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艘驅逐艦與單獨的航空母艦,哪個更厲害?為什麼?

黃宏明10


總是會有網友會生出一些天馬行空的想法,但是不得不承認,這樣的想法確實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樂趣。最近就有網友提出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同作為海軍艦艇中的霸主和佼佼者,當航母戰鬥群遇到了10艘驅逐艦組成的編隊,那麼打起仗來勝負究竟會如何呢?

這個問題其實是比較難回答的,航母戰鬥群的恐怖實力自然是毋庸置疑但是十艘驅逐艦加起來能打出的巨大火力網也可以說是讓人膽寒。那麼我們不妨換一個思路,如果十艘驅逐艦遇到的是一艘單獨出行的航母又會是怎樣的結果呢?

首先我們從火力上來看,航母最強勁的攻擊方式並不是自身搭載的導彈,而是可以遠程將敵人狙殺的眾多艦載機,以中大型航母來看,一艘大型航母可以搭載的艦載機數量甚至可以達到70到90架左右。平均下來也就是說每艘驅逐艦將會面對7到9架艦載機的干擾,同時也會承受來自航母發射導彈的威脅。

但是對於大型驅逐艦來說,7到9架的飛機似乎並不能構成致命的威脅。驅逐艦在火力全開的前提下可以連續釋放出幾十上百枚防空導彈,對來襲的空中目標進行攔截。尤其是當十艘驅逐艦編隊組成一個強大的火力網,艦載機密集的進攻能起到的作用將會進一步減小。但是同樣的這時的驅逐艦也沒有足夠的能力在面對航母進攻的同時,發動有效的還擊。

那麼如果此時將單獨的航母換成一支完整的航母編隊,戰場的局勢將會瞬間傾覆。這時的航母不僅有足夠數量的護衛艦艇的支援,而且作戰半徑將可以達到1500公里左右,這個數值是驅逐艦的三倍。如果此時再讓雙方進行較量,那麼十艘驅逐艦所組成的編隊將毫無勝算。


利刃巨透社


現代海軍,擁有10艘驅逐艦以上的國家並不多,神盾艦超過10艘的軍艦隻有中美,所以以中美為例,中國以052D為主,美國以伯克級為主。052D擁有64個通用垂髮系統,伯克級擁有96個通用垂髮系統,10艘052D就擁有640個通用垂髮系統,10艘伯克級擁有960個通用垂髮系統。驅逐艦都是以防空為主,所以裝載的反艦導彈並不多,每艘052D最多能裝載10多枚反艦導彈,10艘052D就擁有100多枚反艦導彈(052D裝載的反艦導彈是鷹擊18,最大的射程達到540公里);伯克級裝載的反艦導彈是AGM-84反艦導彈(最大的射程達到300多公里),每艘伯克級最多能裝載10-20枚反艦導彈,10艘伯克級就擁有100-200枚反艦導彈。

現代航母以中、大型為主,中型航母能搭載20多架艦載機,大型航母能達到70-90架艦載機,而且航母的作戰範圍是1500公里,而驅逐艦所裝載的反艦導彈射程最大隻有500多公里(或許能更遠,但完成不能達到1000多公里),所以驅逐艦的反艦導彈只能成為擺設。

驅逐艦與航母相遇肯定是航母先發現驅逐艦,所以驅逐艦隻能處於被動的捱打的狀態,每架艦載機能攜帶2-4枚空艦導彈,在驅逐艦防空導彈範圍之外發射,幾十枚的空艦導彈同時射向驅逐艦,這是飽和攻擊,肯定會有些空艦導彈是驅逐艦無法攔截,一波次就可能讓幾艘驅逐艦受損或沉沒!

綜合以上,就算是一艘航空母艦對10艘先進的驅逐艦,還是一艘航空母艦佔優,更厲害。


稜視


軍事噠噠噠覺得,10艘驅逐艦更厲害一些。驅逐艦誕生於19世紀90年代,距今已經有120餘年的歷史了。說起來,驅逐艦還是從魚雷(艇)艦發展而來,剛開始的時候驅逐艦叫做魚雷艇,但是區別於魚雷快艇,排水量更大,航速更慢,因此翻譯成魚雷艦。1893年,那個時候的海上霸主針對這種中型艦艇建造了一艘哈沃克號魚雷艇驅逐艦,這是驅逐艦的名字第一次正是出現,但是驅逐艦主要是針對魚雷艇而建造,用於獵殺,驅趕魚雷艇,護衛艦隊安全。


隨著驅逐艦進入到各國海軍視野,這種中型艦艇的靈活性得到各國海軍青睞,於是各國開始改進驅逐艦,開始安裝更大口徑的火炮和魚雷管,開始取代魚雷艇負責海上魚雷攻擊。不過,那個時候驅逐艦的本質依然還是和它最開始一樣,是一艘魚雷艦,只不過噸位更多,武器裝備更為豐富。

