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驚喜!一塊“海綿”引發的城市鉅變!白城變了,長春還遠嗎?

聽說了嗎?長春又將新增9條“會呼吸”的“海綿”道路。

11月9日,記者從施工單位瞭解到,長春市又有9條道路採用“海綿城市”理念建設,目前7條道路已基本建成,預計明年9月末可投入使用,9條“海綿”道路共計16.59公里。

絕對驚喜!一塊“海綿”引發的城市鉅變!白城變了,長春還遠嗎?

在長春市二道區英泰大路上,一條雙向六車道的道路已基本完工,路面已鋪好瀝青,砌上了綠化帶,人行步道上鋪設了彩色透水的混凝土、透水磚,俯瞰之下,猶如一條五彩斑斕的長龍蜿蜒伸向前方,賞心悅目。

啥是“海綿城市”呢?

絕對驚喜!一塊“海綿”引發的城市鉅變!白城變了,長春還遠嗎?

海綿城市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也可稱之為“水彈性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淨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並加以利用。

長春未來會變成一塊“海綿”?這些地方已經開始變化了...

首個“海綿公園”———二道區的勞謙公園投入使用

絕對驚喜!一塊“海綿”引發的城市鉅變!白城變了,長春還遠嗎?

去年,長春首個“海綿公園”———二道區的勞謙公園投入使用。佔地面積約3.7公頃的這塊城市中心地帶公共綠地上,將“海綿城市”滲、滯、蓄、淨、用、排等功能合理佈局到公園中。

絕對驚喜!一塊“海綿”引發的城市鉅變!白城變了,長春還遠嗎?

整個公園透水鋪裝面積超過總鋪裝面積的50%,總體控水率≥95%,年控水面積預計超過2.5萬立方米,可讓公園做到內部雨水不外流,極大緩解了周圍市政雨水管線的排水壓力。同時,通過圓筒過濾器等海綿模塊的過濾淨化後,可應用於園區內的綠化養護用水以及洗車等,不僅滿足綠化養護用水,還可減少城市生活用水供水壓力。

昂昂溪路上,建了條”海綿式”人行道

在朝陽區昂昂溪路一側,有一片方磚鋪設的區域,但特殊的是,這裡的方磚是那種凹凸不平的方磚,而不是平整的,走在上面感覺十分“硌腳”。

絕對驚喜!一塊“海綿”引發的城市鉅變!白城變了,長春還遠嗎?

其實這是用“海綿城市”理念鋪設成的人行道。而這種用“海綿城市”理念鋪設成的人行道,方磚的空隙直接可以吸收雨水,並且蓄水和滲水。在設計理念上主要通過下沉集水等途徑,以“慢排緩釋”和“源頭分散”控制為主,藉助自然力量排水,逐步恢復城市生態系統,讓水循環更加接近自然狀態。

自由大路大變樣!海綿型生態護樹板亮相

絕對驚喜!一塊“海綿”引發的城市鉅變!白城變了,長春還遠嗎?

在自由大路上,不少市民注意到,很多樹穴裡多了綠油油的“草坪”,不過近距離觀察後發現“草坪”是假的,都是石頭子堆積的。

這種是創新使用的海綿型生態護樹板,是一種功能功效性很強的高品質護樹產品,具有較高的透水透氣性、耐碾軋、耐踩踏、易清潔,還能吸音降噪。同時,具有極強的保水蓄水能力,在雨水充足時可儲存大量水分,隨後逐漸釋放,起到保溼改良土壤的作用。因其可以覆蓋土壤,減少土壤裸露,其還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塵土飛揚,降低城市PM2.5顆粒物。

長春還有“海綿示範路”和海綿城市”示範區

絕對驚喜!一塊“海綿”引發的城市鉅變!白城變了,長春還遠嗎?

其實,長春除了像勞謙公園這樣的海綿公園之外,還有一條“海綿示範路”——錦湖大路。道路全長920.631米。

絕對驚喜!一塊“海綿”引發的城市鉅變!白城變了,長春還遠嗎?

長春市也建立了“海綿城市”示範區,它就位於長春市南部新城,其具體範圍西起超勝街,東至臨河街,南起南繞城高速公路,北至南三環路,總用地面積31平方千米。

其實將“海綿城市”理念應用到實際的可不止長春市這幾處,咱們吉林省當中可是有一個全國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呢!這個“點”就是白城市。

海綿城市建設試點讓白城有了新的style!

2015年,白城市被列為全國首批、東北唯一的海綿城市建設試點。

首創“海綿城市+老城改造”模式

絕對驚喜!一塊“海綿”引發的城市鉅變!白城變了,長春還遠嗎?

經過艱苦努力,實現總投資68億元,這相當於白城市過去幾十年城市建設投資的總和;實施16類469項工程,改造範圍38平方公里,佔建城區面積近90%;改造172個老舊小區、48條道路、6個公園廣場,新增綠化面積150萬平方米,亮化街道10條;建設地下管廊28公里。作為首批海綿城市試點,白城在全國第一個實現全面完工;第一個總結完整經驗模式;第一個由國家級出版社以本版書方式正式出版城市案例。

初現實力,一場傾盆大雨沒咋地!

三年實踐中,白城市通過構建“系統化”規劃體系、制定“全過程”建設保障制度、形成“本地化”技術標準支撐、健全“一條鏈”落實機制、建立“技術+商務”PPP落地模式、實行“多條腿走路”籌資模式、完善“黨政一把手”組織保障體系等七項措施,徹底根治了城市內澇積水,大幅提升了城市人居環境,併成功探索出了3項新技術。即:創新道路透水鋪裝技術,解決了北方凍融難題;創新融雪劑滲濾棄流技術,解決了融雪劑對道路、綠化植被侵蝕;創新利用“滲井”功能,實現了小區超量雨水的源頭減排,杜絕了雨汙混接,也回補了城市地下水。

絕對驚喜!一塊“海綿”引發的城市鉅變!白城變了,長春還遠嗎?

7月24日午後,一場大雨從白城上空傾盆而下,一直持續到了25日清晨。截止到7月25日07時40分,全市各鄉鎮平均降雨量為56.6毫米,其中洮北74.5毫米,年初至今全市平均降水量為305毫米,比歷年同期多77毫米,比去年同期多182毫米。

絕對驚喜!一塊“海綿”引發的城市鉅變!白城變了,長春還遠嗎?

一場強降雨過後,白城市城區道路沒有出現內澇,交通沒有受到大幅影響,記者走訪了幾處居民區,也沒有積水現象,市民出行沒有受到影響,這都要歸功於海綿城市。

看到了白城的變化,你是否也對未來的長春充滿期待呢?


吉林日報社出品

策劃:姜忠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