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別人對你開始畢恭畢敬時,你就要小心了|莊子說

当别人对你开始毕恭毕敬时,你就要小心了|庄子说

当别人对你开始毕恭毕敬时,你就要小心了|庄子说

大白若辱,盛德若不足。

陽子居前往南方的沛地,正好老子要去西方的秦國遊歷;

他約了在郊外見面,到了梁地才遇到老子。

老子在途中仰天長嘆說:

“起初我以為你可以受教,現在才知道不行。”

陽子居沒有回應。

到了旅舍後,侍奉老子梳洗乾淨,

把鞋脫在門外,跪行向前說:

“剛才弟子想請教先生,

先生在路上沒有空閒,所以不敢開口。

現在空閒了,請指出我的過錯。”

老子說:

“你態度傲慢,誰要與你相處?

真正潔白的人,要好像含垢受辱;

德行充實的人,要好像有所不足。”

陽子居中慚愧地變了臉色說:

“敬聽先生的教訓了。”

陽子居剛到的時候,旅舍的客人都來迎接,

旅舍主人安排坐席,女主人替他拿毛巾梳子,

先坐的人讓出位子,取暖的人讓出火爐。

等他接受老子教訓回來以後,

旅舍的客人就同他搶位子坐了。

《傅佩榮譯解莊子·寓言 27·6》

本文內容令人聯想到《老子》第四十一章中的:“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完全容不下一點汙垢,那不叫真的白,真的白是汙垢進來,可以將它消化。

德行高的人,並非認為自己德行好得不得了,而是常常覺得德行有所不足,老子的思想中有四個字是關鍵——“敝而新成”,敝就是舊的,只有讓自己變成舊的,才會不斷推陳出新;如果認為自己是新的,就不可能再往前進。所以人要讓自己覺得有所不足,才會不斷髮展、不斷進步。

否則,認為自己已經足夠了、很圓滿了,就會停下來,生命也等於結束了,活著也只不過是重複而乏味。

這是很重要的觀點,記住這個觀點,就能活在當下,覺得自己有所不足,生命隨時都能保持一種動力。這也是為何老子思想對於步入中年之後的人,影響特別深刻。

陽子居因為在人世間有各種成就,所以別人覺得他是大人物,對他很尊敬,老闆娘還親自送來毛巾、梳子。

但是他見了老子,改變傲慢的態度之後,別人看到他來了就跟他搶位子。因為他消解了自我的執著,看起來和平凡人一樣,大家也就不拘形跡,有如“相忘於江湖”了。

這反而是好事,與別人都相同了,大家一起回到道里面,成為一個整體。

当别人对你开始毕恭毕敬时,你就要小心了|庄子说

——傅佩榮

圖 | 蔡志忠

別忙著走,掃碼關注一下

聰明的人都掃的上

傅佩榮國學館

当别人对你开始毕恭毕敬时,你就要小心了|庄子说

公眾號後臺(非留言處)回覆“莊子說”,查看專題。

即將上線的易經入門視頻課程配套講義

已上架先生書房

当别人对你开始毕恭毕敬时,你就要小心了|庄子说

想要第一時間看到我,就加星標

当别人对你开始毕恭毕敬时,你就要小心了|庄子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