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將來會與阿里巴巴和騰訊一個等級嗎?

人工懟智能


這怎麼可能,小米就是一箇中型的製造公司,最後發展成一家不錯的智能製造公司就非常不錯了。

雷軍總認為小米是一家互聯網公司,認為它有很多粉絲,它的社群值錢,其實資本市場不認,媒體估計也不認。從最新小米份額下降來看,消費者也不會認。

如果別人離不開你,那消費者就是你的鐵粉,你出來一款產品就會跟,就會買。如果你沒有足夠的門檻和壁壘,華為手機出來了,這些所謂的米粉就去買華為的了。

誰都不會跟錢過不去,不會跟使用便利過不去,就像我們追明星一樣,在演唱會我們會跟著一塊叫,生活時我們並不一定總那麼認同你,吹捧你。

小米連高端的智能手機都搞不定,成為製造領域的強公司都比較難,而阿里巴巴和騰訊,已是當之無愧的互聯網巨頭。目前看,美團、今日頭條的發展潛力都比小米大,360的發展都比小米大。靠賣硬件,哪有賣軟件那麼有前途呀。

就像微軟與IBM一樣,IBM只能不斷轉型,市值永難趕上微軟了。小米的問題,首先要解決的是自己的身份,什麼時候用戶真正認為小米是互聯網公司了,它才算入門了。

但要追趕巨頭,差得實在太多了。


財經作家邱恆明


不可能的,如果小米和AT一個等級,是對AT最大的鄙視和對小米最大的捧殺。小米距離成為ATM還有相當的距離要走,目前看不到成為AT的可能性。


一、市值差異巨大

小米現在市值僅有600億美元,騰訊和阿里巴巴早就超過了5000億美元,二者相差近10倍,可以說小米還要數十年追趕才可能趕上騰訊和阿里。

從利潤上看,三者同樣差異巨大,小米營收剛1000億美元,利潤才65,而阿里巴巴利潤614億元,所以利潤也才阿里巴巴的1/10。

二、生態差異巨大

AT能成為中國互聯網兩極的主要原因除了體量外,更重要的是生態對於中國互聯網的影響,阿里巴巴壟斷了電商,騰訊壟斷就社交和遊戲,成為用戶離不開的存在,而小米呢?還在苦苦的和華為,OPPO,vico戰鬥,2016還差點死掉。

你覺得小米最大的競爭對手是?


毛琳Michael


成立 8 年,小米終於迎來了收穫的季節。

雖然經歷了暫停發行 CDR 和估值從 1000 億美元下降到現在 500 億到 700 億美元左右這些事情,但這都絲毫遮不住小米的光芒。

小米已經在 6 月 25 日正式公開招股,並且小米董事會也已經決定給雷軍高達 98 億的股權激勵。

那麼,最近風頭正勁的小米未來能達到阿里與騰訊的高度嗎?

我們從以下幾點進行簡要分析下。

第一、最近小米要上市,就先從市值來看。

首先以目前的市值來看,馬雲的「阿里巴巴」以及馬化騰的「騰訊」市值都在 5000 億美元左右,而雷軍的「小米科技」目前正在進行公開招股,很快就會上市,即使上市,市值也可能也只在 600 億美元左右,無法與現在的「阿里」「騰訊」相比較。

但是在相同的時間內去對比,「騰訊」從 1998 年成立到 2008 年時市值 200 億美元左右,「阿里巴巴」從 1999 年成立到 2009 年市值只有 110 億美元左右,「百度」從 2000 年到2010 年市值才 250 億美元。