1917年德國提出無限制潛艇戰,從那以後,驅逐艦有了一項新任務——反潛,於是幾乎所有的驅逐艦都加裝了水雷和深水炸彈,開始承擔護航反潛的任務。一直到二戰結束以後,導彈的出現讓驅逐艦地位大增,一躍超過巡洋艦和戰列艦成為現代各國海軍的主力水面艦艇。現代驅逐艦能執行各種各樣的任務,有著海上多面手之稱。



航母也起源於英國,經過幾十年發展之後,航母的使用變成美國一枝獨秀。現代航母美國一家獨大,十個尼米茲級航空母艦戰鬥群全球部署,可以說就美國的航母比世界其他國家所有航母加起來還要強大。十艘驅逐艦單獨和一艘航空母艦對比的話,我覺得可以用世界目前現役最強航母尼米茲級航空母艦和十艘阿利·伯克IIA型驅逐艦作為例子進行對抗。

既然是純裝備的對抗,那就將其他因素全部排除,雙方不用衛星,不用其他手段,在廣闊的太平洋相遇了。

本來,戰場上誰的探測手段更先進誰更具有戰場主動性,但是因為航母在驅逐艦面前武器裝備的絕對劣勢,就算預警機遠距離發現這十艘驅逐艦,其艦載機也根本無法擊沉這十艘阿利·伯克IIA驅逐艦。現代的驅逐艦,以伯克IIA為例,基本都裝備有相控陣雷達,而伯克IIA裝備的美國宙斯盾系統,防空能力十分強大。每艘128個垂直髮射單元,十艘伯克IIA可以攜帶將近一千枚標準2防空導彈。


一艘尼米茲航母上一般搭載4個攻擊戰鬥機中隊,這種特殊的時候強行加塞一個搭載五個攻擊中隊。F-14雄貓戰鬥機退役之後,美軍一個攻擊戰鬥機中隊一般12架大黃蜂架戰鬥機,滿打滿算一艘航空母艦也就能搭載60架左右的戰鬥機,再多甲板就要堵車了。再加上美國航母超高的艦載機回收效率,這60架戰鬥機可以當120架使,但是就算是120架戰鬥機面對十艘反導,防空能力爆表的伯克IIA驅逐艦也根本毫無勝算可言。

現在驅逐艦防空能力非常強,像阿利·伯克IIA這種世界頂級驅逐艦裝備宙斯盾系統以後能夠同時跟蹤處理數十個目標,美軍作為體系作戰的開拓者,其數據共享做得非常出色,十艘艦數據共享以後的作戰能力幾乎可以乘以十倍,將宙斯盾系統的性能全部發揮,60架戰鬥機根本無法近身。就算是搭載空艦導彈,以阿利·伯克IIA的反導能力也能輕鬆應對,況且大黃蜂戰鬥機也根本無法輕鬆在阿利.伯克IIA的探測距離之外發動攻擊。
阿利·伯克IIA的反艦能力雖然弱一點,但是解決了艦載機以後,航母在其眼裡就是待在的羔羊,幾個波次的輪番攻擊就可以輕鬆解決。所以我覺得,就算是航母預警機擁有探測距離上的優勢也打不過十艘驅逐艦。


軍事噠噠噠


防控能力極強的現代化驅逐艦組成10艘規模應該比單獨的航母要厲害,但是它們永遠無法擊沉航母。航母的優勢就是超視距作戰,它的艦載機可以在幾百公里之遙發射巡航導彈摧毀幾十公里之外的海上目標,阿根廷的“飛魚導彈”和“天鷹”攻擊機就已經證明這種戰術的厲害之處了;驅逐艦的優勢在於武裝多樣化,現代化的驅逐艦以055大驅為例它的艦載防空導彈發射井已經達到112個。10艘055驅逐艦全部填裝防空導彈之後理論上可以擊落560架飛機(兩發擊落一架是比較可靠的戰損比),而一艘單獨的航母艦載機數量以尼米茲級為例最多是80架,很明顯10艘055能碾壓一艘航母。

航母上專用與防空作戰的導彈數量有限,加上密集陣的作用頂多攔截10枚來襲的巡航反艦導彈,因此沒有護航軍艦的單獨航母遇上10艘055就等於是被屠殺的羔羊。當然航母對襲來的巡航導彈也不是束手無策,他可以派出電子戰飛機干擾導彈的導航系統,讓航母始終處於一種無法被鎖定的狀態,缺點是這樣會削弱艦載機攻擊機隊的力量,本來要抗住10艘055的一千多枚防空導彈就需要犧牲大量的艦載機,這樣浪費兵力不是明智之舉。

