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裡的“守宮砂”真的存在嗎?具體是怎麼使用的?

微影悼紅


金庸先生的《倚天屠龍記》中,周芷若向張無忌露出雪藕也似的臂膀,但見此臂潔白如玉,除了手腕處點了一顆守宮砂之外,其餘地方潔白如玉,引起張無忌的一片遐想。張無忌精通藥理,先前又聽了靜慧和貝錦儀的話,於是知道了周芷若雖然嫁了宋青書,但尚且為處子之身。

在金庸的筆下,守宮砂是一直存在著的,除了周芷若的守宮砂之外,明確交代守宮砂的地方還有兩處,都有著重要的作用,一是《神鵰俠侶》中的小龍女,二是《俠客行》中石破天的養母梅芳姑。

那麼守宮砂在古代真實存在嗎?

根據晉朝的《博物志》記載:如果用硃砂餵養壁虎,壁虎全身會變赤紅。等到壁虎吃滿七斤硃砂之後,人們就會把壁虎搗爛搗碎,直到成汁。這時候人們再用這個汁滴點到處女的胳膊上,顏色不會消退。不過一旦行了房事,這個硃砂的顏色就會慢慢的消退,所以稱之為“手守宮砂”。

除此之外,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也對“守宮”條目作出了相關的解釋。他引用了梁國名醫陶弘景的話:“守宮喜緣籬壁間,以朱飼之,滿三斤,殺幹未以塗女人身,有交接事,便脫;不爾,如赤志,故名守宮。”在這裡,原本需要吃七斤的壁虎,只用吃三斤就夠了。

既然守宮砂存在的話,它到底有沒有驗證處女的作用呢?

古代驗證處女的方法千奇百怪,在《喻世明言》第二十八卷“李秀卿義結黃貞女”中,就有一段很傳奇的檢驗處女辦法:用細細幹灰鋪放餘桶之內,卻教女子解了下衣,坐於桶上。用綿紙條棲入鼻中,要他打噴嚏。若是破身的,上氣洩,下氣亦洩,幹灰必然吹動;若是童身,其灰如舊。

而且根據馮夢龍的手筆,朝廷選妃都是用的此法。先不說朝廷選妃驗證處女的這個辦法科不科學,但既然有了這麼複雜的工藝去驗證處女,那就說明當時的“守宮砂”,基本上是不奏效的,否則直接看守宮砂好了,幹嘛還要大費周章的去驗證。

根據現代科學考證,守宮砂所用的壁虎是雌性的,它在繁殖期間,全身充滿雌性激素。它的汁水點在同樣是女性的身體身上,會一直保留著,但是當它和雄性激素相遇時,就會因為雌雄中和而消失,在理論上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理論上有道理並不代表著就很實用。守宮砂是伴隨著“宋明理學”而興起的,不用我多說,大家也都知道宋明理學是什麼貨色,那是完全禁錮女性自由,男權至尚的巔峰期,特別是到處弘揚“存天理,滅人慾”的朱熹,自己卻不守規矩,不僅娶了兩個尼姑,還跟自己的兒媳婦有私情。

根據現代醫學研究,守宮砂的成分中壁虎的汁水對人體癌細胞的呼吸有抑制作用,而丹砂的藥性是安神明目解毒,跟所謂的處不處女一點關係都沒有。據說之所以出現守宮砂這個東西,更多的是抑制女性,在心理上給女性壓力,這也是男尊女卑社會的一個真實案例。


魏青衣


守宮砂不僅是武俠小說和影視劇所獨有,也曾被古人使用和信奉,常將其與女子貞操聯繫在一起。

關於守宮砂的起源,已經不太容易考證。但在《淮南子》中已有類似記載:

“取守宮新舍陰陽者各一藏之甕中,陰乾百日,以飾女臂則生文章。與男子合陰陽,輒滅去”——《淮南子》

書中的“守宮”,即是古人對壁虎的稱呼,用一公一母兩隻壁虎藏在翁中,陰乾放置一百天,點在女子手臂上會留下痕跡。如果女子同男子交合,這一痕跡就會消失。此處所講的,就是守宮砂。

到晉代時,《博物志》中也有類似記載,稱用硃砂餵養壁虎,壁虎的全身就會變紅,吃夠到一定程度,將其搗碎,然後塗抹在處女的肢體上,顏色不會消退,直至其與男子交合,顏色會消散褪去。

類似的說法也見於明代,人謝肇涮在《文海披沙》講到:“蜥蜴、守宮、嶇蜓、蠍虎世皆混以為一。在壁曰堰蜓,無毒以其出入宮中,故名守宮。或以為血可塗宮人臂,使無異志,謂之守宮

”。

從《淮南子》到《博物志》,人們對於守宮砂的記載越來越神乎其神,而由於貞潔觀念的日益濃厚,守宮砂也成為了古代驗證女子貞操的藥物。

在神乎其神的傳說下,不少貴族階層也著實將這一手段用在了女子身上,並以此來驗證其是否貞潔。

然而,儘管世間流傳著守宮砂的傳說,卻終究是一種無稽之談。不過是舊社會殘害壓榨女性的荼毒罷了。當然,與女子一同受害的,還有那些無辜的壁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