而小米成立 8 年市值就達到 600 億美元,這可以看出,幾乎沒有哪家公司的發展速度能與之匹敵。

第二、發展規模

小米從創建以來,一直致力於做「感動人心、價格厚道」的產品,硬件的價格都不高,小米的模式主要是想通過硬件入手,逐漸向提供各種軟件服務進行發展。

這點從小米之前發佈的招股書中也可以看出,小米把自己看為一個互聯網公司而不是硬件公司,並且小米的互聯網服務營收佔比也在逐年增高。

如今小米已經擁有自己的即時通訊,視頻,支付、遊戲、金融等各種產品無一缺席,再通過大大小小的收購,小米成為另一個巨頭的時間指日可待。

第三、盈利模式

小米的模式有點像騰訊,騰訊 QQ 以及微信都是免費的,都是通過微信和 QQ 向周邊發展賺錢,比如騰訊遊戲。

小米現在的互聯網收入雖然佔比不高,但已經在逐年提升,加上小米現在的生態鏈構建的比較完善,已經形成了「硬件、互聯網服務和新零售」的小米鐵人三項。

數據顯示,MIUI 擁有 1.9 億的月活,這些都是小米的未來,通過這些用戶基礎,小米的未來將會有無限的可能。

第四、國際化

小米在國際化層面算是略勝一籌,小米手機現在已經進入多個國家,並且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已經做到了印度智能手機領域的第一名,「阿里」「騰訊」雖然在海外也有佈局,但依然沒能在向印度這樣的大市場成為第一。

由此看來,「小米」與「阿里」「騰訊」相比,雖然現在規模還不是很大,但是發展前景是很好的,未來成為與「阿里」「騰訊」相同的存在,ATM 也不是沒可能的。


stormzhang


小米一旦上市,ATM將不再是調侃。

近期,關於小米準備上市的傳言越來越多,被拿來討論的點則是,小米傾向於在港上市,還是在美上市。如果小米明年進行IPO,估值很可能達到1000億美元。
我們不妨先來看此前小米的融資路程:
2010年4月,小米公司由雷軍及團隊、晨興創投、啟明創投等投資創立;
2010年底,小米完成新一輪融資,投資方里多了IDG,當時公司全年累計融資約為4100萬美元,公司估值是2.5億美元;
2011年12月,小米獲9000萬美元融資,估值10億美元;
2012年6月,小米獲得新一輪2.16億美元融資,估值達40億美元;
2013年8月,小米在新一輪融資中估值100億美元。
2014年,小米當時的融資金額為10億美元,估值已達到460億美元,僅次於螞蟻金服和Uber,是全球第三大獨角獸公司。
從2010年到2014年,小米的估值翻了180倍。如果此次1000億美金估值傳聞為真,也就意味著,從2010年至今,7年內小米身價翻了400倍。
當然,這也得益於小米2017年的亮眼業績。根據IDC最新報告,小米2017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的出貨量是2760萬部,同比增長 102.6%,市場份額從前一年同期的3.7%增加到7.4%,重新迴歸全球前五大智能手機廠商的隊伍。
另外,得益於線下商店的擴張,小米已經取代蘋果成為中國第四大智能機廠商。
儘管百度近幾個月來,憑藉AI戰略彌補了以往的頹勢,估值迎來增長,達到866.8億美金(截止到11月23日數據)。
僅從估值上看,小米完全有可能取代百度成為ATM一級。
再來說回小米,在海外市場,小米2017年表現也極為亮眼,特別是東南亞市場。
IDC最新數據顯示,在全球智能手機增長最快的印度市場,小米的出貨量已經超越三星,成為印度第一大智能手機品牌。
另外,小米重新啟動了此前陷入停滯的全球擴張計劃,開始進軍美國和歐洲市場。2017年11月初,小米宣佈進軍西班牙,這是其首次進軍西歐市場。
在高通2017驍龍峰會現場,雷軍在接受採訪時透露,2017年小米的國際業務成長了300%,明年預計會達到100%。
三年前,小米提出IOT戰略,計劃以手機為核心連接所有設備。
雷軍近日公開透露,截至2017年11月1日,小米的IOT平臺全球激活聯網的智能硬件的物聯網設備已經超過八千萬臺,小米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智能硬件lot平臺。
在小米電商方面,根據雷軍的說法,小米已經是中國第三大電商平臺,僅次於阿里巴巴和京東的電商平臺。
從了傳統的小米商城外,今年又新增了小米有品,米家等,除了賣手機電視等科技產品外,日常生活用品,小米一應俱全。
綜上所述,小米能否站在阿里、騰訊同一等級,不無可能。

