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壇教父”徐根寶和他的弟子們

“足壇教父”徐根寶和他的弟子們

2002年7月19日的下午,北京奧體中心球場邊上的中航技大廈門口停著一輛大巴車。一群球員魚貫上車,站在車門口的徐根寶對我說了句,“你別自己打車了,坐我們車去訓練場吧。”

大巴上坐著的是上海申花的球員,他們的主教練就是年初剛剛意氣奮發接手球隊的徐根寶。大巴開往了北京郊區的一個訓練場,這是申花客場和遼寧波導賽前的一堂訓練課。那一年,遼寧隊寄居在北京,主場就是北京奧體中心。

和徐根寶的第一次交集是1997年,我還在當時《新民體育報》當實習生。領導交給的任務是去採訪徐根寶指導一心培養的有線02俱樂部。

正好趕上這群十五六歲的小球員都在民星路上的金融專科學院軍訓,大家坐在大草坪說聊自己的目標和理想。記得滿臉稚氣的杜威對我說,“我的夢想就是進國家隊踢世界盃。”沒想到5年後的2002年韓日世界盃,才20歲的杜威就已經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2000年的時候,徐根寶的崇明足球青訓基地已經建立起來了,第一批孩子也已經進駐開始了半軍事化的培訓和管理。如果不是2000年底中遠集團收購浦東足球俱樂部,徐根寶已經在崇明當了兩年“孩子王”了。

中遠強勢介入足球,希望一年之內衝上頂級聯賽,老闆徐澤憲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上海本土最大牌的教練徐根寶。我也因此和徐指導有了第二次,而且是特別深入的一次交集,整整跟著中遠隊一個賽季。徐根寶也果然不負眾望,中遠用一個摧枯拉朽的賽季就成功衝上了甲A。但也正是因為中遠升級,俱樂部希望引進更大牌的外教,徐根寶只能選擇功成身退。

所有的風雲際會都發生在2001年底,徐根寶第一次磨劍十年的青訓產品“有線02”整體併入了上海申花。剛剛從中遠下課的徐根寶,時隔6年之後再一次接過申花的教鞭,而我也跟著徐指導“轉戰”申花。

2001年的中遠和2002年的申花,是徐根寶不甘寂寞才選擇出山執教嗎?離開大連萬達之後,老帥早就淡泊名利,只求紮根青訓,打造中國的曼聯,培養中國的球星。但崇明基地巨大的資金壓力,才是徐根寶重回中國足球焦點視線的原因。徐根寶自己說過,“原來說基地建設只要800萬,沒想到最後變成了8000萬。”他需要職業俱樂部的高額薪水和影響力來幫助自己的青訓基地維持日常運作。

徐根寶很少會邀請記者上球隊大巴,那一次在北京客場的舉動有點反常。“我回到崇明後,你們不會忘了我吧?”訓練場邊徐根寶的話已經很明顯透露了他即將下課的事實,果然在輸掉了和遼寧波導的比賽之後,三連敗的申花決定換帥。

2002年7月23日,申花康橋基地裡瀰漫著夏日裡那讓人窒息的灼熱空氣,滬上各大媒體雲集於此。徐根寶下課,助理教練吳金貴被扶正,這也是他第一次成為申花隊的主教練。

當吳金貴在基地會議室裡對著球員和媒體發表自己“施政演說”的時候,徐根寶那輛上海人都認識的滬AZ2002的桑塔納2000型轎車,靜靜地停在基地宿舍門口。半個小時前剛剛成為申花“前主帥”的徐根寶在宿舍二樓辦公室裡收拾東西。房間裡的空調開得很冷,我這個推門而入的不速之客甚至感到有冰凍的感覺。“就是兩個位置上的人沒有搞好!不然……”指著牆上的戰術板,徐根寶一臉遺憾。

“以後多聯繫,來崇明看看我的足球學校。”徐根寶向我發出了邀請。崇明那些充滿活力、熱愛足球的孩子是徐根寶繼續前行最大的動力。

“足壇教父”徐根寶和他的弟子們

“這次回到崇明,再去磨十年劍,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 ”一天後,在開往崇明島的輪渡上,徐根寶對著滔滔的長江水恢復了往日的萬丈豪氣。

徐根寶終於回家了,特別是回到他心靈中的那個家。在輪渡上,他一掃陰霾,完全看不出是一位剛剛下課的主帥。和徐根寶一起“回家”的媒體有我和電視臺的唐蒙,他甚至開起了唐蒙的玩笑,“你可要好好減肥了,要不就留在我崇明的基地吧。”

一回到基地,走進辦公室的徐根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拿出了自己2000年籌備足球學校時寫下的那首詩,自己又大聲唸了一遍,“十年磨一劍,不敢試鋒芒。再磨十年劍,要把泰山移。 ”

“現在有時間了,我要好好親自來抓這些小孩子的訓練。”只有在這裡徐根寶才能笑得如此暢快。我也跟著去看了他的“巴西隊”、“德國隊”、“英格蘭隊”……現在想來對於這些孩子已經沒有什麼特別深的印象了。

後來由於工作調整為轉寫國際足球,很多年沒有和徐指導有所交集,去他的崇明訓練基地也只是寥寥數次。不過關於徐根寶在基地酸甜苦辣的故事,大家都已經耳熟能詳。

第三次的交集是2010年,寫國內足球的記者被抽調去了世博會採訪隊伍,我負責報道當時東亞隊短短半個賽季。很清楚記得,現場看的第一場比賽就是在上海體育場,對陣新貴廣州恆大。有著中超爭冠陣容的恆大毫無懸念地3:1輕鬆戰勝東亞隊。估計那個時候許家印和他的恆大完全不會想到,5年後這支球隊會成為他們在中超最大的敵人,會在8年後打破他們創立的“恆大王朝”。

范志毅是那一年東亞隊的主教練,在前一年錯失衝超機會後, 球隊士氣不高,2010年的成績也並不好。誰都不會認為這樣一支年輕的隊伍還會有機會在未來完成衝超的目標,包括我。總覺得這支隊伍最後的命運會和他們的師兄一樣,併入申花,完成為上海足球培養人才的歷史使命。

這裡要感謝朱駿朱老闆,因為他嫌棄3000萬元人民幣打包收購東亞全隊的價格太貴,這支青年近衛軍被保留了下來,並且在再不可能的逆境中衝上了中超,從2002年到2012年,正好是“十年磨一劍”。

緣分總是那麼奇妙!2015年,上港集團入主東亞俱樂部。而我因為原先負責報道東亞隊的同事當了領導,又被分配到了上港隊這個條線。當然,此時徐指導已經只是在遠處默默關注,真正唱主角的是武磊、顏駿凌這批崇明一期的精英球員。

“我們是崇明的孩子”、“徐指導說過……”、“感謝徐指導對我們的教導”,在這四年的採訪裡,徐根寶和他在崇明的“磨劍精神”始終伴隨著他的這些得意門生。陪伴他們享受勝利的喜悅,更是他們在遭遇挫折失敗時候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

“足壇教父”徐根寶和他的弟子們

徐指導的農曆生日是大年初二,他的弟子們只要在上海沒有集訓和比賽,就一定會相約帶著家人去崇明島給恩師拜年,為恩師賀壽。“徐指導包的餛飩,味道就是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