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最强导弹关键材料遭美封锁,中方送去一份大礼,解俄燃眉之急

最近,多国都把“高超音速”作为下一代战略重器的重要关键词,在这个方面,中俄两国的高超音速武器可谓领先全球,俄前段时间曝出的六款“大国重器”里,就有两款涉及高超音速概念,而就在10月11日,夜空中几道神秘的光芒,也暗示着我国高超音速载具试飞的再次成功。

有一个西方大国对此明显就有些不高兴了,近日,据美情报部门消息人士表示,俄曝出的六款战略武器里堪称最强导弹的“先锋”高超音速载具,因为西方封锁无法获取西方“碳纤维材料”,俄自研的“碳纤维材料”又不过关,导致“先锋”再入大气层时因为过热停止工作,凌空炸成一团火球。

俄最强导弹关键材料遭美封锁,中方送去一份大礼,解俄燃眉之急

俄方对此态度十分直接了当:造谣!10月13日,俄方发言人对媒体表示,这是五角大楼信息行动框架下特别组织的造谣行为,五角大楼试图让世界怀疑俄罗斯在战略武器上的开发能力。

俄“先锋”高超音速飞行器在2016年进行了两次成功的试射,但在2017年的一次试射里,该飞行器最终烧毁,结合近期西方在碳纤维等领域对俄进行的封锁,这可能就是西方情报机构做出如此结论的事实基础。

俄最强导弹关键材料遭美封锁,中方送去一份大礼,解俄燃眉之急

但俄方对西方进行驳斥也有其道理,所谓“西方情报机构消息人士”,也不见得权威,单是“碳纤维材料”一词,就疑点重重。尽管各类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低密度等一系列优点,但耐高温并不是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长项,尽管碳纤维本身可耐受1500°C的高温,但粘合碳纤维的树脂材料耐温一般不超过300°C,而高超音速飞行器的表面飞行中动辄就能达到2500°C的高温,美方这个说法有些站不住脚。

俄最强导弹关键材料遭美封锁,中方送去一份大礼,解俄燃眉之急

俄罗斯不可能搞不定爱好者们在车库里就能自己DIY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实际上,俄“先锋”高超音速武器真正被西方卡到脖子的关键材料,有可能是碳-碳复合材料,这种材料确实能耐受极高的温度,并且尽管也有“碳纤维”的参与,但制造及加工工艺比碳纤维复合材料复杂很多,很有可能俄方在此方面确实遇到了一些麻烦。

不过这种时候,即使面临西方的全面禁运,还有一个东方大国能及时给俄罗斯伸出援手。我国早就在成功试射的多款高超音速飞行器上应用了大量碳-碳复合材料,而据悉,我国早已在原则上同意对俄提供各类碳纤复材,这对俄而言无异于一份大礼,足解燃眉之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