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觀察|滿城宋韻的開封,為什麼還要以菊“霸”天下?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向前

公元978年,李煜填小詞《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未幾,卒。

1000多年後,這首小詞成皇家園林大型水上實景演出《東京夢華》序曲,夜夜上演在李煜身卒地開封。用它做序曲,不是為演繹南唐後主李煜生命落空的悲歡,而是便於引出趙宋王朝在開封的皇圖霸業。

金观察|满城宋韵的开封,为什么还要以菊“霸”天下?

作為八朝古都,開封可說道的方面很多,不過過往八朝歷史中,北宋一朝給開封帶來的影響最大,文化痕跡最深。

這些文化傳承中,就有菊花。當下的開封,已經是菊霸天下;如今的開封,正在試圖通過菊花重回城市之巔。

金观察|满城宋韵的开封,为什么还要以菊“霸”天下?

菊霸天下

10月後的中國,天氣漸涼,百草待枯,菊花卻迎來了屬於她的時令。

菊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菊花是花中四君子之一,菊花還是“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的耐寒之花。

正因為菊花的這種品行和品性,使得菊花廣受歡迎,全國眾多城市以菊會友,圍繞她做起一篇又一篇菊展文章。比如開封,“10月18日,中國開封第36屆菊花文化節開幕”;比如青島,“10月20日,2018年青島市第34屆金秋菊展如約而至”;比如重慶,“重慶市第22屆菊花藝術展於10月19日在園博園開幕”;比如武漢,“10月18日,武漢第35屆金秋菊展盛大啟幕”......

這些城市中,又以開封在菊花上下的功夫為足,玩的創意為多,造成的影響力為久遠。

金观察|满城宋韵的开封,为什么还要以菊“霸”天下?

1983年,開封把菊花定為市花,每年舉辦一屆菊花盛會,並且在2013年,中國開封菊花文化節升格為國家級節會,迄今已成功舉辦了35屆,節會理念越來越新,品牌越來越亮,底蘊越來越厚,影響力越來越大,人氣越來越旺。

作為菊展界的國家級節會,開封菊花文化節走進了第36個年頭,而在過去35年中,開封菊花譽滿全球,曾連續7年創7項吉尼斯世界紀錄。

“開封菊花已經形成了獨特的品牌,人們喜愛菊花,不僅因為其美豔,更是因為菊花性格剛強,耐寒傲霜,氣質高潔。同時菊花也正是開封人民堅強不屈的意志品格的象徵。如今,它已‘開’遍全國各地,像洛陽的牡丹、無錫的梅花、廣州的木棉、昆明的茶花一樣,不僅受到本地人們的喜愛,也受到全國人民的喜愛。”開封市農林局有關負責人接受採訪時曾這麼說。

至於本屆菊花文化節,開封更是布展菊花279萬盆,涉及國內外800多個菊花品種,從展館規模到品種數量,國內菊展城市無出其右。

根基沃厚

淹沒於菊花海洋中的開封,帶給遊客的是一聲聲驚歎,添加給市民的是訴說不盡的驕傲。

定都於東京汴梁(今開封)、圖霸著天下的北宋,曾將皇城東京打造成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城市,文化科技一流,以至於史家陳寅恪說,“華夏民族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

朝代有更迭,唯文化長流傳。歷史長河中的趙宋王朝,給後人留下有眾多文化喜好,菊,是其中之一。

菊之於開封,恰如牡丹之於洛陽。公元1104年秋,書生劉蒙初次來到北宋都城東京,被滿城盡是賞菊人的盛景吸引,提筆撰寫了我國第一部菊譜,記錄其所見菊花之多姿,隨後,又有史鑄的《百菊集譜》、范成大的《範村菊譜》等不斷問世。

當時東京有專門栽培菊花的園圃,適時開放供遊人玩賞。每逢重陽佳節,民間有自發形成的花市,為酷愛養花之人提供賞菊場所。官宦之家往往讓花匠種植數百盆菊花,在院內或府外陳設。

金观察|满城宋韵的开封,为什么还要以菊“霸”天下?

一部專門記述東京昔日繁華的《東京夢華錄》寫道:“九月重陽,都下賞菊,無處無之。酒家皆以菊花縛成洞戶”,“宮廷內外爭插菊花枝、掛菊花燈、開菊花會、飲菊花酒”。

明清時期,開封的養菊之風更盛。明代詩人李夢陽曾來賞菊,並寫詩:“萬里遊燕客,十年歸此臺。只今秋色裡,忍為菊花來。”在禹王臺公園的乾隆御碑中,至今還可看到“楓葉梧青落,霜花菊白堆”的詩句。

有著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蘊,改革開放後以菊揚名也就成了開封的自然之舉。更為重要的是,受制於發展困境的開封還想以菊為媒,通過菊展來展示城市形象,讓其成為招商引資、文化旅遊發展的平臺。

於是,開封菊展步步升級,開封菊栽培日益廣大。36年努力,“開封菊花文化節”這一品牌已經成為國際知名的文化交流平臺,成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

以無處不在的北宋文化遺存著稱,以花中四君子之一的菊花聞名,這便是如今開封在世人眼中的座標。

金观察|满城宋韵的开封,为什么还要以菊“霸”天下?

城市之巔

菊花,已在開封人心裡紮根千年。但菊花,在開封人心裡又不是單純的菊花。開封人一直在嘗試尋找重回城市之巔的通道,菊花恰是其間的一扇門。

龍亭、開封府、九百載鐵塔、千餘年夜市……八朝古都開封,宮廷文化、府衙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遍地流淌,生生不息。《農民日報》評價說,一座城,文化資源之豐富、璀璨如開封者,全世界屈指可數。

怎麼將這些資源串起來?以菊花文化節為入口倒是不錯。

今年菊花文化節舉辦前,開封市委書記侯紅強調四個方面意見,第一點就是:“今年要放眼世界辦節會。開封建設國際文化旅遊名城,就要面向世界辦節會,要有這樣的主導思想。今年菊花文化節期間在開封舉辦第二十屆中日韓三國友好城市交流大會,就是要面向世界,真正打出國際文化旅遊名城的牌子。”

為此,她要求在布展上推陳出新,不僅老城區要有菊花布展,新城區恆大童世界、“六館一城”以及朱仙鎮啟封故園等都可開闢分會場,把開封的“亮點”更多展示出來,增強遊客體驗度。

不過,一個城市能否站在城市巔峰,除了文化基因,最終還要看經濟實力。過往30多年中,依託菊花文化節,開封牽手世界,簽訂了一個又一個投資協議,經濟增速令人刮目相看。

其實,菊花在扮演開封文化景點串場人的角色同時,也順帶給開封鄉村振興找到了產業,使得城市繁榮和鄉村振興得以共振。

2017年,開封菊花種植面積3000畝,總數500多萬盆,初步形成了菊花種植、觀賞、加工、銷售的產業鏈條。這些菊花不但自用,還大量遠銷,成為全國各地舉辦菊展的主要展品供應地。

目前,開封菊農由1988年的不足300戶增加到目前的6000多戶,全市菊花年產值達到1.3億元,帶動6000多戶農民致富。

10月19日晚,水上實景演出《東京夢華》行將落幕,旁白聲音迴盪在依據《清明上河圖》建造的清明上河園景區裡:輝煌已逝,但往事並不如煙,在古城厚重的歷史之上,開封的今天正在書寫一副比清明上河圖更加壯麗的畫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