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店一個接一個倒,南通有受“關店潮”影響嗎?


門店一個接一個倒,南通有受“關店潮”影響嗎?

關店潮,

一看心驚肉跳!

作為經濟現象的名詞,

這三個字刺在心上難受,

因為其內涵太多了,

真的需要思考人生了。

門店一個接一個倒,南通有受“關店潮”影響嗎?

表面看是:

“實體店難開了”

“生意不好做了”

“房租上漲,吃不消”

“真的看不清方向了”


據外地記者調查,“僅一季度,昆明市註冊的市場主體有6599個,其中個體工商戶註銷4757戶,也就是說昆明每天有75個商戶註銷停業”

這位記者用“關店潮”

來透視經濟現象,

值得思考。

還好,南通這波關店潮還沒出現大潮之勢,

但從人民路、青年路、工農路、虹橋路到南通新城區和老城區街頭巷尾、還有市縣各鄉鎮的臨街店鋪看,近年來,店鋪“開了停了,停了又開”的多了,這已是不爭的事實。

今後實體店難做了,這已成為許多經營業主目前碰到的最大的課題,有個別業主被“水淹”了,至今心結不解。

請來說說“關店潮”,

你怎麼看?

這道考題你肯定有話要說了,

因為關店潮與你我他關係重大。

關店對業主來說是一種無奈之舉,說“潮”就是動態趨勢了,說白了,關店就意味著經營失敗,同時也在提醒大家,請你慎為、不要太沖動了!

俗話說,出門看天,抬腳選路。關店潮到底有什麼值得探討的呢?小編不是專家,但認為十分重要,因為創業生存和生活方便全在這裡。今天點開這道題,就是讓你們發表獨特見解與大家分享,小編拋磚引玉,就是讓大家收穫有價值的信息,供你創業決策參考!

大數據、大環境,聽聽王健林怎麼說


前天看了一篇關於萬達老闆王健林的報道,才算解開了心中的迷團。王健林說:

中國現在的年消費市場總額是25萬億,

在這個25萬億裡面,

提袋消費佔了三分之一,

另外的消費佔了三分之二。

在這裡先普及兩個概念。消費市場總額,就是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就是除房地產和石油外的所有買賣。另外說提袋消費,就是提著袋子能拿走的,非提袋消費就是不能提著袋子拿走的,比如餐飲,旅遊。

照這個來算,提袋消費大概是8-9萬億的市場;先回顧一下淘寶的銷售額?去年僅雙11就幹掉了571億,全年突破3萬億應該沒有懸念。淘寶做的生意基本上是提袋消費,這就佔了30%。

然後京東呢?蘇寧易購呢?另外淘寶的遊戲規則破壞了整個提袋消費的生態體系,利潤空間沒了,都透明瞭;所以這種趨勢只會加速的從線下轉移到線上。

隨著智能手機的越來越普及,三年內60%也指日可待。到那時,只怕關掉的店更多。你認為有道理嗎?

門店一個接一個倒,南通有受“關店潮”影響嗎?

生存和發展真不易,多數人是“懵”的


王健林還說:

以後的非提袋消費要佔整個萬達廣場的80%。

也就是提袋只佔20%

就是那些不透明的BIGGER的,

你懂的。

咱再回到這兩年苦命的商業地產吧。胡溫在位的時候,11年開始興起的住宅限購,直接造成了兩個後果

1、大家都拼命地開發商業地產和加大商業地產的配比。造成現在大型購物中心和臨街商鋪大量過剩。(南通商業地產也不少啊!)

2、商鋪租金在12年開始大幅度上揚(說的是扣除通貨膨脹因素之後的非正常上揚)。這就說來話長了,互聯網其實是全球新命題。全球都扁平化了,其實大家基本一個起跑線上;我們的電商可能比國外還要走的遠。因為市場大,大魚好活。

大部分的存量地產,當時立項的時候都在五年前,在那五年前的美好時光裡,用全中國最聰明的大腦畫的大餅是不包括電商的,在給商鋪投資人描繪的都是一鋪養三代的美麗傳說。商鋪投資人砸鍋賣錢深信不疑。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你認為有道理嗎?)

其實地產商和商鋪投資者都陷入了群體迷失


推多了城市社區商鋪。再高大的人造神話,也有被揭穿的時候。再美的花朵,也有凋謝時分。電商的真正發力,是12年下半年開始,充其量也就是13年。走到14年,演變成了一個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的大變革。中國老話叫滷水點豆腐。馬雲就是滷水,點了中國人這個豆腐。他吃了我們的豆腐,爽了,可我們卻成了豆腐腦。

我試問一下,哪個人的腦袋不是懵的,以後向哪走,怎麼走,誰能說的清?雖然說改變是永遠不變的。可問題是這變化也有點太大了!

提袋消費的遊戲規則變了,還剩份個生意,就是那些馬雲等人幹不了的。相當多的人出路就是開家店。開啥店呢?生意做遍,不如賣飯。難怪有人問,南通的飯店怎麼越開越多?原南通市電容器廠裡,轉眼間開了三、四家酒店。

以前去商場,大部分是賣東西的。現在去商場,大部分是吃東西的。


以前的臨街店面,沒空鋪,大部分是賣東西的。現的臨街店面,好多空鋪,不空的,大部分是賣飯的。十個賣飯的老闆,只有一個半是賺錢的。另外一半,要麼等著賺錢,要麼想著賺錢。全在思考人生。(哈哈!)

其實,小編髮現有的人已經覺醒了。那些有預見的商鋪投資人,已經開始在頂峰套現,出逃了;那些有智慧的房東,遇到一個好房客只要不空租,哪怕房租低一點也行,大家共渡難關;那些有點閒錢不懂生意卻想蠢蠢欲動的人,淡定了;那些陷進去的,開始到處學習取經轉型了。那些指手畫腳的,更有故事了……

很想聽聽你們的高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