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台山上川島不僅有美景與美食誘惑,還有各種新奇有趣的飯

江門台山上川島,

素有“海上香格里拉”之稱,

賞美景之餘,更要嘆盡當地美食,

各式各樣新奇有趣的“飯”

讓人不禁想當一回“飯桶”了!


江門台山上川島不僅有美景與美食誘惑,還有各種新奇有趣的飯

上川島海邊 彭為宗攝


江門台山上川島不僅有美景與美食誘惑,還有各種新奇有趣的飯

上川島晚霞 彭偉宗 攝

登島南海碧波出芙蓉

交通

從陸地上,兩條高速都可以到達,耗時在2~3個小時,視路上的車多少:

1、江鶴高速——瀋海高速廣佛段——新臺高速——西部沿海;

2、江門大道——西部沿海。

如果是週末或者是節假日去,個人建議走第二條路線,這條高速上車少,塞車的幾率要小一些。

既然是四面環海的島嶼,肯定是要坐船才可以過去了;山咀碼頭到三週剛碼頭,大約30分鐘,總體來講,海浪不大的話,快船不怎麼顛簸,如果暈船的話,一定要坐到船尾,船頭的浪很大。上岸要搭坐裡面的巴士去景區門口,大約15分鐘,感受大山的兒女的詩情!

費用

上川島往返船費84元,島上往返車票10元,飛沙灘門票54元。如果買套票的話,景點門票+船票+車票的套票,優惠價138元/人。

往返船票(山咀港—上川島三洲港),往返車票(三洲港—飛沙灘旅遊區),飛沙灘旅遊區門票。

門票無限次進出,直至離開島為止~


江門台山上川島不僅有美景與美食誘惑,還有各種新奇有趣的飯

·關鍵遊

飛沙灘、金沙灘、古竹柏林、獼猴保護區、樂川大佛

說起南中國海的海灘遊,有兩個地方是有口皆碑的:上川島和下川島——這對雙子島猶如一對姐妹花:上川島是大家閨秀,山高海闊,奇巖怪石遍佈全島,動植物奇觀目不暇接;下川島是小家碧玉,山翠林茂,灘平灣靜,更有玲瓏別緻的小島和醉人的椰韻。


江門台山上川島不僅有美景與美食誘惑,還有各種新奇有趣的飯

遙望飛沙灘 彭偉宗攝


江門台山上川島不僅有美景與美食誘惑,還有各種新奇有趣的飯

沙堤漁港

上川島的旅遊資源極為豐富,島上單單是有水灘就12處之多,其中東海岸的金沙灘、飛沙灘、銀沙灘分別長5200米、4800米和800米,以“沙白”、“灘平”、“水清”著稱。除了沙灘外,島上還有各種奇觀美景和名勝古蹟可供觀賞。例如古竹柏林、獼猴保護區、樂川大佛等。據說還有元、明、清等年代的古蹟,尤其是綠林豪傑張保仔的“藏寶區”更是尋勝訪古不可不到之處。


江門台山上川島不僅有美景與美食誘惑,還有各種新奇有趣的飯

獼猴保護區 資料圖

這裡,連綿不斷的海岸線和清澈見底的海水,讓人喜出望外。尤其是登上高處眺望海灘之時,白沙與碧海之間的鮮明對比,甚至媲美許多國外名灘的景色。“南海碧波出芙蓉”,果然是上川島的真實寫照!


