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博通起訴德國大眾侵犯專利權,這些企業都曾捲入侵權風波

知識產權不得侵犯,保障的是人對其智力勞動所創作的成果享有的財產權利,但在眾多研發創造中,卻容易出現知識產權侵犯事故。

美國博通起訴德國大眾侵犯專利權,這些企業都曾捲入侵權風波

據外媒報道,美國半導體供應商博通近日狀告大眾集團侵權其專利,索賠逾10億美元。博通還威脅要求法院禁止某些大眾車型的生產。大眾發言人證實博通已對這家德國汽車製造商提起了訴訟,但是並未確定索賠額度的大小。

不過,如今侵犯專利權、著作權、商標權等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越來越多。這些知名企業都曾有過相關新聞。

華為在中美同時控告三星侵犯專利

2016年5月,華為公司宣佈,它已經對全球最大手機制造商三星電子提起知識產權訴訟,控該公司侵犯其智能手機專利,並要求賠償。這是中國企業首次發起類似訴訟。據路透社報道,該知識產權訴訟同時在美國和中國發起,包括加州北區法院和深圳中級人民法院。華為稱,三星未經授權在其手機中使用了華為的第四代(4G)蜂窩通信技術、操作系統和用戶界面軟件。

小米被訴侵犯標準必要專利 賠償5000萬

今年7月,京知受理袁弓夷訴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小米通訊技術有限公司侵犯3GPP標準必要專利一案。涉案專利為我國第ZL00800381.5號專利。原告稱,小米未經其許可,在國內生產銷售的小米5X、小米Max2、小米Note3等12種小米系列手機使用了涉案專利技術,請求法院判令兩被告停止侵權並賠償經濟損失5000萬元及相應合理支出。

聯華電子侵犯中企專利

今年7月,臺灣半導體制造商聯華電子(聯電)3日發佈公告稱,中國福州中級人民法院當日發佈了對美國芯片製造商美光在中國兩家合資公司的初步禁令,要求美光半導體(西安)有限責任公司和美光半導體銷售(上海)有限公司停止在中國銷售26種DRAM和NAND等相關內存類產品。而這是中國發展半導體被指稱“竊密”和“侵權”以來,首次成功重拳回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