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李是一個希臘人,還是日耳曼人,也是美國人

斯坦李是一个希腊人,还是日耳曼人,也是美国人

第2169期文化產業評論

漫威創始人斯坦·李於當地時間11月12日突發急症逝世,西方流行文化一代大師就此隕落,他為我們留下一個宇宙,冠以“漫威”之名的無限幻想空間。縱觀漫威作品,我們可以發現,西方文明給予了斯坦·李豐富的文化給養,古希臘神話、日耳曼北歐神話和美利堅現代文化給斯坦·李和漫威宇宙無窮的靈感。

作者 | 李卓

來源 | 文化產業評論

11月12日,美國漫畫界元老級人物、漫威之父斯坦·李於在好萊塢一家醫療中心去世,享年95歲。1941年,斯坦利生平第一部作品問世,即《美國隊長》系列漫畫的第三部。1961年11月開始,在搭檔漫畫家傑克·科比的協助下,他創作了《神奇四俠》《蜘蛛俠》《鋼鐵俠》《雷神托爾》《綠巨人》《X戰警》《奇異博士》《超膽俠》等漫畫角色。1972年,斯坦·李成為漫威漫畫公司的發行人和董事長

斯坦李是一个希腊人,还是日耳曼人,也是美国人

在斯坦李所構建的漫威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文化來源的影子,最簡單的例子是取材自北歐神話的雷神托爾、洛基等超級英雄,但漫威宇宙中的文化來源不僅僅如此。在斯坦·李的身上,我們至少看到了三種文化基因的流淌:古希臘神話、北歐神話和美國現代文化。

古希臘神話:人化的神,神性的人

如果一定要從豐富內涵的希臘神話中總結出一條最重要的特點,那就莫過於是希臘神話中的人性與神性的交織融合。而在斯坦李的腦海中,這種交織變成了普通人與英雄的重疊。

與同樣影響深遠的其他神話體系相比,希臘神話的神並不那麼像神,希臘神話中的神與人同形同性,既有人的體態美,也有人的七情六慾,懂得喜怒哀樂,參與人的活動。神個性鮮明,沒有禁慾主義因素,也很少有神秘主義色彩。希臘神話的美麗就在於神依然有命運,依然會為情所困,為自己的利益做出壞事。

斯坦李是一个希腊人,还是日耳曼人,也是美国人

我們能看到宙斯為愛子薩爾博戰死而落淚,看到阿波羅為祭司的冒犯散播瘟疫而報復,看到赫拉因為嫉妒肆無忌憚的迫害情敵。這在其他文明的神話故事中很少見,不管是佛教的佛陀菩薩、基督教的耶和華、伊斯蘭教的安拉等等,不管是多神體系亦或是一神體系,神就是神,全能全知,毫無瑕疵。

所以其實在希臘神話的故事中,人性在神身上的體現,恰恰將神性在凡人身上的體現——你不是神,但是神與人一般,那麼人的神性,亦或是說那些光輝的品質,也將會在凡人身上出現。

那麼希臘神話中的神,與漫威中的英雄,道理是一樣的。

斯坦李是一个希腊人,还是日耳曼人,也是美国人

斯坦李創作了那麼多角色——所有的超級英雄,他們保護著凡人,守護著世界,宛若神明,但也同凡人一般,經歷了痛苦、挫折、悲傷,他們先有了人性,結局前方才涅槃上升為神性。蜘蛛俠在被咬之前就是一個純屌絲、鋼鐵俠雖然是富豪但一直做得是殺人不見血的軍備買賣、星爵不過是浪跡星際的盜賊、毒液和艾迪在各自的星球上都是Loser。

而當他們經歷了痛苦,獲得了力量,隨之而來的危機迫使他們做出選擇,這時那些藏於人性中的光芒才令他們成長涅槃,昇華為神性,成為——超級英雄。

北歐神話:明知走向毀滅,吾輩仍將頑抗

北歐神話是斯堪的納維亞地區所特有的一個神話體系,可以追溯於公元1世紀,在中世紀時被基督教進行政治迫害,遺失眾多。北歐神話最大的特點,莫過於在面臨著終局的毀滅,但所有神明依然選擇奮鬥到底。

斯坦李是一个希腊人,还是日耳曼人,也是美国人

做個對比,希臘神話的特點是浪漫,眾神與凡人一同在地中海的花園中嬉戲;中國神話的特點是飄逸,神仙們在雲霧中談道論經,玄之又玄;那麼北歐神話就多了許多肅殺和絕望。

最典型的就是北歐神話中“諸神黃昏”的設定。沒有什麼文明的神話會出現這種宏大悲壯的故事場景——諸神與冰霜巨人之間不斷的衝突、鬥爭,一定會引發兩大勢力的最後決戰,屆時所有目所能見的創造物將要毀滅。更可怕的是這個結局是必然,是可知的。奧丁以獨眼的代價獲得智慧之泉,預知了諸神黃昏,從此陷入憐憫與憂傷。

然而,真正可貴的是所有人可以預見的毀滅之中,諸神選擇奮鬥到底。他們建立雄偉的英靈殿,召集凡間英勇戰死的戰士,被瓦格里女神召回的戰士們在英靈殿中日夜不休的戰鬥,至死方休,但第二天清晨他們又將復活,繼續前一天的戰鬥以磨鍊技藝,為的就是迎接那張宏大的毀滅。