創業邦


在小米公司即將上市之際,談論這樣的話題顯然有軟文的嫌疑,但我還是想說說自己的簡單感受。小米公司儘管成立只有8年時間,但公司營收在2017年就超過了1000億元,這比騰訊和阿里都快不少。未來,我不知道小米會不會與阿里巴巴、騰訊在同一個等級,但小米公司的想象空間很大。

一方面,小米手機以高性價比著稱,不僅年輕人喜歡,現在的用戶群體也不斷擴大,市場份額也在不斷擴大,而且小米手機的全球佈局成效顯著,我曾經去過烏克蘭,當地竟然也有小米專賣店,而且小米手機在當地人眼裡是高端貨。

另外一方面,小米生態鏈是小米公司未來的重要競爭平臺,小米旗下的米家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IOT物聯網平臺。大家知道,5G移動網絡很快就要到來,這個場景下的重要應用非物聯網莫屬,當然還有人工智能,而小米公司在人工智能方面也是不斷加大研發力度,小愛音箱就是一款試水產品,市場反應非常好。

還有就是小米公司非常注重技術創新。公司在解決了生存問題後十分注重研發,比如投入10億研發松果芯片,比如各式各樣的智能家居產品。最後一點就是小米公司的價值觀,這可以為公司未來的發展保駕護航。前段時間,雷軍發佈公開信“小米是誰,小米為什麼而奮鬥”,這讓我更加看好小米公司未來的發展,我也希望這樣的中國公司越來越多。


震長


我覺得有可能。

很多回答中都將小米視為一個製造公司,這讓我非常詫異。

事實上,小米的定位應該是一個物聯網企業。小米手機對於小米公司來說更多的是一個載體、一個控制終端。

雖然雷軍稱小米公司為互聯網企業,但是事實上,互聯網服務在小米營收中的佔比並不大,排在前兩位的還是智能手機業務與生活消費品等業務。


從這個表中可以看出,小米手機的收入佔比在下降,而生活消費產品的佔比在上升。

小米未來能不能趕上阿里巴巴和騰訊,佔據關鍵的並不是互聯網服務,而應該是生活消費品。

目前在互聯網這個圈子裡,小米幾乎沒什麼太大機會。市場已經被阿里巴巴和騰訊幾乎鎖死,想要突圍必須另闢蹊徑。

同樣,在手機的激烈競爭中,小米漸落下風,雖然並未滑落到第二梯隊,但是在第一梯隊中已經是末尾。而排在小米前面的除了華為以外,OPPO與VIVO也並不能與阿里巴巴和騰訊相提並論。

因此,另闢蹊徑彎道超車的機會就落在了生活消費產品這一個項目上。

小米提供的更多是面對未來的一種生活方式。它的很多產品都是圍繞著智能家居來進行的,而在這個領域,目前並沒有一個霸主,小米的機會可以說非常之大。而在線下,關於家居做得最出名的是宜家,宜家在全球來看,顯然足以匹敵騰訊與阿里巴巴。


小米的生活賣品也在逐漸的發展壯大。


有意思的是,宜家家居也開始做線上,而小米則開始逐漸發展線下。

在全球範圍來看,小米的生活產品具備簡易設計風格,超高的性價比,以及不錯的質量,完全就是對比宜家,但更重要的是,小米的產品以小米手機為一個控制終端,面向的是未來的物流網。

隨著時間的發展,誰又敢斷言,小米不會超越宜家呢?


歲月雜談


2017年11月份,雷軍與投行進行接觸,提出2000億美元市值的目標,並得到了投行一定的認可。2000億市值什麼概念?相當於 2/5 的騰訊,1/2 的阿里,2.5 個百度,3.5 個京東。今天帶你看看,從這位 48 歲正當年的勞模身上,我們還能學到什麼:①要永遠相信夢想的力量並且儘早的去付諸行動;②奮鬥沒有終點,你要學會堅持,第一份工作,我做了整整16年;③做你熱愛的事,熱愛你所做的事,然後順勢而為;④做好自己的事,別羨慕別人;⑤我無意中使用了最高明的秘訣,認真拼命工作。

廚男算了一下 按雷軍持股比例77.8%計算,小米IPO哪怕最低估值500億美元也是妥妥的中國首富了,而且甩後面一眾幾條街……按照雷軍提出的2000億刀估值且已被許多機構認可來算,那世界首富就要和蓋茨say goodbye 然後妥妥的移駕中國了。!