江門台山上川島不僅有美景與美食誘惑,還有各種新奇有趣的飯

上川島海岸 彭偉宗攝


覓食

品嚐海鮮大餐

江門台山上川島不僅有美景與美食誘惑,還有各種新奇有趣的飯


江門台山上川島不僅有美景與美食誘惑,還有各種新奇有趣的飯


民以食為天,上川島的海鮮特產好多!沙堤漁港,廣東四大漁港之一,海產資源十分豐富,盛產龍蝦、對蝦、石斑魚、鮑魚、青衣、青蟹、翡翠貽貝、海龍、海馬等90多種海產品。


江門台山上川島不僅有美景與美食誘惑,還有各種新奇有趣的飯


江門台山上川島不僅有美景與美食誘惑,還有各種新奇有趣的飯


江門台山上川島不僅有美景與美食誘惑,還有各種新奇有趣的飯


江門台山上川島不僅有美景與美食誘惑,還有各種新奇有趣的飯


江門台山上川島不僅有美景與美食誘惑,還有各種新奇有趣的飯


江門台山上川島不僅有美景與美食誘惑,還有各種新奇有趣的飯

到這裡,你可以坐在海邊吃到新鮮美味的魚、蝦、蟹、貝,正所謂是“玩海面、食海鮮”,好不美哉!

新奇有趣的飯


① 天下第一石蛺飯

·關鍵詞 翡翠白玉

石蛺有嚼頭味道鮮 與米飯是絕配

說起台山黃鱔飯,早已名聲在外。其實,台山還有一種飯,可以稱作煲仔飯之中的極品,那就是台山上川島的“天下第一飯”。聽到這個名字後,恐怕很多人會起鬨:武林江湖為爭個“天下第一”可以刀光劍影,奧運賽場上能跑出個“天下第一”也是極不容易……普天之下就唯這“第一”難爭難守,尤其是在美食界,敢認第二的菜式都不多了,試問這聲勢浩蕩的“天下第一飯”到底何方神聖?


江門台山上川島不僅有美景與美食誘惑,還有各種新奇有趣的飯

來到上川島以後,幾經探訪小編才知道,原來這“天下第一飯”在這裡還擁有“翡翠白玉焗飯”、“煲仔飯中的皇后”等多個美稱。而按當地人最“土”而又最直觀的叫法,它的名字應該是“石蛺飯”!

·探究 石蛺小蟹相親相愛

“石蛺”是什麼?原來當地人的發音,“石蛺”是“石夾”的諧音,有“夾在石頭裡”的意思。當地地膽說,石蛺在當地叫做“石夾螺”,是上川島特產的一種只有大拇指頭大小的貝類生物,附著在礁石上狹窄的石縫中,身體蜷縮在只有兩三釐米長的硬殼中頑強地生長,色澤青綠,猶如翡翠。當你細心地剝開每一隻石蛺時,你都會發現這螺殼中還藏著一隻幾毫米大的小螃蟹,殼、螯、爪等“五官”俱全,瑩白剔透,整個兒看上去就像翡翠中的白玉——“石蛺飯”的另一個名字“翡翠白玉焗飯”,就是源於此。

螺裡面居然還有蟹?一位老漁民道出了這“翡翠白玉”的緣故:石蛺因緊緊依附在巖縫上,常常缺乏食物,但它卻可以為到處遊走的小蟹提供“住房”,而小蟹也是要“交房租”的,是石蛺的“米飯班主”,靠它捕捉浮游生物供養石蛺。因此,上川島有句俗語說“蟹仔搵來石夾食”,說的就是這種奇特的共生現象。


江門台山上川島不僅有美景與美食誘惑,還有各種新奇有趣的飯

·烹調 石蛺起肉柴火煮飯

做石蛺飯,首先要將石蛺起肉。煮500克米的石蛺飯,要用六七十個石蛺螺肉。記者看到,那些熟手的阿姨光是開螺取肉,開百來個石蛺就要半小時。把石蛺肉洗淨瀝乾水後,馬上起油鑊,放蒜茸、薑絲一起爆炒至七八成熟,然後把石蛺肉放進飯中,把螺肉與米飯攪勻,放入蔥花,蓋上煲蓋,用柴火煽至飯熟。

·品味 賣相極佳鮮美滋味

打開煲蓋時,一股異香撲鼻,直透心脾。淺綠色的石蛺肉和潔白的蟹仔在晶瑩的米粒和青翠的蔥花中隱現,賣相極佳,讓人食指大動。飯吃進口中,口感與黃鱔飯、臘味飯等截然不同,螺肉堅而不韌,有嚼頭而味道鮮,與軟硬適中的米飯成為最佳拍檔,一起細嚼慢嚥,真是極好的味覺享受。“天下第一”的稱號,果然名不虛傳!

