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大佬傅海棠的大心臟:先回撤85%,然後一年70倍

期貨界有四大天的說法:東邪葛衛東、西狂林廣袤、南帝葉慶均和北丐傅海棠。資金量來說,東邪和南帝都是百億級別,西狂和北丐是十億級別。但是西狂和北丐起點比東邪和南帝低很多,西狂是20萬起家,北丐是5萬起家。

期貨市場就是這樣,如果是對生活影響不大的錢,那就不怕虧,回撤50%很正常,回撤就回撤,70、80%也很正常。很多人都沒有想明白,天天止損來止損去,不能忍受波動,做期貨不虧錢是不正常的。傅海棠如是說。

看看這是何等牛逼的心臟?炒A股很多人挨一個跌停就受不了了,人家回撤80%還認為正常?期貨真不是人玩的。

傅海棠2000年進入了期貨市場,但進來後卻發現錢沒有那麼好賺。一直到2009年以前,基本是賺少虧多,最後的結果是虧得死去活來,虧著虧著明白了一句話:活著沒有死了好,當時感覺世界上最美好、最幸福的事就是去死了。

那為什麼沒有去死?兩大原因:

第一,主要的原因是對期貨市場沒有失去信心,感覺自己的投資方法是正確的,沒有其他方法比這再好了。這一套方法要賺不了錢,就沒有方法可以再賺錢,感覺還是有希望的,這是一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人得要負責任。自己死了好辦,但是上有老下有小,並且還借了鄰居的外債,不能坑人,一死了之,借了別人的錢怎麼辦?那不行,得咬咬牙往前走。基於這兩大主要原因,當時的精神還是挺好的,人前還是笑嘻嘻,但是背後很難受,這個氣一直沒有下去。

大概到了2009年傅海棠看到了大蒜 的行情,拿著5萬三個月賺了600萬,用三個月的時間,用600萬馬上投資鄭州的棉花 期貨,在2009年賺了1000多萬,2010年不到一年的時間賺了1.2個億,2011年沒賺錢,到2012年賺了9600萬,2013年打了平手,2014年小虧,到2015年就大虧了,大概一個月的時候,就虧得只剩1500萬。

當時期貨上有8000萬的資金在賬戶裡,做多大豆和棉花,倉位也比較重,感覺要漲,結果都往下跌。棉花從1.2萬多開始買,往下打,虧了3000多塊錢,空頭氛圍太重了,有些人不怕死,前赴後繼地跳火坑,明知道做空是做錯的,還要做空,沒有辦法,打不過他們就跑了,錢沒有了,8000萬到了4000萬,一下子虧了一半,後來4000萬又進行抄底,做鐵礦、螺紋等,又虧了2000多萬,還剩1000多萬,回撤85%,這時候的錢虧得有點重了。

回撤85%。別看錢虧得不少,但是底氣越來越足。別人問,錢虧那麼多,高興什麼?高興是因為這些東西跌得都快不要錢了,白給,那賺錢是一定的。焦炭 都跌到580,動力煤 跌到280,棉花跌到9600,螺紋鋼 跌到1600,很多品種就是不要錢了,一看不要錢,你敢不要錢我就敢收,照單全收,賺錢的機會就來了。於是就出現了2016年翻天覆地的行情。隨便抓一個品種都是百分之幾百,過去跌了幾年的行情,三個月就漲回來了。

傅海棠先後操作了豆粕 、棉花、黑色、天膠、玻璃等,做的品種比較多。也巧了,運氣好到爆,剛賺了錢,做一個品種,做了馬上漲,做完換另一個品種的時候,那個品種又馬上漲。這樣1500萬賺了近10個億。

傅海棠的投資之路就是這麼一個過程。總結下來做投機就是要做確定性,一定要確定,你對行情不確定,那其他的問題都解決不了。確定性沒解決,心態怎麼會好?

