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學前班:父母對孩子最大的傷害,就是過度保護孩子

前幾天聊到安全問題,從孩子出生,我們就努力為孩子摒棄生活中危險因素,讓孩子能夠健康成長。保護孩子是有必要的,但是我發現有的父母已經過度緊張了。比如因為擔心孩子受傷,不讓TA玩泥巴、踩水坑,不讓他去學游泳,孩子本可以自己做的事家長偏要給孩子做,比如餵飯,幫忙穿衣服。這裡我要打個問號了,你是不是過度保護了?

過度保護這個問題,說起來老生常談,做起來就只能說無法避免。

最近大熱的一個綜藝節目《爸媽學前班》,鍾欣潼阿嬌、陳龍、劉璇都有參加。

爸媽學前班:父母對孩子最大的傷害,就是過度保護孩子

在節目里老公王弢在選擇育兒問題時,就曾提出「過度保護」的問題。他說,我認為璇對孩子的保護是過度的。

爸媽學前班:父母對孩子最大的傷害,就是過度保護孩子

保護孩子的安全是有必要的,但是這個度在哪裡?如何拿捏?新一期的《爸媽學前班》中,明星爸爸媽媽們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過度保護的尺度到底在哪裡

專家說,尺度的關鍵在於接收孩子的信號。

比如他說“我可以做,我來做”時,

父母就不要再說“讓我來,這不是你的事”。

爸媽學前班:父母對孩子最大的傷害,就是過度保護孩子


爸媽學前班:父母對孩子最大的傷害,就是過度保護孩子


爸媽學前班:父母對孩子最大的傷害,就是過度保護孩子


爸媽學前班:父母對孩子最大的傷害,就是過度保護孩子


爸媽學前班:父母對孩子最大的傷害,就是過度保護孩子


爸媽學前班:父母對孩子最大的傷害,就是過度保護孩子


爸媽學前班:父母對孩子最大的傷害,就是過度保護孩子

當父母習慣於幫孩子做他本可以自己做的決定,雙方都會感到很累。專家還舉了一個例子,比如在使用餐具的問題上,1歲左右的孩子通常會對獨立進食表現出興趣,家長就應該提供這樣的機會給他們,而不是繼續餵食。

1.你不讓孩子吃苦,這個世界會讓他吃苦

愛孩子,保護孩子,是所有動物的本能。但父母過度的保護,讓孩子一點苦都不吃,當孩子獨立去面對世界時,吃到的將是一碗“苦果”。

這世界從來都是公平的,苦盡才有甘來。那些沒有受苦便得到的甜,總有一天要還回去。父母給孩子打造出來一個無菌的環境,最後只會讓孩子變成一個廢物。

2.父母給孩子最深沉的愛,是放手

只有放手,讓孩子脫離“父母”這個舒適區,他才能見識更廣闊的天空,才會有更高的視野、更大的格局。

否則,父母的格局就是孩子的格局,父母的高度就是孩子的高度。孩子的人生,只是重複父母的人生。

劉璇被指過度保護孩子?但很可能你也在這麼做,很多孩子容易被母親過分呵護、過度保護,缺少獨立鍛鍊的機會,缺乏紀律,繼而導致孩子以後的成長都出現一系列的問題,因此,作為父母更應該學會放手,讓他們成為獨立的、自信的、更好的自己

爸媽學前班:父母對孩子最大的傷害,就是過度保護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