旅行廚男


小米手機母公司業務,以及它龐大的IOT生態鏈業務,一旦上市,整體市值必然是千億美金級別的。短期內應該趕不上阿里和騰訊,但應該能和百度一起,穩住第二梯隊。

以下為個人意見,請輕噴。



未來互聯網格局應該是第一梯隊:AT(阿里、騰訊);

第三梯隊:MWJ(大家猜一下,答案我會寫在第三個評論裡。);

第四梯隊:MD3WM+O(美團、滴滴、360、微博、合併後摩拜+ofo);

第五梯隊:其他。


生死契闊ll與子成說


按照媒體的報道,小米的估值已經接近千億美金。互聯網三巨頭之一的百度,這下也可能真的只能偷偷的哭了。按照百度最近的市值情況來看,大概在800-900億美金左右,目前是領先於京東和網易。那麼憑什麼小米一上市就能達到千億美金的級別?按照硅谷的說法,產品做到極致可以估值到10億美金,這個也是獨角獸的基本門檻。平臺做到比較大的規模可以估值到100億美金。如果要達到千億美金的估值,必須是生態級別的公司。一旦小米成功上市,可能變成跟騰訊和阿里一個級別的公司。

按照這個思路,莫非小米已級成長為生態級別的公司了?答案是肯定的。小米以手機起家,開始發展智能家居,同時佈局產業鏈。經歷了2015-2016的低潮期,到了2017年小米又高調的出現在用戶面前。2017年10月,小米就完成了全年的營收目標,並且穩居全球第五的手機廠商的位置。按照雷軍的說法,“小米成功逆襲”,並且雷軍還表示,“小米在2018年進入世界500強,並有很大把握完成1億臺手機出貨量目標”。如果能達成這個目標,雷布斯一定會再度“封神”。

中國互聯網進入ATM時代

BAT在我國互聯網行業由來已久,不過這幾年百度實際上已經掉隊了。從市值來看,百度大概是800-900億美元左右,而阿里和騰訊均在4000-5000億美金。從營收規模來看,2016年百度全年的營收是705億,騰訊營收1519億,阿里營收1582億;百度的營收只是阿里和騰訊的一半都不到。從營收的角度來看,小米在2017年超過了1000億,至少會跟百度持平。並且這幾年百度業務增長乏力,投資併購的成績也很差,生態佈局更沒有結果。

反觀小米倒是每年增長迅速,生態鏈也做的有聲有色,並且用戶的口碑也非常正面。如果能夠達到1000億美金的市值,就代表了資本市場認同了小米的價值,把小米真正當做生態級的企業來看待。而此前達到生態級的企業只是騰訊和阿里,所以從2018年開始BAT的叫法可能會成為過去,全新的說法將會變成ATM。


光榮與夢想1987


  • 小米將來會與阿里巴巴和騰訊一個等級嗎?我認為不會。

  • 騰訊最主要的能量是社交,阿里巴巴最主要的是電商。這兩者都與人的生活息息相關,而且在市場上這兩個基本沒有太多的對手可言。處於絕對壟斷的地位。
  • 而小米現在主要還是生產手機,手機面臨的競爭對手很多。在國內,小米就要面臨華為的強大挑戰,現在的市場份額也沒有華為這麼多了。至於小米所提出的生態鏈,在其他新能源和人工智能方面的佈局,目前來看,還沒有取得很大的突破。這點從港股小米集團的股票就可以看出了。
  • 曾經小米在騰訊之前就搶佔了社交的市場,曾經的米聊在線人數比騰訊要多多了。可是,小米並沒有這方面的運營經驗,現在米聊也基本很少人用了。
  • 因此,綜合來看,小米將來很難會與阿里巴巴和騰訊同一個等級的。

最近問答點贊好少啊,雖然行情不好,但還是希望多多幫忙點贊哦,謝謝!看完點贊,腰纏萬貫,感謝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