可見航母沒有護衛就會被綁住手腳,因此沒有哪個國家會讓航母單獨行動的,美國一般會派出3艘哈里伯克級驅逐艦和2艘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為航母編隊提供空中掩護;還會動用2艘海浪級攻擊核潛艇在水下開路,航母只用專心的進行遠程打擊工作就可以了。這種編隊作戰模式早在二次世界大戰之間就已經確立,二戰的航母甚至還會動用戰列艦護航。因此現代化航母不可能單槍匹馬去單挑10艘驅逐艦的。


利刃軍事


圖為韓國的世宗大王號驅逐艦

坊間軍迷一直會為特定的軍事戰術背景下,對於航母的戰鬥力給出一定的假設,而即便是二戰中,航母單獨出動也是不可能的,因此我們可以看出,單獨的航母不管是在持續攻擊力,還是生存性上都是非常低的,即便艦載機完成了對敵打擊任務,也無法保證己方航母的生存,而地方艦隊則有很多的手段擊落在空中盤旋的艦載機。

現代海戰中,驅逐艦大多攜帶大口徑魚雷、近防系統,中程導彈、防空導彈,可以說現代驅逐艦是一種多功能艦艇,而單獨的航母的戰鬥力卻是非常弱,雖然航母上有大量的近防系統,但是在面對十艘驅逐艦的輪番打擊下,航母會在消耗戰中變得不堪一擊,最終被大量中程打擊導彈擊沉。

圖為阿利伯克級驅逐艦

而回到驅逐艦船隊,十艘編隊的現代驅逐艦擁有幾乎完美的持續防空火力,只要配合得當,即便航母上的艦載機盡數起飛,導彈盡數發射,也會被大量攔截導彈和近防系統摧毀,不會造成任何實質威脅,而驅逐艦上一般都配有中程的防空導彈,艦載機本身的生存也是一種很嚴峻的問題。

圖為在海上行駛的航母

因此,在十艘驅逐艦和一艘航母的戰術背景下,航母無論在進攻還是防禦方面都會被碾壓,從中我們看出,如果航母沒有大量護衛艦和驅逐艦的保護,是很難形成戰鬥力,這個原因也是很多國家無法裝備航母的原因,沒有高質量的驅逐艦和護衛艦的國家,即便裝備了航母,也會變得不堪一擊,難逃被擊沉的命運。


軍情解析


現代,驅逐艦是海軍水面作戰艦艇中的多面手,最主要承擔艦隊防空作戰的任務,兼具反艦攻潛乃至對地攻擊能力,因此艦上裝載的主要作戰裝備就是防空導彈,以及反艦、攻潛導彈,乃至對陸攻擊巡航導彈等。

作為世界上最龐大、最複雜、噸位最大的作戰裝備,航空母艦絕對不會單獨行動,其出海駛離軍港,必定是前擁後護大批護衛艦艇,水底下也有常核潛艇開道。

驅逐艦和航母,是兩型不同的水面作戰艦艇,本質上沒有什麼可比性,也絕不會出現10艘驅逐艦與單獨的航空母艦對壘的情況,但即便有這種情況出現,作為資深軍迷個人判斷應該航母能夠勝出。

前面已有論述驅逐艦大都是以防空作戰為主,兼具反艦攻潛乃至對地攻擊能力,所以載艦武器大部分是防空導彈,一般東西方驅逐艦配備的反艦導彈基本上是8枚,少則4枚,當然也有051B型和052型部分驅逐艦裝16枚,但那不具備普遍性,仍就以8枚反艦導彈為基數,那麼10艘驅逐艦也就80枚反艦導彈,以反艦導彈最大射程300-500公里為標準(事實上驅逐艦根本就沒機會對航空母艦發射反艦導彈,反艦導彈多也沒用)。

倘若就1艘航空母艦,絕無驅逐艦和護衛艦等護航艦艇,10艘驅逐艦要想戰勝航空母艦,也是難上加難,航母沒打沉,說不定自身已沉入海底,即使不沉入海底,也基本上已經戰損,負傷退出海戰場。

航空母艦有輕型、中型和大型之分,就取中間值,中型航母4萬噸級排水量,起碼15架艦載戰鬥機,就算10架艦載機,每架攜帶2-4枚空艦導彈起飛,在驅逐艦防空導彈射程外,也即防區外發射超聲速空艦導彈,然後調頭就跑。

20-40枚空艦導彈,就夠10艘驅逐艦攔截了,不一定全都能攔截掉,終歸會有漏網之魚,第一波攻擊起碼戰損2-3艘,在載艦手忙腳亂地滅火不久,說不定第二波艦載機攻擊又到了。