有人說,時間長了就好了,我說下輩子也好不了。藝高人膽大,膽從哪兒來的?確定了才有膽。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一個小個子,三等殘疾,來兩個大漢,他們要是揍我,我肯定打不過他們,我就很害怕,撒腿就得跑,跑了之後才不會被捱揍。但是你要是確定,如果對方動手還不是你的對手,膽子就大了。

行情就是這樣,你只要確定了它往哪兒走,什麼走勢,你的心態不好、持倉問題都可以解決。有人對我的評論,說我不懂風控,好像我在瞎搞。我說,你風控再好,也是虧錢。控就是控制風險,最大的風險來自於對行情的看錯,只要行情看對了,沒有大的風險。所以,我們要研究對行情看對,把握準趨勢。把第一精力放在研究確定的趨勢上。第二是風控,如果把風控放到第一位,把研究行情的確定性排到第二位,那就顛倒了。風控不是不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就是確定行情。

確定不能代表每次都準,你們經常問我這個行情往哪兒走?大多數我是回答觀望,我做十次有九次是錯的。但是這與確定不矛盾,做確定不代表每次就得對,但是我們在做行情時要儘可能地確定,甚至於是百分之百。如果你百分之百確定,那你錢賺得就快了。我十次可能有九次是錯的,可是我錯的九次的損失都是小的,我對的一次卻是大的,我一逮就是大鯊魚,漏網的都是小魚。千萬別逮的都是小魚,見到大魚逮不住,這就麻煩了。賺了好幾十次的錢,一次虧完就沒有了,這樣最後就不會成功。

想成功,尤其想賺大錢,就得錯的時候多,對的時候少。乍一聽可能理解不了,但的確如此。因為在很多錯的過程當中找確定的,不做就沒有感覺了,就像夫妻兩個人感情再好,長期兩地分居就沒有感覺了。萬世萬物都是一個道理,宇宙的規律都是一樣的。同理,期貨亦是如此,你不做它就沒有感覺了,就是各種利多利空的消息來了以後不敏感。所以,不確定的時候小做,確定的時候大做。有人問我倉位怎麼控制的,我說不一定,我就看對行情的確定性,我確定了百分之百滿倉,我既然確定了行情,幹嘛要把錢放在外面,能多買一手就買一手。所以沒有定論,可能5%,可能10%,也可能滿倉。跟打仗一樣,投入多少兵力,看這次勝敗的把握如何。

期貨市場長期流傳一句話:期貨市場的確定性就是不確定性。那你別來做期貨了。還有一句:千萬不要預測行情。千萬別預測行情來做期貨幹嗎?期貨,期貨,是一個預期,沒有預期做什麼期貨?我就沒想明白,可能我智慧不夠。所以我們要好好想想,這個邏輯上就講不通。無論是長期預測,還是短期預測,就算賺一個點就跑,那也得有預期在。所以,期貨做的就是預期,誰的預期準確,誰最後就成功了。你預期不準確,你最後就失敗了。為什麼我們心態不好?本來看對了行情,被對手一搞,嚇跑了。但是回過頭來一看,做的其實是對的,為什麼?因為你不確定,心態就不好。

我們都說順勢而為,順勢而為的前提是得找對趨勢。高拋低吸,這等於沒說。順勢而為,你得知道哪個是熊市,哪個是牛市,如果不知道勢,你順什麼。勢是怎麼來的?供求決定價格。供不應求,價格就漲,那就是牛市;供大於求,那就是熊市。當然還有一個條件,供不應求,尤其是低於成本的東西,肯定要漲。供不應求了,出現暴利了,那也不行,後續就要跌,為什麼?因為明天可能就供大於求了。期貨是一個演化的過程,所以不能光看眼前。這就像2015年年底的行情,好像明天地球就要炸了,最後把索羅斯都搬出來,說要做空亞洲、做空中國。物極必反,當時看是供大於求,演化之後變成供不應求了,所以要預期和研究。但記住,供求決定價格,這是根本。

還有一點,我們要把行情做大,首先要盯住哪一個商品價格不合理,什麼是不合理的?就是虧得受不了。快虧錢的時候就要盯住它,等到虧得受不了了,關門的關門,跑路的跑路,跳樓的跳樓,喝老鼠藥的喝老鼠藥,那就快了。不賺錢的時候,看哪個行業虧得最慘,就要盯住哪個行業。只要盯住它,不愁找不到機會。不怕賊偷,就把賊惦記,你天天惦記著它,不愁偷不到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