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小说里的“守宫砂”真的存在吗?具体是怎么使用的?

微影悼红


金庸先生的《倚天屠龙记》中,周芷若向张无忌露出雪藕也似的臂膀,但见此臂洁白如玉,除了手腕处点了一颗守宫砂之外,其余地方洁白如玉,引起张无忌的一片遐想。张无忌精通药理,先前又听了静慧和贝锦仪的话,于是知道了周芷若虽然嫁了宋青书,但尚且为处子之身。

在金庸的笔下,守宫砂是一直存在着的,除了周芷若的守宫砂之外,明确交代守宫砂的地方还有两处,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是《神雕侠侣》中的小龙女,二是《侠客行》中石破天的养母梅芳姑。

那么守宫砂在古代真实存在吗?

根据晋朝的《博物志》记载:如果用朱砂喂养壁虎,壁虎全身会变赤红。等到壁虎吃满七斤朱砂之后,人们就会把壁虎捣烂捣碎,直到成汁。这时候人们再用这个汁滴点到处女的胳膊上,颜色不会消退。不过一旦行了房事,这个朱砂的颜色就会慢慢的消退,所以称之为“手守宫砂”。

除此之外,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也对“守宫”条目作出了相关的解释。他引用了梁国名医陶弘景的话:“守宫喜缘篱壁间,以朱饲之,满三斤,杀干未以涂女人身,有交接事,便脱;不尔,如赤志,故名守宫。”在这里,原本需要吃七斤的壁虎,只用吃三斤就够了。

既然守宫砂存在的话,它到底有没有验证处女的作用呢?

古代验证处女的方法千奇百怪,在《喻世明言》第二十八卷“李秀卿义结黄贞女”中,就有一段很传奇的检验处女办法:用细细干灰铺放馀桶之内,却教女子解了下衣,坐于桶上。用绵纸条栖入鼻中,要他打喷嚏。若是破身的,上气泄,下气亦泄,干灰必然吹动;若是童身,其灰如旧。

而且根据冯梦龙的手笔,朝廷选妃都是用的此法。先不说朝廷选妃验证处女的这个办法科不科学,但既然有了这么复杂的工艺去验证处女,那就说明当时的“守宫砂”,基本上是不奏效的,否则直接看守宫砂好了,干嘛还要大费周章的去验证。

根据现代科学考证,守宫砂所用的壁虎是雌性的,它在繁殖期间,全身充满雌性激素。它的汁水点在同样是女性的身体身上,会一直保留着,但是当它和雄性激素相遇时,就会因为雌雄中和而消失,在理论上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理论上有道理并不代表着就很实用。守宫砂是伴随着“宋明理学”而兴起的,不用我多说,大家也都知道宋明理学是什么货色,那是完全禁锢女性自由,男权至尚的巅峰期,特别是到处弘扬“存天理,灭人欲”的朱熹,自己却不守规矩,不仅娶了两个尼姑,还跟自己的儿媳妇有私情。

根据现代医学研究,守宫砂的成分中壁虎的汁水对人体癌细胞的呼吸有抑制作用,而丹砂的药性是安神明目解毒,跟所谓的处不处女一点关系都没有。据说之所以出现守宫砂这个东西,更多的是抑制女性,在心理上给女性压力,这也是男尊女卑社会的一个真实案例。


魏青衣


守宫砂不仅是武侠小说和影视剧所独有,也曾被古人使用和信奉,常将其与女子贞操联系在一起。

关于守宫砂的起源,已经不太容易考证。但在《淮南子》中已有类似记载:

“取守宫新舍阴阳者各一藏之瓮中,阴干百日,以饰女臂则生文章。与男子合阴阳,辄灭去”——《淮南子》

书中的“守宫”,即是古人对壁虎的称呼,用一公一母两只壁虎藏在翁中,阴干放置一百天,点在女子手臂上会留下痕迹。如果女子同男子交合,这一痕迹就会消失。此处所讲的,就是守宫砂。

到晋代时,《博物志》中也有类似记载,称用朱砂喂养壁虎,壁虎的全身就会变红,吃够到一定程度,将其捣碎,然后涂抹在处女的肢体上,颜色不会消退,直至其与男子交合,颜色会消散褪去。

类似的说法也见于明代,人谢肇涮在《文海披沙》讲到:“蜥蜴、守宫、嶇蜓、蝎虎世皆混以为一。在壁曰堰蜓,无毒以其出入宫中,故名守宫。或以为血可涂宫人臂,使无异志,谓之守宫

”。

从《淮南子》到《博物志》,人们对于守宫砂的记载越来越神乎其神,而由于贞洁观念的日益浓厚,守宫砂也成为了古代验证女子贞操的药物。

在神乎其神的传说下,不少贵族阶层也着实将这一手段用在了女子身上,并以此来验证其是否贞洁。

然而,尽管世间流传着守宫砂的传说,却终究是一种无稽之谈。不过是旧社会残害压榨女性的荼毒罢了。当然,与女子一同受害的,还有那些无辜的壁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