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百代羹”?來螺江陳氏宗祠,真的長見識了!

遺存在全國各地數不勝數的大大小小、建築風格迥異、歷史不同、朝代不同的宗祠,卻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祭祀先祖、宏揚優秀、傳承文化、光大本族。實際上這是以本族歷代沉澱卓越精髓為基礎,教育後代,忠孝、和善、向上、爭先、積極的追求美好生活,以達到光宗耀祖、激勵後人為目的。

過去有一句老話兒,叫:“一個家族要想出一代俊傑,那麼需要這個家族十二代人的努力。”可見,家族的教育和傳承對於後世子孫的發展有多重要。

什麼是“百代羹”?來螺江陳氏宗祠,真的長見識了!

我們這次來到的這個螺江陳氏宗祠,就是我國宗祠文化比較典型的一個例證。螺江陳氏宗祠位於福州市倉山區螺洲鎮店前村,始建於明嘉靖後期,早先是由陳氏家族六世祖創建的家廟,至清康熙十六年才擴建為家祠。在清道光和宣統年間,陳氏後人時任刑部尚書陳若霖和宣統皇帝的老師陳寶琛分別主持,對陳氏祠堂先後進行了兩次的全面重修。整個祠堂均是清代建築風格,大門上有許多‘南元’、‘館元’、‘進士’橫匾,還有左宗棠李鴻章等名人題匾、題聯,可見陳氏家族曾經顯赫的家世。

導遊跟我們講,陳氏祠堂坐北朝南,依中軸線漸次排列有照璧、牌樓、天井、大殿、花園及大戲臺等建築,大殿前有迴廊,兩側有廂房。其整體結構保存較為完整,具有濃郁的福州地方特色。螺江陳氏最早是陳廣在明洪武年間(公元1368-1398年)從新寧(今長樂玉溪)遷來,“吾螺之分支於陳店而上溯玉溪”(陳寶琛語)。至於其遠祖世系,則無從稽考,便獨樹一幟,取居住地名而稱“螺江陳氏”。

什麼是“百代羹”?來螺江陳氏宗祠,真的長見識了!

什麼是“百代羹”?來螺江陳氏宗祠,真的長見識了!

走進祠堂的第一個院落,只見整個院落佈局莊嚴嚴謹,由門樓、披榭、天井組成,院子多為長條形石輔就。門樓為牌樓式建築,穿鬥式木構架,懸山屋頂,面闊三間,進深二間。在院落的兩側披榭懸掛很多榮耀匾額,披榭內牆懸掛各個歷史時期,包括古代近代現代等本族名望之人畫像或照片,供人瞻仰。

什麼是“百代羹”?來螺江陳氏宗祠,真的長見識了!

走進祠堂的第二個院落,首先見到的是一面極具地方特色的門牆,中門門楣上方用隸書但夾帶著小篆味道的四個大字:百代羹牆,思考再三,不得其解。在這個宗祠嚴肅之地,上掛“百代羹牆”,究竟是有什麼意味呢?百代似乎好理解,單說這個“羹”字是什麼意思?羹,不是飲食中熬製出來的粥麼?在這裡有什麼講究麼?

什麼是“百代羹”?來螺江陳氏宗祠,真的長見識了!

後來聽導遊講,這個“羹”字,是教育的意思,嘿嘿!平生第一次聽到“羹”字還有教育的意思,真是長學問了。那麼如果此羹為教育之意,那“百代羹”,是不是就是寓意家族要代代以教育為本的意思呢?接下來聽了導遊跟我們的講述,還真是這個意思。導遊說,這個“羮”字的重點在於敎育,陳氏人才輩出源於敎育。清代以來,螺江出陳氏進士21人,翰林1人,舉人108人,可謂人才濟濟。

最引人注目的是清代後期陳承裘父子四進士,陳寶琛兄弟六科甲,真是佔盡風流。陳氏子孫中,最為著名的人物,清代的有陳若霖,清刑部尚書,精於律學,善於辦案;陳寶琛,清末著名教育學家,官至太子太傅,補正紅旗漢軍副都統和弼德顧問大臣,他的夫人王眉壽是當時世人譽為“閩嶠女宗”的福建省第一位女教育家。

什麼是“百代羹”?來螺江陳氏宗祠,真的長見識了!

陳寶琛之後的“螺江陳氏”族人,有的參加革命,成為革命先驅,有的研究學問,成為專家學者。其中就有著名的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覺民之妻陳意映、陸軍中將陳長捷、海軍中將陳慶甲、交通建設學家陳體誠、經濟學泰斗北大教授陳岱孫、科學院院士陳彪、物理學專家陳萀、福建師範大學教授陳矩孫等等,對於螺江這個老陳家,我只說兩個字:厲害!據粗略統計,陳氏家族僅現當代政界、軍事、經濟、科技、敎育、文藝等名家多達數百人,曾有人評價說,陳氏家族是簪纓世家,教育世家,軍事世家、科技世家,文藝世家和革命世家,可謂絕無僅有。

什麼是“百代羹”?來螺江陳氏宗祠,真的長見識了!

