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洋过海去“屠榜”

漂洋过海去“屠榜”

漂洋过海去“屠榜”

十一月头上,气温骤降、暖气未至,本是最难将息的时节。但因为“双十一”这个固定节目的存在,空气里总弥漫着躁动的气息。当时间被商业标记,季节感也忽而暧昧起来。此时此刻,我只想问,你们买得还愉快么?下个月的土备好了么?

吴亦凡粉丝们的“剁手”大计划可等不到双十一,他们爱豆的新专辑11月2日就上线了。专辑上线不到五小时就火速爬上iTunes销售榜首位,歌曲榜的前七位也被他包圆了。到了11月4日,江湖人称“A妹”的美国一线女歌手发新歌,也只能屈居第四位,前三被吴亦凡霸得牢牢的。“A妹”的粉丝又气恼又蒙圈,这个叫Kris Wu(吴的英文名)的家伙究竟是谁啊?我们倒是知道Kris Wu是谁,但也只知道他长得挺帅,以及他突然有一天变成了嘻哈“专家”。但对他如此振聋发聩的海外人气,也是头一回听说。

漂洋过海去“屠榜”

一个欧美人没咋听说过的歌手漂洋过海去屠榜,气氛相当诡异。海外网友祭出“bots”这个词,怀疑成绩是机器刷出来的。看惯了“饭圈文化”的我们笑而不语。种种迹象表明,这都是粉丝们真金白银买出来的。这支“剁手”大军强悍到什么地步呢?接到各种投诉之后,iTunes官方清理了异常数据,吴同学在榜单上跌到不见影,可在粉丝们的“努力”下,竟然一度又回到了第一。公认最权威的音乐榜单“公告牌”(Billboard)公开说,他们正在检验吴专辑销售数据的有效性。

粉丝不同于水军,可创造的一样是虚假繁荣。虽然iTunes规定每个账号每首歌只能买一次,不过这才不是不能“突破”的限制,“冲榜教程”早就贴出来了,附带温馨提示,如果嫌麻烦,还可以参加众筹、交给粉丝站统一安排。“公告牌”这种国际权威榜,自然也是要冲的,人家除了销量,还考察播放量,好办,在线单曲循环就能刷出来。上一次见到这么策划严密的“团体战”场景,是在泰国电影《天才枪手》里,看名字就知道,那电影的主题是考试作弊。

每当偶像的专业能力遭受质疑的时候,粉丝们总喜欢辩解说,我们爱豆很努力的好吗?

爱豆有多努力我不知道,但粉丝真是很努力的。

心理学上用“晕轮效应”解释粉丝狂热现象。简单说,就是被明星的魅力折服,然后这个人在你眼中就自带光芒,迷得人发晕。粉丝们还素来爱扎堆,一个人发晕容易康复,一群人一起发晕,你受得了么?

这大概也解释了,为什么粉丝群体聚到一起,作弊刷榜这种上不了台面的事儿,都能被做得那么理直气壮、甚至透出些许“使命感”。对粉丝群体中迷失了的判断力和是非感,社会学家霍弗的话很有解释力:当我们抛弃自我,成为一个紧密团体的一部分时,我们不仅抛开了个人利益,同时也抛开了个人责任。

粉丝狂热说起来是种挺古老的社会现象。早在十九世纪,贵妇们为了钢琴家李斯特用过的方巾,能争得扯头发。至于披头士的疯狂歌迷,如果穿越到现在,估计会对着吴亦凡们的粉丝不屑地翻白眼。人性当中或许就是有某种隐秘的痴狂,光环加身的明星不过只是点燃它的一点星火。

漂洋过海去“屠榜”

和“前辈”相比,如今粉丝们更赤裸、也更坦荡地被“颜值正义”所驱使。偶像即便技艺平平,单凭精致的脸,就足够晕得人找不着北。但这并不是今日粉丝狂热的全部,流量明星们的公众形象,也完全不是只可远观的男神女神。很多年轻偶像,在专业技能还非常稚嫩的时候,就被推到粉丝群体面前,说白了,他们几乎是在粉丝的包围下、注目中一点一点成长的。到了近一两年,粉丝更是被赋予了一种“权力幻觉”。看几期大热的综艺节目就能明白个差不离,那些小哥哥小姐姐们能不能“出道”,至少看起来决定权都在粉丝手上,或者更直白地说,在粉丝的钱袋里。综艺节目也不再只有炫酷的舞台、明艳的表演,而是会用大量的篇幅展示后台的练习、生活细节,甚至一整期节目,都没有正式的表演。可别以为这种节奏冗长的展示没人看,粉丝们要的就是这种“养成感”。不然你以为妈妈粉、阿姨粉都是怎么回事呢?就是那种仿佛看着孩子一点点长大的感觉,那种“家长”般的心疼和感动。

尽管我知道吴亦凡的粉丝群体里“阿姨粉”不太主流,但声势浩大的“打榜”,仍有宠溺孩子的意味。

说起来动机挺单纯的,就因为歌手本人想走国际化路线,希望积攒海外人气。你瞅这波操作,像不像砸钱买奖状,完全是培养巨婴的路子嘛。到底不是亲生的。“国际影响力”哪儿是你想买,想买就能买的?影响力这种东西很神奇,名头搞得再漂亮,也不一定有人买账。就像谁也不会认为在“伦敦国际华语电影节”拿了奖,就是“国际影星”了一样。

漂洋过海去“屠榜”

旁观者看来很是痴狂的屠榜行为,其实和偶像制造背后的逻辑是一致的:造梦。

在这场游戏里,粉丝心甘情愿的“爱的供养”,都能被合理化为“为梦想努力”。偶像的梦想,就是我的梦想。在精神匮乏的时代里,没有什么比“梦想”更让人不能自拔了,哪怕它是虚幻的。对现代人心灵中巨大的空虚与迷茫,裹着绚丽包装纸的“梦想”就是一剂填充剂。谁也不愿意醒来。

不过说白了,真正主宰这场游戏的,不是粉丝也不是偶像。最近有人讨论某某流量偶像“垮掉”,说的其实是资本开始“移情别恋”,转头迅速涌向新生势力。好看的脸各有各的好看,审美风向又瞬息万变,变现这种事,哪儿能不赶趟。粉丝即便痴狂且长情,也敌不过资本市场的寡情。从日韩学来的明星制造工业,本质其实是用产品经理的思维运营偶像,用刺激消费的手法引导粉丝,玩转一场资本游戏。不幸的是,这里的产品,是快消品,而且在以越来越短的周期更新迭代。这里或许有一套能自洽的市场逻辑,可其中对人的透支和物化,却是不得不让人警觉的。不是都诟病流量明星空有皮囊、多年不见长进么?人家有赶不完的通告,又腾得出多少心思磨练自己呢?

有粉丝说偶像让他们感到勇气和力量,我相信此言不虚。大可不必妖魔化追星这件事,但前提是切莫入戏太深,进而丧失自我。造梦的游戏极易让人迷醉,粉丝很努力,偶像也很努力,可他们都像是牵线木偶,没有真正的自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