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故事,新疆維吾爾經典文學研究概況

第一階段,從1950年至1966年。在這一階段.隨著我國經濟恢復和發展,新疆各族人民的精神文化水平也越來越高。1950年,在新疆首先開始了蒐集與整理東方音樂瑰寶《十二木卡姆》的工作。這項工作1950,1954,1955年搞得很好,其間記錄了2480多行《木卡姆》詞。這些工作中,喀什的著名音樂家吐爾地阿洪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在新疆省和自治區文化廳的主持下,1952,1954,1955,1956,1957,1959年多次派人去喀什、沙車、和田、庫車、哈密、伊犁、烏魯木齊等地蒐集了不少古代手抄本和文獻。具體來說,1954年在喀什開展了維吾爾古代文獻的蒐集工作.1955-1956年在烏魯木齊、伊寧、哈密等地開展了此項工作。1957年在喀什地區英吉沙和莎車等地蒐集了200件古代文獻資料。根據《新疆日報》1957年2月22日報導,蒐集到的古代文獻已超過2000件。1956年10月至1957年1月全國人大民族事務委員會派遣的民族調查組在烏食木齊和和田對檔案和文書資料進行了蒐集。他們僅在烏魯木齊就蒐集到了1 400捆檔案資料和818木書籍。195。年後期,莎車、葉城、和田等地蒐集了群眾手裡世世代代保存的珍貴手抄本,現存放在新疆大學圖書館及巾文系資料室。

中國歷史故事,新疆維吾爾經典文學研究概況

1957年5月25日至6月I日,在烏各木齊市舉行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作家協會首次代表大會,在會上,設立了文學批評和研究會,他們具體負責新以各民族古代文學手抄本的蒐集、整理和研究工作.當年秋天,編寫了初步的維吾爾古代文學史綱要.編委會有尼姆·希依提、A·肉孜、圖爾遜布爾哈尼(哈薩克族)、艾斯卡爾塔塔那義(哈薩克族》,A塔特里克等人,編委會的人員把自治區博物館的一部分資料運到了自治區作協。阿合買提·孜牙依整理了《突厥語大詞典》1955-1956年的現代維吾爾語譯本,也把《福樂智慧》回鶴文6章譯成了現代維語。另外,校注了尼扎裡的部分長詩.阿布力米提·肉孜把尼扎裡的三部長詩改寫成了散文體,阿合買德·孜牙依和A·內孜編寫了90多部維吾爾古代文學作品(手抄本)的主要內容目錄。按自治區作協的要求,1956年喀什學者買買提·伊明大毛拉、穆罕默·法依孜和阿布都熱希提·喀裡·阿古木(1927-1997年)一起把《蘇拉赫詞典》(14世紀的語言學家賈瑪爾·喀爾希的著作)從阿拉伯語譯成維語。1957年,阿布勒孜·瑪合蘇木把《真理入門》從古間鶴文譯成了現代維語.1957年,自治區博物館籌備處編寫了《維吾爾古典文學手抄本目錄》,從那一年到1963年,在《新扭文學》維文、漢文刊物上,發表了赫爾克特、古穆那木、尼扎裡(即那扎裡)、毛拉·畢拉力、貫雲石、薩都刺等詩人的作品.

中國歷史故事,新疆維吾爾經典文學研究概況

喀什著名詩人穆罕默德·法依孜(1909-1967年)等三位學者.195。年在喀什,把維吾爾古代語文學家優家夫·賽喀克(1160-1228/9年)的《科學的源泉》一書從阿拉伯語譯成了現代維語。1955-1956年間,阿合買提·孜牙依把《突厥語大詞典》譯成現代維語。1959-1960年間,按中國杜會科學院新姐少數民族民族誌編寫組的要求阿布都熱西提·伊斯拉米((1921-1989年)把《拉史德史》譯成維吾爾語。1965.1966年間,烏依古爾·沙依拉尼再次把《突厥語大詞典》譯成現代維語.這些年來,維吾爾古代文學的研究者阿布都許庫兒·穆罕默德。伊明,寫了第一篇權威性的論文《維吾爾族11世紀的兩名學者(馬赫穆德·喀什噶裡和優素夫·哈斯·哈吉夫)的筆記》一文發表於《新吸學院學報》1956年維文第3期.漢文第4期。買買提江·沙德克寫的關於麻赫穆德·喀什喝裡和優素甫·哈斯·哈吉甫的文章發表於《新抓教育)1956年期刊上。一年後,著名詩人和學者阿合買德·孜牙依的《關於維吾爾古典文學的發展及其我們學習的內容》一文.於1957年6月在烏魯木齊市舉行的新姐維吾爾自治區作協代表大會上宜讀,得到了國內外客人的重視和歡迎。優蘇甫所整理由《新疆文學》編輯部寫了按語的赫爾克提長詩《愛苦相依》(《斷棍文學》維文1957年.第4^5期),阿合買提·孜牙依整理由《新疆文學》編輯部寫了按語的毛拉·夏克兒的長詩《凱旋之書》(《新疆文學).195,年,第7期).介紹尼扎裡的小文章及長詩《熱碧亞與薩依迪)(《折祖文學).1957年.築6期).介紹詩人毛拉·畢拉里的文章和他的長詩‘長帽子玉蘇夫汗》(《新疆文學》1958年第1期)相繼發表.熱合穆圖拉·加里參與了赫爾克提、尼扎裡、毛拉·夏克爾等詩人著作的刊佈和序言的寫作。

中國歷史故事,新疆維吾爾經典文學研究概況

這些年來,漢族、回族學者也重視維吾爾古代文學研究工作。如:光天著《略談維吾爾族的古典文學》一文發表於《光明日報》1956年7月13日.尼扎裡的《熱碧亞一賽依迪》,阿布都卡德爾(維吾爾族)、嶽衛生等譯,由作家出版社,1957年出漢文版。耿世民著《古代維吾爾人的語言和文字》一文發表於北京1958年出版的《中國少數民族語言論文集》一書,與胡振華合著《維吾爾古典長詩》《福樂智慧》簡介,和((詞典》及其作者》兩文發表於《新疆文學》漢文版1963年第3,5期.谷苞先生的《元代維吾爾族散曲家貫雲石)(《新任日報)1963-5-22)和《元代維吾爾詩人薩都刺)(《新疆文學》1963年,第11期),耿世民寫的《維吾爾人民古代文獻》(《新疆文學》1964年,第1期)等文章也相繼發表.

中國歷史故事,新疆維吾爾經典文學研究概況

這些年來,設立了古代文學研究機構,如1957年成立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歷史、考古和古典手抄寫本研究學會。值得補充的一件事是:1957~1958年,新疆學院中文系,1963年.新疆大學中文系.均開設了《維吾爾古代文學》課程,用半年時間,介紹維吾爾古代文學的主要內容。1965年以前.新抓人民出版社社長烏守爾·艾力寫出了《維吾爾詩歌史》和《維吾爾民眾文學》兩本著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