在祠堂正中央的神主龕,供奉著的是陳氏家族列祖列宗的牌位。廳前懸掛的五面“福”字匾分別為嘉慶帝和道光帝為表彰陳若霖政績御賜的,稱讚陳若霖享有“五福”,所謂“五福”一曰貴,二曰祿,三曰壽,四曰安逸,五曰子孫。兩任皇帝,分別嘉獎,這對一個家族來講,是何等的榮譽。

什麼是“百代羹”?來螺江陳氏宗祠,真的長見識了!

祠堂正廳上方懸掛道光皇帝在陳若霖七十壽辰時御賜的“福壽”大字匾牌,可謂皇恩浩蕩,隆寵有加。官至翰林院侍講,充日講起居注官、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又是末代帝師的陳寶琛,常把人生比作一盤棋,所以經他倡建的大廳地面棋盤石讓子孫好走,寓意後代子孫各人應走好各自的人生路。

祠堂大廳中高掛燈籠的燈杆放置於“紫微鑾駕”主樑下之外側,這有別於其它屋宇的駕構,寓意子孫後代應該向外發展,才更有前途。並祈求在外子孫事業有成,因此陳氏子孫十有八九在外謀生,這顯露出建祠祖先的遠見卓識。兩側是宣統皇帝溥儀贈予其師傅陳寶琛的壽聯“召爽稽謀尊壽篆,甘盤舊學重師資”,為中國書法大師愛新覺羅·啟功所書。

什麼是“百代羹”?來螺江陳氏宗祠,真的長見識了!

什麼是“百代羹”?來螺江陳氏宗祠,真的長見識了!

陳氏宗祠,給人印象最深的就是,牌匾聯對特別多,這裡的匾聯多達一百餘幅,且許多楷、行、隸、篆祠聯基本上都出自名人名家的手筆。如張之洞題寫的“世系昌鳴鳳,仙居相約螺”,程序的題聯“堂宇輝煌重光故里,官箴正直仰慕先賢”,以及當代書法家丁仃和陳曦的篆、楷楹聯。四周高懸的“內閣學士”、“禮部侍郎”、“監察御史”、“進士”、“院士”、“博士”、“兄弟廳長”等幾十面陳氏古今族賢的金字牌匾,都十分引人入勝。無論是“弘揚祖德”、“溯本思源”、“恢宏祖武”還是“百世其昌”、“乃吾旌光”、“宗德行仁”,每一個字都透出對先人的尊崇和驕傲。也正是這些名人大家的題詞,才使得陳氏祠堂更加尊貴。

什麼是“百代羹”?來螺江陳氏宗祠,真的長見識了!

什麼是“百代羹”?來螺江陳氏宗祠,真的長見識了!

國著名經濟學家陳岱孫在95壽辰慶祝會上自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樂也。”他70年如一日矢志於教育事業,培養大批優秀人才。前國務院總理朱鎔基親筆寫信祝賀說:“先生年高德勳,學貫中西,授業育人,六十八年如一日,一代宗師,堪稱桃李滿天下。我於一九四七年入清華,吳非入門弟子,而先生之風範文章,素所最仰。清華經濟管理學院成立之後,始得求教於先生之機緣,得益良多。”足見陳氏宗祠在教育成果上的影響力,真可謂相當之大。

什麼是“百代羹”?來螺江陳氏宗祠,真的長見識了!

什麼是“百代羹”?來螺江陳氏宗祠,真的長見識了!

螺江陳氏之所以歷百年而不衰,都源於宗祠裡的“百代羹”,實為”教育”二字。”陳立鷗,陳寶琛第六子,美國舊金山大學教授著名教授,在福建師範大學和螺江陳氏宗祠都創辦了陳寶琛教育基金會,獎助學子。百年大計,教育為本”,這無異給我們現代家族發展樹立的良好的典範。

什麼是“百代羹”?來螺江陳氏宗祠,真的長見識了!

什麼是“百代羹”?來螺江陳氏宗祠,真的長見識了!

相信陳氏子孫在這樣宗祠文化底蘊的薰陶下,整個家族取得非凡業績。這也從一個方面,印證了螺洲人永不湮滅的輝煌,乃在於為學窮盡賾隱,為官恪守高潔的高貴品格,留給不止是陳氏後人乃至於現代家庭無盡的學習和效仿空間。

什麼是“百代羹”?來螺江陳氏宗祠,真的長見識了!

王剛——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攝影達人、旅行達人、專欄作家、旅遊博主、新浪頭條作者、秒拍簽約旅行達人、途牛大玩家、《旅遊縱覽》雜誌簽約攝影師。入駐今日頭條、搜狐、一點資訊、新浪看點、百家號、網易號、企鵝號、鳳凰號、百度旅遊、QQ公眾平臺等自媒體。河北省攝影家協會會員、秦皇島市攝影家協會常務理事。企業經營管理實際操作性講師、ISO9000國際質量管理體系內審員。秦皇島某礦業公司總經理、董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