②大海盜首創米籠飯

·關鍵詞 蒗薣為帶

飄香四溢 海鮮料十分惹味

來上川島旅遊,“張保仔”這個名字會被經常提到。此人是清朝年間稱霸中國東南沿海的大海盜,傳說他在某無名海島上留下大批珠寶和藏寶圖——而上川島的原住民都肯定,這個“某無名海島”就是他常年活動的上川島。在島上,確實有多處張保仔留下的幾大遺蹟,只是這“寶藏”好像從未被發現——哥果然只是個傳說。


江門台山上川島不僅有美景與美食誘惑,還有各種新奇有趣的飯


在張保仔眾多的傳說裡頭,僅有一個傳說是關於“食”的,並延伸出一個節日——農曆五月初三的“米籠節”。當地人過節的方式就是吃“哥”當年流傳下來的“米籠飯”。

·品味 清香蒗薣惹味海鮮

乍看這米籠飯,活脫就是一個用竹片條編成的長方體錢包。地膽說,用來編米籠的並非竹條,而是上川島海邊很常見的一種野生植物——“蒗薣”。


江門台山上川島不僅有美景與美食誘惑,還有各種新奇有趣的飯


當地人將“蒗薣”葉採集後經過泡洗、刮刺等,做成一種柔軟而韌性十足的帶子。每個“米籠”用兩到三條“蒗薣”葉編成一個四面密封的袋子。用蒗薣葉編籠子,還因為蒗薣特別清香,尤其是和米飯香搭配,特別清新。而且蒗薣本身就是一種土藥,對人的腸胃有調理功效。


江門台山上川島不僅有美景與美食誘惑,還有各種新奇有趣的飯


拆開“米籠”,米飯白而剔透,伴著魷魚、蝦乾、肥肉等,聞起來香噴噴的,吃起來又有海鮮飯的滋味,十分惹味。

③川島名飯豬籠飯

·關鍵詞 豬籠為器

慢火煮熟 米飯有點甜

很多人都見過豬籠草這種“肉食植物”,記者在上川島,發現了一種和豬籠草有很大關係的“豬籠飯”。據說在東南亞,當地人常將豬籠草的籠子當快餐盒裝飯出售給遊客食用,不出國門,在上川島也能感受這一有趣的食俗。


江門台山上川島不僅有美景與美食誘惑,還有各種新奇有趣的飯

·烹調 豬籠裝米上火慢煮

上川島盛產豬籠草。據一些島民介紹,走在山間常會看到成片的豬籠草,他們會隨手掰下幾個帶回家。當然了,他們並不會用這種放一兩天就萎掉的籠子做裝飾,而是用它們來“做飯”吃。

江門台山上川島不僅有美景與美食誘惑,還有各種新奇有趣的飯

這豬籠草怎麼做飯?很簡單,島民把豬籠草略洗乾淨,然後把米放到“豬籠”裡面,加點水進去,然後就蓋上“蓋子”,再用牙籤把它穿起固定,然後一個個頭朝上地放到蒸籠裡,慢火煮熟,就成了上川島有名的飯食“豬籠飯”。原本紅紅綠綠的豬籠草經過蒸煮變成了黃褐色,緊緊地裹著裡面的米飯,遠看就像一塊剛煮好的番薯芋頭。

·品味 去籠吃飯甘香微甜

吃豬籠飯時,要先撕開那層薄薄的籠子,這籠子是吃不得的,其實應該說“不好吃”,因為記者曾嘗試過把籠子也吞下,煮熟後的豬籠草口感韌而粗糙,而且嚼久了會有苦味。


江門台山上川島不僅有美景與美食誘惑,還有各種新奇有趣的飯

相比之下,豬籠飯裡面的米飯反倒是吸收盡了豬籠草的精華,除了米飯的甘香以外,還略帶一種甜味——豬籠草會分泌一種蜜汁,這大概就是米飯的甜味來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