际同行的标准,为区域内各类企业提供国际化的金融服务。

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总经济师叶劲松认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可以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同“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相互配合,对完善中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具有重大意义。再过一个月,即将迎来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努力促进长三角区域率先发展、一体化发展是对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最好纪念。

他表示,上海市国资委积极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推动市属国有企业积极布局长三角区域,拓展在长三角地区的经营发展。通过资源的有效配置,开展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实现与各类市场主体优势互补,共赢发展。目前,市国资委系统实体企业在上海以外的长三角地区共有654家企业,企业总资产突破5000亿,营业总收入突破2000亿,从业人员突破7.2万。下一步,市国资委将继续推动市属企业在更多领域、更广范围、更深层次参与长三角的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

上海市国资委支持浦发银行在持续提升自身金融服务能力和高质量发展水平基础上,聚焦长三角一体化,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创新提速,进一步发挥浦发银行品牌服务优势,为长三角一体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从“空间经济”理论切入,分享了自己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看法。

张军认为,对一个开放的市场经济来讲,投资者和企业家会倾向于选择能够确保投资有合理回报甚至更高回报的投资机会。由于市场看不见,建立市场其实就是建立一种选择的机制,也就是企业家是否有选择不同地方来投资的自由,即把他认为重要的项目落在一个合适的地方,这样便引出了一个“空间”的概念。在九十年代以后,特别是小平南巡以后,长三角经济总量能够迅速超过珠三角,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长三角在上海带动之下,已经开始在资源配置层面发挥超越一个城市行政边界的空间效应。

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比想象的要快、要更好,这个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让长三角在上海这样一个全球城市的辐射之下,发挥更好的资源配置作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让上海变成“全球城市”。“全球城市”这个概念提出来以后,能够对标的就是纽约、伦敦,上海要打造超越东京、香港、新加坡的“全球城市”;其次,是要构造全球资源配置的一个门户。这个目标定位相当高,不仅仅是生产要素、资源在长三角地区能够配置,而且是通过长三角可以配置全球的资源。

现在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粤港澳大湾区战略,都由国务院牵头协调,是超越地方政府的国家级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唯有长三角这个地方,其发展进程一直都是自下而上地推动,是一个自发形成的过程。长三角有三省一市,协调成本相对较高,而且在九十年代分税制以后,由于地方政府之间存在竞争关系,有些政策并不完全有利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现在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应该会迎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

浦发银行金融机构部总经理刘长江表示,近年来,浦发银行响应长三角一体化号召,积极参与上海“四大品牌”建设,深化“上海服务”内容。浦发银行在长三角区域服务实体经济上做了尝试,截至目前,共服务长三角区域公司客户21.7万户,贷款余额6700亿元,近五年为长三角区域发行债务融资工具5600亿元,重点支持了区域交通互联互通,能源互济互保,产业深度融合等项目建设。

他介绍说,浦发银行比较突出的几个方面主要是:一个致力于长三角互联互通建设。截止到今年10月底,浦发银行为长三角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融资余额接近200亿元,为长三角交通运输类企业提供融资余额近300亿元。浦发与区内银行同业共同组成银团,为杭州湾大桥建设提供70亿人民币贷款。2008年,大桥通车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江浙沪2小时交通圈,极大地推动了长三角地区合作交流与经济融合;二是致力于长三角绿色发展。浦发银行积极参与了上海电器南通项目、城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为南通市、如皋市、通州市、晋江市100多万人口的生活垃圾处理提供了便利,支持生物医药企业在长三角地区建立生产线和研发中心提供融资支持,在长三角打造产业的集群;三是积极做好自贸金融创新工作。自2013年9月率先设立自贸区分行以来,浦发银行围绕实体经济的需且,业务首发与自主创新并举,为长三角区域提供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在杭州、南京、苏州等地区落地了包括FT企业存款、FT结售汇等在内的自贸联动项目。

浦发银行是在沪同业当中唯一一家连续八年入选上海金融办自贸区金融创新案例的商业银行,为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深度参与上海服务品牌建设工程,着力提升浦发银行服务长三角经济带的能力与能级,发挥自身优势,今后将进一步优化服务内容:

一是升级自贸服务。在刚刚结束的进博会上,提出将增设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鼓励和支持上海在推进建设自由贸易便利化方面大胆探索。为响应中央号召,浦发银行将推出自贸区服务方案7.0版,进一步拓展至全国,打造零距离的海外业务平台;二是打造科技金融生态圈。浦发银行已经建立了立足上海,辐射全国的科技金融服务网络,在苏州、南京、杭州等分行设立了科技金融重点分行,不断延伸科技金融服务半径。我们将联合生态圈核心伙伴,整合各方优势力量及资源,特别是各地金融同业的合作伙伴,共同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充分用好用足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的科创板的契机,在打造科技金融生态圈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三是建设股债贷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为企业客户提供融资加融智的服务,助力企业转型发展。浦发银行将整合推出资管加理财服务方案,合作打造共同经济圈与经营生态,创造出产业融合的新局面。同时伴随着近年来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客户所面临的利率、汇率、商品价格风险的不断增大,我们将同步推出避险的品牌;四是搭建长三角金融机构同业的平台,实现区内各类金融机构之间的创新能力、服务能力的互补,共同服务实体经济。
浦发银行将推出面向银行同业、证券保险、基金、信托、期货等六个细分行业的同业合作方案。

此外,论坛还以“加强要素市场平台联动,深化服务实体经济”、“构建协同化服务体系,助力长三角企业发展”为主题进行了圆桌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