斯坦李是一个希腊人,还是日耳曼人,也是美国人

這種精神在漫威的故事裡屢見不鮮。

我們總能在漫威故事中看到一個宏大緊張的危機,或者一張巨大陰謀網的展開。《復仇者聯盟》中帶著鑲嵌無限寶石權杖的洛基;《銀河護衛隊2》中妄圖吞噬萬物的天神;《毒液》裡強大的“暴虐”,《復仇者聯盟3》中的滅霸,他們都是遠勝主角(團)的強大,他們都是那個脆弱世界的威脅。要拯救,要保衛,要面對這巨大的威脅和可怖的毀滅結局,英雄們的選擇變得無比重要。

但是他們沒有選擇退縮。

美國現代流行文化:未知與幻想的無限可能

和許多人看到的類似美國戰爭時期的愛國主義、美國夢當中的自由主義等精神不同,我自己覺得斯坦·李的超級英雄故事中涉及現代流行文化包括兩大元素:其一是現代科學的文藝演繹;其二是克蘇魯神話的未知精神。前者給斯坦·李帶來了幻想的無限可能,而後者則給很多作品染上了另類魅力。這兩大元素更多的是在作品形式上的發力。

斯坦李是一个希腊人,还是日耳曼人,也是美国人

對於現代科學的文藝演繹中,斯坦·李的漫威宇宙最典型的是借用了平行宇宙的概念。得益於現代量子物理的發現,有人提出了平行宇宙(或者稱之為多元宇宙)的概念,它是指從某個宇宙中分離出來,與原宇宙平行存在著的既相似又不同的其他宇宙。

在20世紀50年代,有的物理學家在觀察量子的時候,發現每次觀察的量子狀態都不相同。而由於宇宙空間的所有物質都是由量子組成,所以這些科學家推測既然每個量子都有不同的狀態,那麼宇宙也有可能並不只是一個,而是由多個類似的宇宙組成。

斯坦李是一个希腊人,还是日耳曼人,也是美国人

這裡有個有趣的假設,假如一個人有了穿越時空的能力,他回到了過去,卻失手殺死了他自己的外祖母,那麼現在問題來了,他殺死了外祖母,他的母親就不會出現,那麼他自己也不會出現,那麼他就不可能回到過去殺死他的外祖母,這就是時空旅行中著名的外祖母悖論。平行宇宙便可以解答這個悖論:這個人回到過去後,殺死了外祖母,這個時候時間線發生變化,這個世界的走向轉向另一種可能,延伸出了另一個宇宙。

在漫威宇宙中,平行宇宙的運用變得非常頻繁——假如鋼鐵俠並不是史塔克,而是一名女性;與黑寡婦的冬兵刀劍相向卻在另一個宇宙裡是戀人;假如大反派紅骷髏莫名擁有了X教授的精神力;甚至所有的超級英雄變成了喪屍。

斯坦李是一个希腊人,还是日耳曼人,也是美国人

另一個角度是克蘇魯神話的運用。克蘇魯傳說是以美國作家霍華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的小說世界為基礎,從上個世紀30年代開始流行傳播的現代恐怖小說體系。如果說克蘇魯神話的精神究竟是什麼,那麼原作者洛夫克拉夫特的這句話再合適不過:

我認為,人的思維缺乏將已知事物聯繫起來的能力,這是世上最仁慈的事了。人類居住在幽暗的海洋中一個名為無知的小島上,這海洋浩淼無垠、蘊藏無窮秘密,但我們並不應該航行過遠,探究太深。

人類最古老、最強烈的情感是恐懼;而最古老、最強烈的恐懼,是對未知的恐懼

斯坦李是一个希腊人,还是日耳曼人,也是美国人

可以說克蘇魯神話的核心精神就是未知的尊敬。這種精神普遍運用於作品以渲染氣氛,或者反派角色的塑造,漫威的很多角色有一些克蘇魯神話的影子。例如反派ego(就是那個活星球,在《銀河護衛隊2》裡星爵的那個天神爹爹),就與克蘇魯神話體系的格赫羅斯(Ghroth)極其相似。在漫畫裡奇異博士就曾經獻祭自己召喚類似克蘇魯的龐大觸手怪。這種“未知的恐懼”也常常運用於前期的氣氛渲染,雖然不是很明顯,但當我看著《毒液》中一團團湧動著的怪異生物,《奇異博士》中的多瑪姆,用這些不可知、不可名狀的怪異生物,總是令人想到洛夫克拉夫特的遺產。

結語

經歷了二戰、冷戰、當代消費社會洗禮的斯坦李老爺子來講,他骨子裡充滿了西方人世代沿襲的浪漫、抗爭精神,那些從千年前傳頌至今的故事給了他無限的給養,現代文明的發展則給了他幻想的延伸和探索,也許就像他在《銀河護衛隊2》的彩蛋裡所說,他還有很多故事要講。可惜,這個浪漫的希臘人、不屈的日耳曼人、風趣的美國人,自己先走了。

//

主題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