而航空母艦卻依然在遠離驅逐艦的安全範圍內巡曳,驅逐艦的反艦導彈難以企及航空母艦,因此驅逐艦上的反艦導彈,在戰時大部分情況下,那就是擺設,根本對航空母艦構不成威脅,相反從航母上起飛的艦載機,其發射的空艦導彈卻對驅逐艦構成了致命傷。

事實上,二戰的海空大戰,已經給出了答案,在艦機大戰中,空中打擊始終處於優勢地位,而水面艦艇的防空炮火,對空中目標的打擊效果非常有限。

許多戰機竟然臨空在艦艇頭頂投擲航空炸彈,當然有許多艦艇是被雷擊機遠距離發射的魚雷命中而沉沒,現在,海空大戰中,空中打擊依然具有優勢地位,因為無須戰機臨空投擲航空炸彈了,改成了防區外空艦導彈,那對載艦的威脅就更大了,儘管有近防炮和防空導彈可以攔截,但卻始終被動,讓水面艦艇防不勝防。

而水面艦艇即使有了防空導彈,但防空導彈的射程卻依然有限,一般也就200-300公里左右,空艦導彈射程往往大於200-300公里,所以在水面艦艇防空打擊距離外,能夠從容地發射空導彈,預以水面艦艇毀滅性打擊,而自身卻非常安全,這就是為什麼有實力的國家要發展航空母艦作戰編隊的道理。

現在,海軍發展思路與二戰時期,還是一脈相承的,航母作戰編隊,不包括護航艦艇,僅憑空中打擊,就能對水面艦艇部隊造成滅頂之災。

綜上,10艘驅逐艦和單獨的航空母艦,那也是航空母艦厲害,因為航空母艦上有艦載機,具備對驅逐艦毀滅性的空艦導彈打擊能力。


國平軍史


單獨的航母就是靶子,航母的攻擊能力是其艦載機,自身沒多少防空能力,一艘航母幾十架艦載機幹十艘驅逐艦,就拿052D說吧,64個垂髮,就按最低的一個垂髮一枚導彈吧,640個垂髮,就按一半裝防空導彈那也是320枚啊,足以幹掉所有的艦載機,然後航母就傻逼了,即使在沒幹完艦載機的情況下,人家的反艦導彈你都沒東西攔,等死吧。


那時候我很帥


這個問題有點意思,但是前提條件還是太少,所以不好比較。在雙方科技水平沒有差距的前提下。

首先,航空母艦應該是指包含戰機的吧?沒有那就驅逐艦隊強。

在現代,驅逐艦的噸位差距巨大,基本代替巡洋艦的功能了。所以,要看這10艘巡洋艦的噸位和搭配,如果都是萬噸大驅,基本就是驅逐艦隊強了,又是防空反艦專長搭配,那航母怎麼玩都沒戲。

其次,要看作戰環境,如果排除外界雷達,衛星等情報的輔助。在開闊水域(幾乎沒有島嶼),通常還是驅逐艦隊有碾壓優勢,因為科技差距不打,航母只要同一艘驅逐艦交手,即使立刻將其擊沉,大致位置還是會暴露,更別說有編隊的驅逐艦了。

現代航母主要依賴護衛艦防空,單獨一艘經不起炸,各國都一樣,基本上能抗兩枚普通的反艦導彈,好一點四五枚的樣子,再上去沉還不至於,但是戰鬥力應該沒了,現代驅逐艦一艘十幾枚導彈肯定是有的(不管什麼噸位)。

當然,如果驅逐艦各自為戰,航母安全打下個三艘應該還是沒問題的,除非驅逐艦一個一個上,否則一艘單獨的航母要連續擊沉5艘驅逐艦已經算是不錯了,而且一艘航母的補給也有限,要10艘全部打下還是吃緊。

但是,如果航母單方面在開闊水域,而驅逐艦隊在群島水域,那情況就對航母有利了,因為航母一般是可以配有預警機的,那驅逐艦在雷達上的優勢就折損了,航母可以憑藉高航速來一一攻擊,快速轉移,但是遇到大噸位的驅逐艦,在相互距離不遠的前提下,要突破防空火力網,對一艘航母而言還是太難,但肯定有機會。

這麼看,是驅逐艦隊完勝了?不,航母有不可替代的優勢,那就是遠洋攻擊和對陸攻擊。如果敵方目標距離夠遠,那航母就是不二之選,不過航母單獨出戰,一般是不會攻擊海上目標的,大都內陸上的目標,這是驅逐艦很難達到的優勢。


尚旬


如果是西班牙泰國那種輕型航母,10.艘大驅厲害,但是如果是美國的核動力航母,肯定航母厲害。畢竟有預警機,無限續航,高航速,幾十架艦載機從驅逐艦防區外空襲,打了就跑你也追不上。預警機能看見驅逐艦,但受限於地球曲率,驅逐艦很難發現航母,發現了也因為航速和續航能力追不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