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的文脈“仙緣” 源遠流長

增城位於珠江三角洲東北部,地處連結香港、深圳、廣州3個大都市中間的“黃金走廊”經濟區位,隨著增城經濟和社會步入新的發展時期,特別是廣州“東進”戰略的實施,增城旅遊業的發展呈現良好的勢頭。本文主要通過增城歷史與文化剖析其旅遊文脈,探尋其文化旅遊的內核。

增城的文脈“仙緣” 源遠流長

增城

文脈概述

文脈,首先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包括物質文化傳承和非物質文化傳承。對旅遊區而言,文脈是旅遊區的文化主題和文化精神,是旅遊區實體形象的文化補充,是旅遊形象的內在文化精神。而旅遊區要具備旺盛而持續的生命力,就必須順應地方文脈,反映地方特色,賦予其獨特鮮明的文化主題和文化精神,使得旅遊區形象和旅遊產品能以差別性的文化特徵與其他旅遊區識別,只有緊扣地方文脈的旅遊產品才能具備長期吸引外地遊客的能力,才可以在市場上形成“來此必遊”的共識。

增城文脈及其旅遊文脈

增城文脈的主要特點是,嶺南廣府文化和客家文化、經久不衰的仙姑文化。增城旅遊資源中,與神仙文化相關的景點和地名,達到近20個,且這些大部分已開發為旅遊產品,名聲大,吸引力強。增城的“仙”緣,使仙姑文化成為增城旅遊文脈主線,其“仙”緣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增城的文脈“仙緣” 源遠流長

雁塔


增城是八仙之一的何仙姑的故里

何仙姑是我國傳說的“八仙”之一,是八仙中唯一女性。據《歷代神仙通鑑》及相關方誌典籍,何仙姑名素女,是廣州增城縣人何泰之女。十三歲隨女伴入山採茶,遇一道士,獲贈仙桃,吃後不飢不渴,身輕如飛。十六歲夢見仙人教服雲母粉,從此修道成仙。唐皇武則天曾召見何仙姑,至中途忽不見。後傳說見於羅浮山麻姑壇和小石樓。在增城還流傳著眾多的有關何仙姑的傳說。增城人認為何仙姑不但能詩善書,且為人厚道,扶貧助弱,樂善好施,是深得群眾喜愛的神仙形象。著名的增城掛綠荔枝,荔城鎮的會仙觀和漂來石,小樓鎮何仙姑家廟瓦上仙桃、增江街的蕉石嶺等,都同何仙姑的傳說有關。增城建有多處何仙姑廟祠。每年三月初七,村民都會舉行仙姑誕的喜慶活動。

增城的文脈“仙緣” 源遠流長

何仙姑聖像

八仙之一韓湘子曾夜宿增江口

相傳韓愈的侄孫韓湘即八仙之一的韓湘子。當年,韓愈被貶為潮州刺史,他在赴任途中,有韓湘相隨。乘船經過增城,夜泊增江口,寫了兩首《夜泊增江口示侄孫湘》詩給韓湘。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東江三角洲大片區域還未成陸,濱線大約在今莞城之西滘等地在當時還是河口灣。因而,這兩首詩不但有歷史文化意義,而且有很高的科學意義。韓愈被貶嶺南赴任途中一共寫了3首“示侄孫湘”詩。“韓文化”成了潮州旅遊的品牌。增城在這方面,看來還有潛力可挖,可以增加一“仙緣”,豐富更多的文化旅遊資源。

增城的文脈“仙緣” 源遠流長

增江

增城蕉(焦)石嶺是拴系蓬萊浮山之一碇

增城東部山地屬羅浮山,傳說羅浮山由羅山和浮山合成,而浮山是從蓬萊經東海飄浮過來的,增城的蕉(焦)石嶺,是拴系浮山之一碇。在增城東者曰“焦石嶺”,亦曰“浮定岡”。高可三百餘丈,盤踞二十里。焦石嶺,位於城東的東方村。石呈焦褐色,故名。山高二百餘米,形如麵包,山頂禿平,屹聳荔城東方,成為天然屏障。山頂有聞名的“細女墳”,何仙姑坐石。關於羅浮山的傳說,從今天科學觀點來看,也是“事出有因”。羅浮山南北兩部分的巖性確實很不相同。


增城的文脈“仙緣” 源遠流長

增城蕉(焦)石嶺

增城縣名之由來與神仙文化分不開

增城之名,由來有3種說法:

其一,據清嘉慶《增城縣誌》卷一引舊志謂: 後漢時南海郡屬縣僅六,獻帝建安六年增置此縣,故名增城。

其二,據宋《太平寰宇記》:增城“因增江為名”。

其三,據唐《元和郡縣誌》: 增城之得名,乃因

“崑崙山上有閬風、增城,蓋取美名也”。明嘉靖《增城縣誌》:“或以楚問增城九重故名”。

目前似以第一種說法被引用最多。其實,上面三種說法,以第三種為最早。《元和郡縣誌》成書於唐元和八年,可見增城之得名,一開始就同神仙文化有關。中國古代神話謂崑崙山為神仙居住之地,有層城(又作增城)九重,分三級:下層叫樊桐,一名板桐;中層叫玄圃,一名閬風; 上層叫層城(增城)。《楚辭·天問》:“增城九重,其高几裡?” “九重”即“天”也.上可見,“增城”就是指崑崙山上的仙境。

增城的文脈“仙緣” 源遠流長

增江畫廊親水綠道

增城名稱本身,就是一種文化傳說。由此可見,增城神仙文化是多麼久遠。例如:增城著名的白水山(寨),其得名是因有瀑布如白練之故,傳說也同崑崙山神話有關。《淮南子》言:“白水出崑崙之山,飲之不死。”屈原《離騷》:“朝吾將濟於白水兮,登閬風而紲馬”。相傳,當年有白練飛昇化為仙瀑的故事。因此,增城同以八仙為代表的蓬萊系神仙有不解之緣。八仙文化讓增城的荔鄉“仙境”更加名符其實。濃厚的“仙境”氛圍,讓增城的文化旅遊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在中國,八仙形象和故事,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在增城,有關何仙姑和八仙的傳說和紀念建築很多,都是增城珍貴的旅遊資源。世上本沒有神仙,但神仙文化更蘊涵了豐富的內容,涉及社會、歷史、道德、情操、處世、人生哲理等多個方面。我國神仙文化,是道家文化的重要表現載體,歷史悠久,它是以追求長壽、長生為特徵的。在當今社會,人們對健康長壽的願望是有可能實現的。道家養生修心,就是古代文明智慧的結晶。修道之人最青睞安靜自然的地方,這是因為道教追求的是“清靜無為”“離境坐忘”,修身養性最好的方法就是親近大自然。


增城的文脈“仙緣” 源遠流長

白水寨

近年來,增城利用豐富的道家仙緣文化,依託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人文活動環境等資源條件,結合旅遊觀光、休閒度假、運動康體、醫療保健、養心養性、養生特產等形式,積極開發康養旅遊資源,開發康養旅遊線路。尤其是秋冬季,增城的溫泉養生、鄉村旅遊等項目十分豐富,讓遊客達到強身健體、修身養性、醫療康復、延年益壽等旅遊體驗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